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建議:電視劇全體演員酬金不得超過製作成本40%


為積極應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階段性勝利後到來的復工復產高峰,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日前向各會員單位和影視同仁發出《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

《倡議書》中說,當前我國抗“疫”之戰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影視製作行業將迎來複工復產高峰。但此次疫情對影視製作業衝擊很大,全行業面臨資金嚴重短缺、生產週期延長、疫情防控困信、購片價格銳減等一系列困難,需要行業團結一心,同心同德,共渡難關。

《倡議書》倡導,影視從業者審時度勢,認真分析市場容量和觀眾需求,謹慎立項,慎重開機,力爭把我國電視劇網絡劇數量控制在科學適度的範圍內。倡導全行業厲行勤儉節約之風,反對一切攀比、奢靡之氣,壓縮製作成本,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對精品的製作中。

《倡議書》中說,目前各電視平臺、視頻網站平臺、購片與自制訂製價格已下降30%—40%。為保證生產與產出的合理平衡,建議我國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應控制在每集400萬元人民幣以內,攝製人員酬勞亦應同步降低30%,同時需進一步調整主創和主演人員酬金過高的現象,避免造成主要創、演人員與普通專業工種的收入失衡。根據國際慣例,一部電視劇、網絡劇的編劇、導演和男、女一號主演的酬金,各自最高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10%,全體演員酬金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

《倡議書》還倡議,拒絕演藝經紀公司在藝人隨行人員、生活待遇、交通工具以及宣傳推廣上的過度要求,堅決杜絕過度排場、過度炫耀的奢靡浪費行為,樹立影視工作者良好的社會形象。尊重藝術規律,編劇、導演要親力親為,潛心製作,反對粗製濫造,認真打造精品。堅決杜絕濫用槍手、執行導演和演員替身的現象,保證產品質量,維護行業聲譽。倡議嚴肅規範字幕署名制度,不掛虛名,大力扭轉整個製作行業名不符實、沽名釣譽、以權職謀虛名,以至於真正幹事的人、在藝術創作中有造詣的人被埋沒、被忽視、被虛化的不良風氣。

電視劇全體演員酬金不得超過製作成本40%,看似控制了不少,但還是高了,演藝人員作為一種職業,拿過高薪酬顯然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