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李宗盛代表你刚会听歌

自古,诗歌就是传到丰富人类情感的最佳载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即使主要文艺表达形式到了明清小说阶段,如《红楼梦》,也是有大量画龙点睛式的诗词在其中表达那些微妙含蓄的意境的。

古代的诗词都是配有曲牌来吟唱的,所以有“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以是曲中人”来形容在不同年龄段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结果的说法。

这种说法到了现代,最近的同类表达是:少年不懂李宗盛,听懂也是不惑年。

一、从快意节奏旋律到欣赏歌词,是认知能力发育的正常规律

李宗盛的歌,都是歌词浅显生动容易理解的,其实论文采并不如方文山那种精妙典雅,但胜在更贴合日常生活中的通俗琐碎。

所以,当你觉得突然发现听李宗盛的歌有了新的感悟、新的感受时,就是所谓的听懂了的时候,也代表着你对他人的理解、对生活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当然付出的代价是你的心灵已经不再年轻了。

希望快些长大,希望生活的节奏能被按下快进键,这是年少轻狂时多数人的希望。

对应着这种心态,少年们更喜欢的是更强烈的刺激而不是可以慢慢的感受,更追求哪怕很痛也要快的遭遇。

所以,上个世纪的年轻人抛弃古典开始摇滚,不再年轻后才逐渐的慢摇到民谣;而这个世纪的年轻人则干脆连旋律都抛弃了,直接用RAP式的纯节奏取代了传统音乐的主要要素。

用歌词里的话说,RAP是“别管他说啥唱啥都是为了逗你开心”。

~~~~~~~~~~~~~~~~~~~~~~~~~~~~~~~~~~~~~~~~

只有当过了轻狂的年纪,开始接触到社会责任、压力时,“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那样的愿望才会开始出现。

而这时,就是从追求节奏转向追求旋律的开始。

当追求旋律达到能静静欣赏时,也就开始了听懂歌词的阶段。

二、欣赏意境是审美能力提高的体现

如果说节奏更能代表气氛,旋律更能代表环境,那么歌词就是更能表达意境的了。

比如,李叔同的《送别》里,“晚风拂柳笛声残”,一个残字,就刻画出道路曲折、渐行渐远后笛声的若隐若现。

那么这个笛声,如果不是牧童所吹的,是不是友人借笛声更长远的相送呢?这种以笛声隔空相送的友情深厚,显然又比王伦送李白的踏歌更加遥远和深厚了。

所以,要听懂这句歌词、领悟其中的内涵,不仅要有送别时对那种渐行渐远效果的反复体验,更要有对不同送别场景的积累。

所以,能到欣赏歌词的阶段,是生活履历的丰富结果,是人生感悟能力的深化,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比歌词意境更深远的是尽在不言中

就歌曲的要素而言,旋律比节奏更丰富,歌词比旋律更深远。

那么还有比歌词更深远的意境么?

没错,再高的意境就是尽在不言中。

关于意境,古人有“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典型例子。

绘画中,徐悲鸿也有“从像到不像,不像反而更像”的同样艺术规律的描述。

更深的意境,就是那种只说内心感受而放弃的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的直接描写,这样就可以回避了描写那种原因时的雷同、从俗,让人去直接体验到感受后再自行脑补那种感受原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算描述一种场景有一千万种手段,直接描述也很难不重复前人,而只准确的传达了感受结果、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感受的原因,每个人就都能有根据自己经历、能力所产生的不同联想。

这样的表达手段,类似滚元宵——怎么从方形的糖块滚成圆形的过程可以有不同有先后,但结果一定是一样的。

四、从爱听到会听、听懂,每个人就长大了

到了听懂歌词的阶段后,每个人听歌的品味、喜好就在个性化选择中产生了。

这时,广告轰炸的效果基本没有了,也不会作为粉丝无脑的去听某个人的任何一首新歌。

同样,这种个人品味的个性化需求,反应到生活中,是不再追求所有人都认可的东西,而只在自己喜好、有能力的地方下功夫。

不再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只要自己喜欢的人、亲爱的人彼此温暖、欣赏,就足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