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劍河:返鄉大學生創業 玉兔“蹦”出致富路

貴州劍河:返鄉大學生創業 玉兔“蹦”出致富路

貴州劍河:返鄉大學生創業 玉兔“蹦”出致富路

圖為返鄉大學生吳思奇正在查看養殖的兔子。新華網發

新華網貴陽4月22日電 貴州省劍河縣觀麼鎮平下村宏盛兔業養殖基地內,連日陰天后的暖陽,透過屋簷的縫隙,照射進屋內,這裡的600多隻人工飼養的兔子活蹦亂跳,精神飽滿。

“現在這一批兔子長得挺快的,即將出欄了。”養殖戶吳思奇正在查看籠中的肉兔。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一直沒有好的銷路。為節約成本,他沒有繼續讓兔子繁殖。隨著市場逐漸恢復,吳思奇心中燃起了希望。

贵州剑河:返乡大学生创业 玉兔“蹦”出致富路

圖為養殖的兔子。新華網發

自從2018年大學畢業以後,曾經是貧困戶家庭孩子的吳思奇想到自家脫貧後,如何帶動其他貧困戶一起致富增收,於是找到7戶貧困戶家庭的老鄉一起創業。

經考察後發現,目前國內的兔肉市場發展前景很大,劍河地區還沒有成規模的養殖基地,他們便一拍即合,並通過網絡聯繫到了遵義市的兔業養殖龍頭企業,前往學習和尋求產業幫助。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吳思奇與老鄉萬軍便回到了觀麼鎮平下村,於2019年6月份創辦起自己的兔子養殖基地。

贵州剑河:返乡大学生创业 玉兔“蹦”出致富路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餵養兔子。新華網發

看到朋友圈發的養兔場景,劍河縣民宗局經過研究決定,給予基地15萬元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支持用於擴大規模。

“這一筆資金如同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資金短缺問題。”吳思奇說,通過半年多的發展,養殖基地的基礎設施已相對完善,兔子也從原本的近兩百隻發展到瞭如今的600多隻。

在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因經驗不足,導致兔子生病等情況,經過不斷的摸索學習,並有遵義市的龍頭企業提供的技術支持與保底回收,他們的養殖經驗逐漸豐富,也更有信心。

贵州剑河:返乡大学生创业 玉兔“蹦”出致富路

圖為養殖的兔子。新華網發

“等疫情過去,市場逐漸打開了。我們便可重新讓兔子開始配種繁殖,正常情況下,兔子40多天便可生一胎,一隻成年種兔,一年可以生50只左右的兔崽。”吳思奇說,目前基地有3個品種的兔子,按市場價18塊錢一斤來算,預期收入可觀。後期他們計劃找人專門管理養殖基地,自己主要負責開始對外的市場開拓和經營,把產業做大做強。(歐陽章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