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实业客家巨子的传奇人生

1934年生于广东梅县

1968年和妻子移居香港

靠着一把尺子、一把剪刀和一台缝纫机起家

艰苦奋斗,一手创立“金利来”集团

多年来,对社会的捐款已逾数亿元

曾人全国人大常委

是香港大紫荆勋贤

他是卓有成就的实业家

也是情系桑梓的慈善家


曾宪梓:实业客家巨子的传奇人生


曾宪梓父亲承担尽责,在泰国经营着小百货公司,后因过度劳累离世,当时的曾宪梓仅有四岁,母亲蓝优妹含辛茹苦,独自抚养他和哥哥。


少年辍学,帮补家计,道出了年少的磨难。1957年,曾宪梓接受全免式的国家资助入读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可以说他是靠着政府的资助读完中学、大学的。1968年,他和妻子移居香港,靠着六千元港币,开起了家庭领带作坊,从最初走街串巷地推销领带,到最终创立“金利来”品牌,曾宪梓打造出了自己的金利来帝国。


对于因贫困而未能升学的青年,他能感同身受,并以能助一臂之力而欣慰。事业有成之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兴教助学,捐建教育设施。如今,在全国各地,到处都留有曾宪梓捐资助学的身影。

曾宪梓:实业客家巨子的传奇人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当不少香港商人为前途担忧的时候,曾宪梓却放弃了在海外开拓分公司的计划,投资一百万美元,引进先进的领带工业技术设备,与梅州市对外经济发展公司合办,在家乡兴建年产一千万条领带的中国银利来公司。银利来的一切收益,个人分文不取,全部用于家乡建设。如今,金利来大桥、宪梓大桥、宪梓大道,梅江两岸遍布曾宪梓捐助的建筑。


将名字留在小行星上,是一项历史荣誉。在紫金山天文台的行星研究室里,有120多颗被发现的小行星,得到了国际上的永久编号和命名权。1994年,该台用曾宪梓先生来命名过一颗小行星。


曾宪梓:实业客家巨子的传奇人生


历来,小行星的命名多为科学家及城市地名,以实业家、慈善家命名的例子并不多见,曾宪梓能够获此殊荣,与他多年来情系桑梓、热心公益不无关系。他以自己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回报祖国,不断地为家乡捐款。


以下为曾宪梓先生2014年同期采访:

曾宪梓—金利来集团创始人

紫金山天文台编号3388号,经过国际天文系统的批准,这颗星就是在我六十岁的时候,命名为曾宪梓星。

那为什么我对家乡的感情深呢?有个小故事,你看我的肤色,像不像泰国人,像吧,因为我爸爸在泰国,我妈妈去了泰国以后有了我,但是她不愿意在泰国生孩子,结果她回到梅州,回到家乡,不到一个月,我就出生了,你看如果迟一个月,我就变成泰国人了。我妈妈有个观念就是,我要做中国人,我不想生个外国的孩子,所以我很感谢我母亲。讲起我们祖宅,我四代,我爷爷,我爸爸,我,我大儿子,都在那个房间出生的。


我四岁,爸爸就走了,我跟母亲是很穷困,(我)小学毕业以后就没有机会再读书,一直到解放初期,土改同志来到我们村里面,他看我喜欢读书,他就把我送到东山中学,叶帅,叶剑英元帅创办的,一个全国著名的中学。

曾宪梓:实业客家巨子的传奇人生


梅州是山区,是我们广东东西北最山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因为山多田少,所以很多年轻人,几代几代人,两个地方,一个是全国各地,另外就到南洋各地,去找寻生活。有很多外国电视访问我,他们说,我们赚到钱是自己用的,但是你们客家人赚了钱,会拿回我们国内来,这叫做什么呢?我说这叫做客家情。现在你到梅州看看,有很多新的学校都是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的,这就体现了我们客家人,除了艰苦奋斗、创造财富以外,他会回到家乡来,关心家乡建设。


从78年到现在,我每年都回来。为什么呢,就是一种乡情,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不管去到哪里,我都很怀念我的家乡,所以我事业有点成就的时候,我首先就回到梅州,在梅州,在家乡,开学校,还有有关方面,我捐赠的比较多,村里面的小学,公路,还有中学,马路,桥梁,特别是教育事业方面,我投放得比较多。

曾宪梓先生一起分享了他这一路走来,关于那颗“曾宪梓星”,在我们看来是一份荣耀,是一份期许,而在他看来,这颗星还包含着另外的意义,是这颗星照耀着他,鼓励着他,他说,“那个星星正眼望着你的,你做得好不好,它都看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