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治國智慧


玄武門之變之後兩個月,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大唐的皇位,此時,他面臨的是因隋末戰亂而百廢待興的唐王朝和複雜的朝局環境,組建一支團結高效的核心領導集團便成為當務之急,此時,朝廷中有三種人,一種是唐高祖時期的舊臣,大多出身於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他們思想的特點就是很保守,特別是對農民,有一種畏懼的情緒。第二種,是李世民做秦王的時候的老部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房玄齡,這些人善於出謀劃策,但是這些人對當時整個社會的情況不是很瞭解。第三種人,他們來自民間或者基層,對於動亂以後老百姓的要求和動態瞭如指掌,他們能夠正確的分析形式,魏徵就是他們的代表。面對複雜的形式,李世民如何讓出身不同的人為其所用。李世民善於納諫,胸懷寬廣,對隋朝舊臣和原太子黨的人也能夠不計前嫌。使貞觀年間形成了兼聽納諫的良好風氣,具統計,包括魏徵(原太子黨)、封德彝(原隋朝舊臣)、王珪、馬周,甚至長孫皇后等人,在唐太宗在位20多年裡,進諫的官員多達30多人,魏徵一人進諫達200餘事,達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於改進朝政,幫助唐太宗實行正確的決策起到巨大的作用。

具歷史記載,唐太宗即位兩個月後,進行了一次由唐太宗親自主持百官參加的“自古理政得失的辯論”,力圖找到一條天下大治的途徑,辯論一開始便出現了針鋒相對的兩派意見,以山東士族為代表的貴族階級認為,現在民心大壞,要實習高壓政策。以魏徵為代表的山東豪傑,他們出身平民或普通地主和官僚,是通過農民起義進入領導層,瞭解山東河北地區的民間動向,知道大亂之後民心思治,老百姓希望過安定的日子。李世民總結了隋朝失滅亡的三大原因,一是大興土木、廣置宮室,二是蒐羅美女、淫樂無度,三是東征西討、窮兵黷武。李世民驚歎隋末農民起義的巨大威力,這些讓他對國與民、君與民的關係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棄而不用。在他眼裡,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君之道必須心存百姓,軍民一體,休慼與共,方能大治。當君主的如果通過損壞百姓的利益而滿足自己的慾望,必然為引發政權的顛覆。在這種思想下,李世民最終採納了山東豪傑的正確意見,定下了撫民以靜的政策,採取依法治國的手段,團結少數民族,重視農業生產和傳統文化,貞觀之治才得以步步展開,從而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盛世——貞觀之治!為大唐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繁榮強大的王朝之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李世民於52歲去世,在位23年,廟號太宗,被後世稱為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去世後很多大臣、將領、少數民族首領主動要求陪葬,或者死後都以能夠葬在昭陵旁邊陪伴先主而倍感榮耀。

在此,我們不禁佩服李世民的英明和睿智,驚歎他高超的認知觀,強大的領導決策能力和個人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