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美是具体的感性现象。人类不同的族群都在享受着各自不同的美学系统。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说:

"不同的艺术样式是美在自我实现时的不同生命历程,每一段都是通向永恒之途的一种方式。"

艺术观照人生,审美擢拔庸常。审美,最直接、最鲜明地体现了一个人内在包蕴着的一系列社会、历史、心理、生理、性格、经历等方面的因素。可以说,审美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审美的残缺,是人生最大的硬伤,甚至连知识也无法弥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室内装置艺术


审美的能力,不能速成,唯有熏陶。现代社会文盲或许已很少,而美盲可能却很多。商业文明裹挟着"娱乐至死"的浪潮,难免混浊了高雅与低俗、肤浅与深刻。热热闹闹的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摩天大楼灯光秀,在紧紧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充斥着商业的功利心。而美,正是对功利的删除。

形式承载精神,品味决定等级。审美,不是凌空蹈虚的游戏,不是哲学逻辑式的推理,而是领悟、顿悟、触动、直觉。艺术的创造、艺术的审美,是人类精神活动中随意性和自由度最大的一种活动。作家写出了这一句,画家画出那一笔,都没有某种必然性。读者、观众与哪种题材、哪种艺术形式产生了心灵碰撞,更是只可自己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神秘。

陈丹青在节目《局部》中有一段发挥,非常精彩,或许也是对艺术最好的解释。



直 觉

视频里陈丹青手中的那副画,正是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初习的作品。

艺术是人类自由的表征,艺术也是最自由的存在,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言传。若是非得给艺术一个宽泛的定义,现代著名画家克奈希尔认为,艺术的的本质就是通过有限的物质条件来揭示荡漾于世界整体的精神……它归根结底不是表现个别的人格,而是要表现出在世界里荡漾着的精神性或情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梵高作品


世界以其巨大的神秘荡漾着一种自古以来的精神,天才艺术家总是以其自身的卓莹通识,上接"灵界"之消息,以"人心"接通"天心",以一种感性直觉为基础来构成艺术。

艺术直觉最神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曾经有过,不代表以后还会再有;直觉过去了,可能再来,也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们总是看到艺术史上的一些天才,直觉爆发灿若星辰,强梁迅疾地散完了自己的生命。比如梵高。

1887年,从荷兰到巴黎,到处都有大片大片的葵花田。梵高用明亮至极的黄色画下了著名的《向日葵》,这是他燃烧生命留下的灿烂形式。

1889年,在法国一个叫奥维的小镇,麦田里飞起了最后的群鸦。《麦田群鸦》是梵高最后的作品,是一种宿命的征兆,饱受精神折磨和心灵之苦的梵高,以决绝的姿态,完成了生命的史诗。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先声夺人",以自身的感性力量吸引欣赏者。上接"灵界"之消息的直觉,借感性形式召唤着"分散的灵魂",塑造着他们的感官,抚慰着他们的心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梵高作品


诗人沃兹涅先斯基说:"人的精神之路,是新的感觉器官的培养和形成,这叫做艺术。"艺术的熏陶,酦醅着人们的感官;人们又通过感官去触达形式,以及形式背后心灵深处本体精神的自然释放。

造 型

艺术形式,是对直觉的提炼,种种意蕴、情感、哲理都要以形式呈现出来。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说:"让直觉在一种特殊的物质中具体化,即是给直觉以形式。"

深层的内容往往总是很快被人淡忘,而形式却铭刻在人们心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侘寂、幽玄、物哀

日本审美意境中的"侘寂、幽玄、物哀"之风,近来来风靡一时。最著名的便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和日本插花。1968年12月10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凭借其代表作《雪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瑞典文学院由5名院士组成的评委会给予其这样的评价:"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雪国》获奖以来,更是被广大读者奉为史上最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意境难以言传,却可通过形式呈现出来。艺术之美,只有附着于"象",才能完成自我构建。日本的插花即是其中之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日本插花


日式插花,空白澄明,枯槁孤寂,素雅简约,几近毫无雕琢,却显朴素之美。人们由观照"象"之存在,然后体悟、发现、由物及我,深远而深刻,具有不可言说之趣味。种种物象,也就成了"物哀"意境的外化形式。

人们提炼了千百年的各种意义、意境,正逐渐淡去。世界正以形式的力量重新构建。而且,所有形式都关涉美。

象 征

现代艺术流派纷呈,形式多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象征主义横空出世以来,各种派别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因此,现代派,不是哪一个单一的流派,而是许多反传统艺术的种种流派的总称: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举办一次展览,作为评委之一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在公共厕所中随处可见的男用小便器,并在其上署名:"R.mutt",这就是著名的艺术品《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杜尚《泉》


可以想见,这件作品立刻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当然,他们不知道作者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杜尚。看到同行们的反应,杜尚终于验证了自己的预测,他明白自己的艺术观念太超前,人们无法接受,于是他立即退出了独立艺术家协会。杜尚把小便器搬到博物馆,用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到底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

现代艺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怪诞、抽象。画家康定斯基在《论形式的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两极归一论":"伟大的抽象;伟大的现实性;那抽象的通过物象来补充,或者物象的通过抽象来深化。这好像是为艺术准备了终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由7200根木棍组成的“木精”


无论是抽象的意蕴,还是实在的物象,表层物象与深层抽象的双重结构,往往都难以用语言表达,只有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场景之中,才能体会。象征的手法,正是透过表层形式窥视内在意蕴的方法,现代艺术诸多流派,观念纷呈,却都散发着象征的意味,再深层的艺术内涵,都不能脱离感性的形式。一切艺术中的象征的结构,都有双层,由外及内,由浅入深,引导着人们体会、领悟那至深的意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分享一系列相见恨晚的艺术审美隐秘结构

现代装置艺术


艺术的眼光,既是神之目光的馈赠,又是人之目光的觉醒。正如观看,这其中的一个直觉或不自觉的目的,便是"格物致知"。不仅观看如此,一切艺术亦未尝不可说是"格物致知"。艺术是一种参照,我们看它,其实是看己。

正如木心所言:"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艺术,是最好的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