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五週年:馬尾突破“無人區”乘風破浪不止步

記者 許琳晶

4月21日,福建自貿試驗區成立五週年之際,自貿區福州片區馬尾區塊傳來好消息,中國(福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1210保稅出口”的通關模式在福州出口加工區正式開通。“1210保稅出口”模式可以讓跨境電商企業享受入區即退稅,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

這是自貿區制度創新的一個縮影。講好自貿區故事,關鍵是制度創新,讓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五年來,經評估機構畢馬威認定,福州自貿片區推出15批198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63項,複製推廣到全國、全省分別有23項、94項,而這其中一部分在馬尾區塊先行先試、落地實施。在馬尾區塊22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投資便利化虹吸效應凸顯,物聯網產業欣欣向榮,馬尾基金小鎮強勢崛起,跨境電商蓬勃發展……

制度改革不斷創新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我們準備生產口罩,沒想到兩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不久前,福州鼎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凌翔說,他們公司在馬尾註冊的前一天,自貿區福州片區綜合服務大廳通過網絡指導他們準備材料,窗口收到材料後當場辦理。

自贸区五周年:马尾突破“无人区”乘风破浪不止步

疫情發生後,自貿區福州片區綜合服務大廳開闢涉疫事項審批綠色通道,對生產疫情防控所需物資的新上投資項目,提供“一站式、全鏈條”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綠色通道,實行“預約辦”、“馬上辦”。全力服務好企業,向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5年來,這樣“接地氣”的改革創新在馬尾區源源不斷。

優化營商環境,馬尾區藉助政策優勢,不斷突破“無人區”。2015年4月21日,福建獲批自貿區,而作為自貿區福州片區核心區的馬尾區首當其衝。當天,設在馬尾的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在全國率先以“一表申報、一口受理、一照三號”形式發出20張“三證合一”的紙質營業執照及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拉開了福州自貿片區商事制度改革大幕。

“‘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將企業設立時間由15個工作日縮短到1個工作日;簡易註銷登記明確,企業提交材料齊全,登記機關自受理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作出准予或不予登記的決定……這是自貿區落地以來,馬尾區落實的一系列簡化企業登記措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科負責人葉青青,在自貿區成立之初便進駐自貿區行政服務大廳從事企業註冊登記工作,他見證了各項制度改革在這裡實施。“感受最深的是看著這些政策從無到有,再到落實下去。讓企業的創業門檻進一步降低,既方便企業辦事,又減輕企業負擔,省時又省錢。”

自貿區落地後,馬尾區行政服務中心與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合併,“兩廳合一”讓企業辦事更方便。而這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選擇落戶馬尾,企業數增加了,與之相反,辦事手續卻“減”了。

原本企業註冊登記需要近15天的時間,如今只需1天就能當場拿到營業執照;原本企業註冊登記需要至少跑10個部門,辦至少7本證,才算完成企業設立前期手續,如今辦事實現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不用跑,就能辦好全部手續;企業名稱預核准網上辦理、簡易註銷、住所承諾登記制度……作為自貿區福州片區核心區的馬尾區,進一步釋放自貿區政策紅利,一項項創新制度在馬尾落地生根,降低了准入門檻,方便群眾辦事,讓入駐馬尾的企業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春風”。

借政策東風 馬尾三大金牌名片強勢崛起

不久前,位於福州自貿片區的馬尾基金小鎮傳來好消息:成功推進中交福旅(福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福鵬投資合夥企業、福建翰鼎信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個基金項目落地,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

自贸区五周年:马尾突破“无人区”乘风破浪不止步

短短2年多的時間,一個千億產業集群在福州自貿片區迅速崛起,這離不開福州自貿片區各項政策紅利和良好的區位優勢。作為全國自貿試驗區首個由“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基金小鎮,福州·馬尾基金小鎮藉助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率先探索和實踐“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造全國性基金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全過程資源整合與對接,讓基金迴歸本源,推動產融協同發展,為“強產業、補短板、促民生”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而物聯網產業展現出欣欣向榮態勢。日前,區重點招商項目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二期——聯東U谷·物聯網產業園動工建設,該項目圍繞物聯網產業、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為核心,促進區域產業快速發展,打造集科技研發、中試成果轉化、生產組裝、高端裝備製造於一體的科技產業平臺。

自贸区五周年:马尾突破“无人区”乘风破浪不止步

藉助良好的政策優勢,馬尾正成為物聯網產業集聚區。近年來,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物聯網產業促進中心和產業創新發展中心等重點平臺相繼建成,集聚156家物聯網核心企業,參與制定行業標準123項,2019年物聯網產值超600億元。

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在疫情影響下,今年1-2月,馬尾跨境電商企業實現逆勢增長,共完成跨境電商業務量61.96萬票,同比增長34.78%。隨著菜鳥、網易考拉等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入駐,跨境電商公共管理服務、跨境電商備案全程電子化等多項關檢創新舉措相繼實施,跨境電商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得益於跨境電商扶持政策,福州出口加工區不斷創新跨境電商監管模式,如今,一大批跨境電商平臺和配套設施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促進片區內跨境電商蓬勃發展,該項業務佔全市跨境電商進口業務97%以上。

發揮馬尾區位優勢 打好對臺交流牌

日前,在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以下簡稱臺灣青創基地)2樓,福建春秋展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昭輝正忙著新產品專利申請事宜。兩年前,公司入駐臺灣青創基地時還是一家無人問津的小公司,到如今新四板掛牌企業,他的企業正闊步向前。

自贸区五周年:马尾突破“无人区”乘风破浪不止步

和李昭輝一樣,2016年3月臺灣青創基地設立時便有80多家臺企“搶灘”入駐,臺灣青創基地是自貿區福州片區首家成立的對臺青創基地,兩年多來,在臺灣青創基地,和李昭輝一樣,許多跨越海峽而來的臺灣青年,在這裡成功“孵化夢想”。“最吸引我的還是好政策,區裡出臺的‘兩年免租’的政策為我們創業者解決了創業初期的資金問題,大大節約了成本。這裡又是自貿區,政策優惠利好很多,在全國先試先行,對我們臺企來說是很好的契機。”李昭輝說道。

“為了吸引更多的臺企在馬尾落地,我們協助基地申請租金補貼,使各項惠臺政策在基地落實落細。”區臺港澳辦主任黃德暉說道。

吸引更多的臺商、臺胞來馬尾安家,馬尾區發揮區位優勢,打好交流牌。馬尾區落實“31條措施”,先行先試引進臺灣社工管理團隊,成立致睿、至善兩個社工機構,共同推動兩岸社工交流合作。目前已吸引臺灣青年社工近200多名來區實踐,58人參加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去年,馬尾“臺灣社工引進和服務機制”被省自貿辦評為第14批創新舉措,並列為全國首創。

去年5月,“兩馬”新航線——福州馬尾琅岐至馬祖南竿福澳港航線首航。新航線成為連接榕馬兩地中心區最快速、最便捷的客運航線和貿易通道,對進一步推進馬祖海島風光旅遊與琅岐旅遊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藉助馬尾區區位優勢及政策制度落實,一批臺灣人才及企業也相繼落地:馬尾區出臺鼓勵和發展電子商務優惠政策的契機,臺灣商品電子商務體驗館等30多家臺資電子商務企業在馬尾區落戶;全區共落戶臺資企業266戶,註冊資本合計29.45億元;陽光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創四方園”,引進臺灣博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並與臺灣教育研究機構開展教育培訓和人才引進等合作,目前已入駐創業項目60多個,引進臺灣教師及管理人員27人。

先進製造業合作捷足先登。依託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實驗室掛牌成立兩岸先端材料研發合作中心,成功研發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菌超薄玻璃,首條生產線正式量產,成為世界第二家、全國首家擁有此技術的企業;新大陸公司攜手臺灣科研機構,研發全球首枚二維碼解碼芯片;建設兩岸物聯網應用示範中心,推動物聯網產業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