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13年,我去北京玩,在大栅栏那里,遇到了一个正在用钢笔画建筑的老人。当时我很震撼,原来我看到的那些古老建筑,换一种表现方式居然如此不同,就好像一下子有了历史的沧桑感。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建筑还能被这样表现,我在老人旁边看了好长一会。

老人让我给他做模特,我很痛快地答应了,作为答谢,老人让允许我把他的作品拍照作为留念。一晃7年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收到一本书《建筑的故事》。这本书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7年前,拉回到那副画里,让我能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建筑、看待历史。

《建筑的故事》这本书是普利策奖获得者英国建筑师与历史学家帕特里克·狄龙和享誉国际的剖面图大师英国知名手绘插画家斯蒂芬·比斯蒂联袂创作的。在这本书里,帕特里克·狄龙将为你讲述建筑的前世今生,从原始人寄居洞穴躲避野兽袭击开始,到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竣工。精心挑选了16座著名建筑从时代背景、建筑流派等方面向我们讲述建设背后的故事。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这16座建筑包括包括帕帕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泰姬陵,紫禁城,包豪斯学校,水晶宫,悉尼歌剧院和蓬皮杜中心等。插画家斯蒂芬·比斯蒂用16张全彩宽幅剖面图解密建筑语言,向我们展示时代、科技、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在这本《建筑的故事》里我们不仅能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还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建筑形态的变迁。今天就我以这个角度来分享一下这本书。

一、房子越建越高,成本越来越少,从建筑看人类科技发展史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座座建筑不仅向我们诉说它们的形态变迁,还向我们讲述科学技术对其的影响。

1、建筑高度增加:从62米左赛尔金字塔到828米哈利法塔

约公元前2650年,法老塞加拉在埃及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座高62米的左赛尔金字塔;约公元前2560年,146米的胡夫金字塔拔地而起;1930年,受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的创建者沃尔特·P·克莱斯勒委托而建造的克莱斯勒大厦高319米;1931年,纽约的地标建筑物之一,高381米的帝国大厦竣工;2005年,高约509米的台北101大楼观景台正式对外开放营业;2010年,世界第一高楼高约828米的哈利法塔落成。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从公元前2650年到2010年,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增加,从之前的62年到如今的828米,建筑高度翻了13倍不止。在支撑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科技进步:电梯。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电梯,建筑高度还可能增加吗?如果每天上下爬6楼都费劲,大楼还可能建到几十层吗?

其实在电梯发明之前,人们利用绳子和滑轮,也制作了简易版的“电梯”来上上下下吊重物。但是这种“电梯”都一个很严重的缺点,那就是绳子经常会断开,让升降台掉落到地面上,非常不安全。

随着工业革命,引擎的被发明,让升降台可以很容易被提到半空,但还是没有人敢坐。直到1854年,伊莱莎▪奥的斯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他发明的自动刹车装置。人们才开始愿意乘坐电梯,建筑的高度的也越建越高。

2、建筑成本减少:一座建筑物从几十年到几年,人力、用时大幅度降低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差不过是40层大厦那么高。据估算,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每块重约2.5吨,总共需要230万块这样的巨石。 据称建造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需要十万多个工匠用了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

要知道当时人们的寿命普遍短而一般人口学家认为埃及当时的人口应该不会超过500万。要是这样算的话,说建造胡夫金字塔动用了举国之力也不为过。这是约公元前2560年。

2010年1月4日晚,迪拜酋长揭开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哈利法塔”纪念碑上的帷幕,宣告这座建筑正式落成。这座高828米的大厦始建于2004年,差不多只用了6年的时间,现代科技就完成了比胡夫金字塔高6倍的壮举。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2020年,为了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的武汉火神山医院。

科技的发展为高层建筑提供了便利,虽说胡夫金字塔也很高,但是建筑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它采用了上小下大的结构,内部基本为实心,自重都被传导到了地面。

但现在的高层建筑不同,随着科技发展,我们有了更合理的设计、更先进的材料、结构构件、结构形式等等。高层建筑,高只是表象,科技进步还是核心。

二、建筑结构从对称到多样,不断变化的建筑中隐藏着人类的思想变迁

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风格,从模仿中展示变化,在变化中又回归原始。

1、从故宫到悉尼歌剧院,建筑结构在改变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说:“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什么意思?中国古建筑最讲究的是对称,像故宫、孔府、天安门等,不止国内如此,国外的很多建筑对对称也情有独钟,像圆厅别墅、雅典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等等,古典主义建筑师总是想要建造对称的建筑。

然而时代在不停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有些建筑师不愿意建筑设计有固定的规则,他们设法做一些特别的东西,能让人看到建筑的美妙。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约恩▪马松就是这样一位设计师,他设计的悉尼歌剧院向人们展示了一座不同以往的建筑结构,它既像停在港口的帆船,又像鸟儿落地时展开的翅膀。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正面、背面或者屋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很漂亮。

它不像一座建筑,反而像一个雕塑。

2、被唤醒的巴黎:蓬皮杜中心,打破旧的建筑规则才能创造伟大的建筑

一座伟大的建筑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因为会因为一座伟大的建筑成群结队的去参观这座城市,给这座城市赋予新的生机,我想这也是人们会把它们当成地标建筑的原因。

如果说从某种角度来说,悉尼歌剧院打破了固定的设计规则,那蓬皮杜中心就颠覆了人们对建筑的认知。就好像悉尼歌剧院唤醒了悉尼,蓬皮杜中心唤醒了巴黎。


建筑是历史的动态图像,王朝兴衰,让建筑艺术不断变化

蓬皮杜中心刚建成的时候,第一批游客就对它的建筑形式很不解,因为建筑师将本来该隐藏的内部设施展露了出来,将所有的柱子、管道、电线、电梯等等设施都放在了外面。

在过去,人们都希望他们的建筑能长久保持不变,但蓬皮杜中心展现的则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它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蓬皮杜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被改变和使用。

它看起来更像一部机器,而不是一座建筑。

我想建筑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对于人来说,它只是一种可以被改变的工具,根据使用者的想法改变形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