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菌病如何防治?千万别闯进防治误区!

小麦赤霉病因为危害严重,又被称为小麦癌症。赤霉病一旦发生,小麦就必定会减产,而且还会产生毒素,食用达到一定量,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所以做好前期防控至关重要,关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很多种植户比较关心时间的问题,有人说“见花打药”,有人说开花以前提前,有人说要开花以后打药,到底哪个时期最好呢?

小麦赤霉菌病如何防治?千万别闯进防治误区!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害,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后,根据防治的时间,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减产,如果发生后防治及时,可能会少减产一些,如果发生后,防治不及时,绝收的可能性都会存在。那么什么是赤霉菌病有什么特点呢?

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较高,小麦感染赤霉病以后品质降低,籽粒干瘪,出粉率降低,不仅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产量损失和品质影响,更重要的是其病麦毒素影响食品安全,产生的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即呕吐毒素DON)为主的真菌毒素,对人畜都有较大的危害,小麦中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即不能食用,需另作处理。相信大家对赤霉菌的发病特点有所了解了,那么有人会问小麦赤霉病什么时间防治呢?

小麦赤霉菌病如何防治?千万别闯进防治误区!

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

小麦赤霉病又名麦穗枯,可导致腐穗的发生,甚至致使小麦死亡。小麦赤霉病一般在抽穗、扬花期发生,时间一般在415-510之间,因为各地气候差异,时间略有不同,应该仔细掌握小麦抽穗期和扬花期时间进行防治。由于小麦赤霉病在扬花期就染病,到灌浆期病症才出现严重后果,并且发生疾病后防治艰难,所以一般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而小麦赤霉病一般在阴雨天气盛行,所以防治小麦赤霉病,一定要抓住关键时期。掌握了赤霉菌的发病时间,又该如何防治呢?

小麦赤霉菌病如何防治?千万别闯进防治误区!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1、为了防治小麦赤霉病,可以用增产菌进行拌种,晾干后再播种。

2、在扬花期预防腐穗,是防治重点。在初期开花时就进行农药喷洒,尤其是在抽穗扬花期,遇到天气预报有连续3天阴雨时,更要提高警惕,在降雨前6-24小时及时用药。如未能做到在降雨前用药,也可在雨停后一天内(最迟36小时)或间歇期用药。一般依据气候、品种、生育期的特性,隔一周左右进行第二次用药。

3、常用的药剂:如咪鲜·甲硫灵、戊唑·咪鲜胺、甲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多菌灵等等。

小麦赤霉菌病如何防治?千万别闯进防治误区!

在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病的误区

1、抽穗期时,如果当地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再结合当地往年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可以进行提前预防。

2、小麦刚开始扬花(大概进行20%以前),可以喷施药剂进行预防和控制,不少朋友说的“见花打药”就是在扬花前期开始施药。

3、小麦扬花以后进入灌浆期,也有可能感染赤霉病,这时候如何田间有发病的现象,也要及时打药,进行防控。

4、防治小麦赤霉病不能一直依赖老经验,要根据气候、土壤、麦穗三方情况综合考虑。

5、不能见病用药,要以预防为主。特别是在抽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这3个时期根据当地赤霉病的发生情况,选择喷施一次、二次或多次,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田间出现症状后再去施药,做好提前预防的工作。

6、严格掌握用药次数,用水量应当充足。

7、要注意不同药剂的正确混用,做到全面阻止病害发生。

小麦赤霉菌病如何防治?千万别闯进防治误区!

特产提示:针对已发生赤霉病的地块,等到小麦收获后,注意把田间掉落的病残体及时清理出田外,减少后续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