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歎!原來河南有這麼多獨特的“民間藝術”!你都瞭解嗎?

民間文化藝術起源於民間,紮根于山水。這些文藝形式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這些民間文化藝術,或已家喻戶曉,或任養在深閨人未識,它們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1、钁把戲

惊叹!原来河南有这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你都了解吗?

钁把戲源於“懷梆”,是從河南沁陽(沁陽為舊懷慶府治)一帶流傳到澠池縣南村鄉的一種戲曲形式,具有歷史悠久,古老濃郁動情的特點,是黃河沿岸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在懷梆戲的基礎上加進濃郁的地方戲內容而形成的更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形式,本地群眾稱為“钁把戲”。

2、商城花傘舞

惊叹!原来河南有这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你都了解吗?

商城素稱歌舞之鄉,歌舞的數量不但浩如煙海,而且很有藝術特色。其中商城花傘舞的表現形式,代表著大別山民間舞蹈的風格。

商城花傘的道具是以當地油布傘骨架,用五色彩線或琉璃珠纏在傘撐上,傘上面飾上彩蝶、彩蜜蜂、彩花,傘邊用線織的彩穗裝飾而成。表演形式:劉二姐打著花傘,醜婆、小丑伴隨左或右,舞蹈與花挑大同小異。舞步系用十字步、墊步、搓步、碎步、錯步。動作有扛傘、轉傘、甩手帕、挽花、風擺柳、望月、拍肩、抖扇等。音樂也用“踩八板”,唱腔選自民間小調《十把扇子》、《玉美郎》、《白牡丹》、《垂金扇》等,用絲竹彈撥等樂器伴奏。

3、十六掛轉秋

惊叹!原来河南有这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你都了解吗?

十六掛轉秋是洛陽市孫村的漢族民間娛樂。創制於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明朝福王就藩洛陽時,“十六掛轉秋”主要供王府娛樂,如今屬瀕臨失傳的民間絕藝。

4、肘歌

惊叹!原来河南有这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你都了解吗?

北宋時期就有的肘歌自清朝從山西傳入寧陵縣南關後,至今已有近300的歷史。目前,寧陵縣南關肘歌是豫東一帶唯一的一個肘歌會,去年,這支表演隊伍曾在華商文化節上精裝盛演。

通俗講,肘歌就是一人用肘舉著一個小孩,表演者為成人和4歲到6歲的兒童。成人拿著劍、槍、葫蘆等,肩上站立一兒童,擺出各種造型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隨著鑼鼓的節奏,肘歌隊不斷變換著隊形,遠遠看去,像一隊舞動著的戲裝人物從人群的頭頂上走過去,很受群眾的喜愛。

5、通草堆畫

惊叹!原来河南有这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你都了解吗?

通草堆畫以中草藥"通草"為原料,以素堆法為主,經過匠心構思、設計、製圖、試製、切片加工成通片,精心雕刻成形,繪畫組裝成堆畫。堆畫以花草鳥蟲為主,種類繁多,造型高雅,形象逼真,可用作裝飾客廳、會議室、候機室、接待室等場合,亦可作為家庭擺設。因通草堆畫具有異香,防蟲蛀、不變色,故該產品暢銷北京、廣州、山東、湖南、深圳等地,還遠銷美、日、澳大利亞等國家,深受海內外遊客的青睞。

河南的朋友,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