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

作者||宋守業

美麗的漢字,一個方塊就是一個天地。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歷史最長的象形文字,更是人們心靈的寄託。今天,人們發現,漢字輸入計算機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種文字所無法比擬的。當人們開始熱衷於研究漢字時,首先就會想到中國歷史上有個叫許慎的人。

《說文解字》,鴻篇鉅著

許慎,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他是一千八百年前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

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


他曾歷時30餘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編撰科學的字典《說文解字》。第一部大型英語詞典面世,比它晚了一千五六百年。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將漢字整飭得各有世界。比如“目”字,許慎曰:“人眼。象形。重童(瞳)子也。凡目之屬皆從目。”目義為人眼,象形字,中間的兩畫表示眼珠輪廓。《說文解字》以六書理論分析字形和解釋字義,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體以及漢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訓詁,反映了上古漢語詞彙的面貌,比較系統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論,是我國語文學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說字義、辯識聲讀的經典著作,是我們今天研究古文字和古漢語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果沒有這部書的流傳,我們將不能認識秦、漢以來的篆書,更不要說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與戰國時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過去對漢字研究發生了巨大的影響,對現在和將來的漢字研究仍有重大的意義。

《說文解字》共有十四篇,五百四十個部首,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重一千一百六十三,通篇有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這部書籍不僅是文字學鉅著,也是語言學、音韻學鉅著,是詞彙史的要典,同時還是一部百科全書。因此,《說文解字》出世之後,便被歷代學者所稱引,並給以極高的評價——“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解字》,尤不讀也。”

博學多聞,品學兼優

許慎,入學讀書的事件是在公元61年,此年許慎大概8歲,讀的字書主要是李斯的《蒼頡篇》、趙高的《愛歷篇》、胡毋敬的《博學篇》、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可識字5000餘;讀完字書,在他10—12歲這幾年,又接著讀《論語》、《孝經》。從13歲開始讀《五經》、周秦諸子百家學說和天文、數學、醫學、史學等書。《後漢書·許慎傳》上說許慎“少博學經籍”。這裡的經籍,即指:“五經”和諸子百家、醫藥、天文、歷算等。當時不少人專治一經,而許慎卻兼學五經,並且有較深的研究。

許慎的少年博學為他將來的著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歲那年加冠禮,取字叔重。由於他才學過人,公元75年,被汝南的郡守選拔為郡功曹,協助郡守辦理全郡公務。許慎任職功曹,其工作是相當嚴肅認真的,據《汝南先賢傳》記載:“許慎任職功曹,勤於政事,廉潔奉公,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因此,公元79年,許慎便因為品德高尚又被推舉為孝廉之士。

許慎舉孝廉之年,正值朝廷下詔,嚴加考核,選取賢能之時,許慎能夠被察舉,證明他有智能幹,品學兼優。公元83年,許慎被召入京城,分配到太尉府,任職南閣祭酒,從事文書一類的工作。東漢時期,太尉、司徒、司空並稱三公,三公是天子之股肱(比喻輔助得力的人),許慎身居太尉府南閣祭酒要職,就足以說明他的才幹和品德在當時都是非常過人的。許慎入京後,師從當時著名的經學大師賈逵,受讀古文經,從此學業大進。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經學漸漸成為立國的根本大法,但對於六經的解釋,自孔子以後,各家的分歧很大,滲入了很多謬誤;再加上秦始皇又燒了很多古書,經學的原本面貌越來越混淆了。

“難道就沒有辦法將它恢復原貌嗎?哪怕不是全部。”許慎曾經向老師賈逵請教。

賈逵說:“有,如果能從文字、語言方面有所突破,就完全有可能。可這又談何容易!”

對於老師的話,許慎聽在耳中,記在心裡,從此對經學勤奮鑽研,尤其對於小學(語言、文字學,古代稱為小學)更是用心。並初步有了編寫一部字書的打算。

不戀官位,只重學問

東漢時期,正是我國古文經與今文經爭論激烈的時代。今文指隸書,古文指先秦六國的古文。因為記載文字的不同而分為古文經典和今文經典,這本來只是字體的不同,但是研究他們的人卻分成了不同的學術派別,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今文經學派總是曲解文字,他們認為經書就是聖人之言,字字句句都蘊含著微言大義,大可經世致用,常常是斷章取義,任意地引申比附;而古文經學派認為解說經書就應該根據字的意思,應該重視語言文字之學,樹立它在經學上的崇高地位。為了糾正今文經學家的妄說,提高古文經的地位,就必須弄懂文字的結構、讀音還有意義。為了駁斥今文經學家曲解文字篡改經藝的說法,許慎就立志寫作《說文解字》。

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


淵博的學識和求是的精神使許慎這種志向變為現實,在研究古文經的基礎上,他開始撰寫《說文解字》。由於他治學刻苦,公元100年(漢和帝永元12年),就完成了《說文解字》的初稿,從而也使許慎一下子譽滿京都。再加上他通達諸子百家著作,精通天文地理,幾年後,就以太尉南閣祭酒校書東觀。

公元119年,全國有42處發生了大地震,還伴有大風、冰雹、乾旱,朝廷為了安撫百姓,穩定民心,就挑選三府屬下有能力的官員出補州官縣令。在東觀校書十餘年的許慎被選中,受命為洨長(洨縣為古縣名,在今安徽固鎮附近。洨長即洨縣令)。但是,由於許慎一生都致力學問,仕途陌生,不願做官,便以年老體弱多病為由,迴歸故鄉養老,其實他心中所惦念的仍是竭盡全力把《說文解字》一書審定告罄。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元121年,許慎耗費了三十餘年的心血,終於在家中將《說文解字》一書撰就,並且經過反覆的推敲、校正後,才算定稿。同年九月二十日,許慎派兒子許衝套了個牛車,裝了冒高冒高的一車竹簡進了京城,將書稿獻給皇帝。同年十月十九日,皇帝獎賞他,專門“賜布四十匹”。此後,他就在家鄉及附近村莊授經教書。《說文解字》一書,是在許慎死了以後才印出的。

許慎的一生,雖說仕途平平,但著述頗豐,除了《說文解字》外,還有《孝經孔氏古文說》《淮南子注》《五經通義》《五經異義》等。因此,就被後世稱為“文宗字祖”、“字聖”、“《五經》無雙許叔重”。

精神永駐,後人敬仰

基於許慎對文字學做出的巨大歷史貢獻,他也就受到了後世人們的普遍敬仰。南北朝時期著名史學家范曄說:“斯文未陵,亦各有承。塗分流別,專門並興。精疏殊會,通閡相徵。千載不作,淵源誰澄”;南北朝至隋朝期間文學家,教育家顏之推說:“許慎檢以六文,貫以部分,使不得誤,誤則覺之。吾服其為書,隱栝有條理,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其為證。若不信其說,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清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曾國藩說:“許書略存二百字,古鏡一掃千年塵。篆文已與流俗殊,解說尤令耳目新。乾嘉老儒耽蒼雅,東南嚴段並絕倫”;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段玉裁說:“令所有之字,分別其部為五百四十。每部各建一首,而同首者則曰"凡某之屬皆從某",於是形立而音義易明。凡字必有所屬之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統攝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

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


在清朝時,每年的仲月後丁之日,許慎家鄉的縣令、學官都會到其墓前致祭,行一跪三叩之禮。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郾城縣知縣荊其惇重修墓碑;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郾城縣知縣溫德裕立"孝廉許公之墓"碑;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郾城知縣王風森立"許夫子從祀文廟碑"。原河南省郾城縣城內建有“許南閣祠”和“許慎祠堂”。“許南閣祠”是清代山東東阿周世臣建成的,內設太尉南閣祭酒諱許慎字叔重之位,庭院兩邊各立一塊石碑,分別記述當年建造及修繕的情形。大廳正中,"文化宗師"的匾額下,許慎的畫像前擺著先生的牌位,兩邊陳列的是對許慎著作《說文解字》的研究資料。“許慎祠堂”位於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海河路西段,原郾城縣第一高級中學西側。

到了公元1985年,原河南省郾城縣專門舉辦了許慎研究會並立"重修許慎墓碑記"。公元1986年11月21日,許慎墓被河南省政府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元2006年05月25日, 許慎墓作為漢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2008年9月,河南省漯河市政府以位於召陵區姬石鎮許莊村東的許慎墓為核心,又專門興建了一座佔地150餘畝的許慎文化園。

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


全園佔地按照中國傳統建築規制,採用中軸對稱佈局,三區一軸,十二個節點,由南向北分佈在三級臺地之上。廣場服務區有六書石柱、文字大門、翰林閣、許慎文化研究中心等建築;中心展示區有漢字大道、字聖殿、叔重堂、說文館、文化長廊、魁星亭、字形牌坊;墓冢保護區主要為文物本體以及部首方陣、字形解義、字源石、蟾桂山等景觀。園區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獨具的景觀特色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每年這裡都會舉辦少兒啟蒙開筆禮、許慎文化廟會、清明祭先賢全城誦經典等朝聖活動,而且還定於每五年召開一次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所有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紀念字聖許慎的熱情,並極好地培育了人們熱愛漢字和漢字文化的情結。

作者簡介:宋守業,河南漯河人。《經典文學》簽約作家,《漯河日報》特約撰稿人。已在《中國人事報》《中國勞動保障報》《河南日報》《奔流》《文學縱橫》《河南文學》《文學百花園》《中州環境》《漯河日報》等地市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小說、散文(隨筆)、文學評論、報告文學作品百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