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不合格!存在致命風險!電動車充電樁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風險!電動車充電樁

電動汽車

既節能又環保

開的人越來越多了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然而買了電動汽車後

很多小夥伴關心

上哪裡充電、怎麼充電快

於是越來越多的電動充電樁

緩解了這些問題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1

據瞭解,充電樁這類產品一般是按訂單生產,主要是國家電網、充電服務運營商和車企採購,流通領域銷售較少,而充電樁的電壓普遍高於我國家庭用電電壓。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廣東質檢院電器附件檢測室項目工程師 蔡祥坤:

這臺充電樁輸出電壓額定標稱是750伏,遠遠超過我們消費者家庭用電的電壓。

而在這次風險監測中

70%的樣品在防觸電方面均不符合國標

主要問題包括該接地的不接地

故障時沒有警示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經過檢測,絕緣異常狀態下,7批次不符合國標的樣品中有5批次不能報警或斷電。

這意味著

一旦充電樁絕緣保護出現異常

我們使用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

可能出現的危險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2 充電槍“裸奔”可致命 充電樁防水防鏽不過關

到充電樁充電

最常接觸到的就是充電槍

但是充電槍更可能引發觸電!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廣東質檢院電器附件檢測室項目工程師 蔡祥坤:

這個設備是充電樁的接口,現在是帶電狀態,直接帶了750多伏電壓,這槍可以直接拔掉,但它的樁並沒有給出任何警告。如果消費者不知情,把槍直接拔掉,是非常危險的。這時候就相當於直接拔掉了750多伏的電壓。

檢測人員介紹,實驗室的地面等處做了完善的絕緣處理,所以試驗過程相對安全。但使用者操作充電樁並不是在實驗室環境下,如果不小心觸碰到或者捱得比較近,可能會出現電弧灼傷手造成電擊傷害,嚴重的情況下,人擺脫不了就會導致電擊致死。

這次風險監測項目只是針對送檢到實驗室的樣品進行,而充電樁安裝使用後,會面臨各種複雜環境。對於安裝在室外的充電樁而言,除了要防止水進入內部,還要防止金屬部件生鏽。因為生鏽同樣會增加使用觸電的風險。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但可以看到,很多充電樁不但外部出現生鏽的情況,連內部也鏽跡斑斑。檢測人員稱,這些充電樁生鏽,說明企業沒有按照標準生產,用的是防鏽性能較差的零部件。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車主們要是充電遇到生鏽的充電樁

最好還是離遠點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3 充電樁維護不到位 行業監管規範待完善

檢測人員分析

這些投入運營的充電樁之所以有諸多安全隱患

主要是因為充電樁的運營商

沒有做好定期的運營維護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在幾個下載量較大的充電樁運營商App中,都有使用者反映充電樁損害、無法使用、無人維護

這樣的投訴。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而面對投訴

充電樁運營商是這樣解釋的

某充電樁APP服務人員:

因為工程師他有時候會有檢修,但是他是按場站來的,時間就會比較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全國充電樁總計保有量超過100萬臺。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國內分散式充電樁將達到450萬個。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看來目前,充電樁

還存在許多致命的安全隱患

車主們在充電時更需要規範操作

注意充電安全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1.請勿將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靠近充電樁;

2.保持充電槍頭清潔乾燥,如有髒汙,請用清潔的乾布擦拭,嚴禁帶電時用手觸碰充電槍芯;

3.嚴禁在充電槍或充電線纜存在缺陷、出現裂痕、磨損、破裂、充電線纜裸露等情況下使用充電樁,如有發現,請及時聯繫工作人員;

4.請勿試圖拆卸、維修、改裝充電樁,如有維修、改裝需求,請聯繫工作人員,不正當的操作可能會造成損壞、漏水、漏電等情況;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5.嚴禁在充電過程中拔卸槍頭,確保充電過程中的人身和車輛安全;

6.使用過程中如有什麼異常情況,可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切斷所有輸入輸出電源;

7.如遇下雨打雷天氣,請謹慎充電;

8.兒童請勿在充電過程中靠近、使用充電樁,以免造成傷害;

9.在充電過程中,車輛禁止行駛,只有在靜止時才能進行充電。混合動力電車請熄火後再進行充電。

總之,充電前

要檢查充電樁設備完好無損

電纜和接頭完好

下雨天如果沒有雨棚

最好不要露天使用充電樁

以防漏電發生危險

充電完成後

及時斷開充電樁,防止過充

70%不合格!存在致命风险!电动车充电桩

綜合自:央視新聞、每週質量報告、

湖北應急管理(hbyjg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