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1

要解決問題,就要先了解問題。找到問題的相關信息,越多越好。

那麼,提問就是解決問題的必經步驟。

有的人問了很少的問題,就能找到關鍵點,而有的人問了一大堆,仍是一頭霧水。

那麼怎樣問出好的問題呢?應該養成下列思維模式。

一.思考

愛因斯坦說:“假如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拯救世界,我會先用55分鐘發現問題,再用餘下的5分鐘解決問題。”

提問之前,一定要思考。

這個問題我問到本質了嗎?這件事情的矛盾點在哪裡?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後還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在心裡一定要有一個大概的藍圖,這樣就避免了漫無目的地提問。

《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1 | 問出好問題的思維模式

二.突破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①找到前提條件(突破):當接觸一項新事物,例如辦一場活動,而自己是零經驗。一開始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時候第一步當然是要請教有經驗的前輩是如何做的。

前輩問你,哪裡不懂?可你想說,我哪都不懂。

不知道問什麼問題時,就先從大範圍問起,再不斷縮小,找到條件限制,找到突破口。最後才能得到有創意的好點子。

首先問辦活動基本流程是什麼?(大範圍)

拉贊助,請嘉賓,做宣傳,安排節目,排練,預定場地......

贊助怎麼拉?(縮小)

線上線下兩種方法

線上哪些網站可信度高?附近哪些贊助商信譽好?合作方式有哪些?....(找到條件限制,再縮小)

....

②打破前提條件(批判):我們正處在飛速發展的時代,所以我們不要受固有思維的影響,要打破前提條件。

前人的經驗當然要借鑑,但是也不能始終禁錮在格子裡。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沒有人的成功可以複製。

當我們蒐集信息,用百度谷歌時,總是習慣性只看網頁的第一面,於是就下結論,網上找不到。也許要找的信息就在下一面,只是沒意識到要打破“只瀏覽第一面”的前提條件。

前幾天看到一個微博熱搜:“90後竟是睡眠特困戶,成助眠類產品消費主力!”然後下面有條評論:“也許90後不是買給自己的,而是買給父母的。”所以,購買後使用者也是一個前提條件。

所以我們得到信息時,要經常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它的依據是什麼?

提問的時候,我們也不要陷入前提條件的束縛,學會多角度提問。

例如銷量不佳的時候,你會問,哪些推銷方式更好?怎麼提高說話技巧?門店位置是不是太偏?

換一個角度吧,顧客到底期望得到什麼?這個問題更接近本質。

《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1 | 問出好問題的思維模式

三.提問的方向

書中介紹了“5W+next step”,其實可以理解為5W1H

即“when,where,who,what,why,how”針對這幾點進行提問,能幫助我們快速找到問題的本質

①when 針對時間提問

銷售量什麼時候下滑的?

他這個樣子多久了?

②where 哪裡出現問題?(越具體越好)

學習、工作效率不高

新的工作方式出現問題

③who/what 問題的對象是誰?

30歲左右的男性客戶群減少

六神花露水的銷量開始下降

老闆發了脾氣

④why 針對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因為缺少監督機制嗎?

是因為門店位置偏了嗎?

⑤how 那麼應該怎麼做?

在哪裡開拓新門店位置呢?

例如醫生問診,就會問病人,哪裡不舒服?(where)、這樣多久了?(when)、吃了頭孢不能喝酒,你有沒有喝酒呢?(why)、你想要什麼治療方式,吃藥還是打針?(how).......

《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1 | 問出好問題的思維模式

四.學會找聯繫

①創新

好的提問就是要有不同的切入點,新的視角。

在第二點提到的前提條件,應用在創新中就是,打破舊的前提條件,創造新的前提條件。

售賣產品時,大家提到的建議通常是如何推銷,門店位置等等,而創新性想法可以是精緻包裝等等。

時刻問自己,誰規定是這樣的?誰說容器一定是方的?誰說包裝只能是這樣的?誰說網頁只能瀏覽第一面.....

②矛盾

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不要一味悲觀,不要問消極的問題。這件事只能這樣了嗎?那怎麼辦呢?沒辦法了?

而應該思考如何找到聯繫,把矛盾解開。為什麼呢?矛盾在哪裡呢?怎樣做能更好呢?

例如租的房子想提前退租,但是退租後,中介不退押金。這就是自己的利益和中介利益的矛盾。

於是轉租給別人,既能讓自己提前走,中介的房子又能有人租,這就是找到聯繫,讓雙方共贏。

如果一味消極地問,“拜託把押金退給我吧,我已經不住這了。”顯然結果會是不如意的。因為沒有找到雙方共贏的聯繫。

《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1 | 問出好問題的思維模式

五.召喚靈感

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靈感是來源於鳥;牛頓的靈感,來自於掉在頭上的蘋果。許多靈感來源於日常生活。

當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學會休息,出去散散步,打打球,也許靈感就會不期而至。

同時,建議生活中準備專門記錄靈感的小本子,或者手機備忘錄。好的點子隨時可能出現,而且稍縱即逝。如果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一天下來,你會有驚人的發現哦。

《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1 | 問出好問題的思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