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你知道嗎?

全球每分鐘消失40公頃的森林

每分鐘有11公頃土地變成荒漠

每天約11.5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

每年至少有6萬種生物物種滅絕

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數約700萬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時年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響應。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自此每年的4月22日,全球190多個國家會舉辦地球日的慶祝活動,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活動發起的初心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如果說充滿生命的大海,蔥鬱廣袤的森林,生生不息的草原都是地球的和顏悅色,那麼被白色汙染充斥各個角落的陸地海洋、逐漸消融的冰山、越來越多的瀕危物種就代表了地球無奈和哀傷的表情。

如果地球生病了,我們還能健康嗎?

2020年,我們的生活好像從年初就被按下了“暫停鍵”,回望這短短的4個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澳洲大火蔓延、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度、東非沙漠蝗蟲成災……這些網絡上隨處可見的新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滿目瘡痍的地球。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2020年開場,蝗災、暴風雪、山洪、冰川融化……一系列環境問題讓我們應接不暇,這些大事件都發生在一起了,是不是意味著地球已經生病了。

大家還記得《流浪地球》中的這段話嗎?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只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流浪地球》電影臺詞截圖

人類社會活動引起的生態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環境效應,導致了地球環境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對人類生存發展以及環境本身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生態環境破壞如: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銳減、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的減少,還有湖泊的富營養化、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

就是今年的新冠病毒是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我們齊心協力的抵抗疫情,讓人類快點結束這場災難,度過這次巨大的難關,通過此次疫情人類應該警惕,警惕!再警惕!!!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人類的明天》一書中寫道:“真正能引領變革的,是公民作為承載者的社會創新。” 2020年地球日的主題為:Climate Action(氣候行動)。沒錯,你我的每個小小行動,都是在向地球傳達愛意。而當這些行動匯聚在一起時,我們便能共同譜寫出不一樣的未來。

01 參與植樹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倡議若水學子愛護樹木,多參加植樹活動,為地球多添幾抹綠。


02 隨手關燈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目前我們生活中所用的電,還有一些在依靠燃燒煤炭,每發一度電就要燃燒400克煤炭,不僅消耗地球資源,還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塵,嚴重汙染環境。倡議若水學子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對於不用的電子設備,及時拔掉電源,既能省電,也能保護自然資源。


03 綠色低碳出行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嘗試步行或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使用機動車。在天氣晴好的時候,也可以多去戶外騎車、健步走等,既鍛鍊了身體,放鬆了身心,也降低了能耗。倡議若水學子“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做文明幸福的雙水人。


04 節約用紙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我們都知道,紙是用樹木製成的;紙張消耗越多,樹木的數量減少就越多。倡議若水學子節約用紙從點滴做起,合理用紙,拒絕過量使用。


05 少用塑料袋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塑料袋對土壤的汙染不言而喻,保護地球環境,我們應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倡議若水學子出門常備布袋或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


06 垃圾分類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我們每天都會產生很多垃圾,無序的混堆不僅導致臭氣熏天,填埋還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倡議若水學子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07 節約用水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天可以浪費1-6升的水;一個滴水的馬桶一天要浪費3-25升的水。水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倡議若水學子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不僅要說

更是要做

還要一直堅持

環保並非一日之事

地球亦需要每個人的愛護

美麗的地球,靠我們


世界地球日|努力讀懂自然


關注“專業、易懂、有用、有趣”的健康生活資訊號---【常笑生活】頭條號,小編會定期和大家分享更多健康知識、醫學小科普、生活趣事!

(免責聲明:以上部分內容及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