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一,平原省——中國舊省名,現已撤銷,面積大約為50000 平方千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平原省,省會新鄉市,由中央直接領導。轄新鄉、安陽、湖西、菏澤、聊城、濮陽等6專區,新鄉市、安陽市2地級市,共56縣、1礦區、5鎮。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將新鄉專區、安陽專區、濮陽專區,新鄉市(地級)、安陽市(地級)劃歸河南省;菏澤專區、聊城專區、湖西專區劃歸山東省。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二,西康省——簡稱康,共存在16年。省名來於境內的康巴藏區,省會曾設於康定、雅安等。1953年,全省人口約338.11萬人,下轄2專區、2自治區、2辦事處、46縣、1市、1自治縣,1955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屬區分別併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今西藏自治區),金沙江以東併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併入西藏。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三,遼東省由東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准設立,由現遼寧省大連市、丹東市、遼陽市、營口市、桓仁、岫巖,以及現吉林省的通化、白山等地組成,省會安東(今丹東)。1954年6月19日批准撤銷遼東省、遼西省,合併設立遼寧省,原遼東省所屬的通化、遼源2市及東豐、西安、海龍、通化、柳河、輝南、靖宇、撫松、長白、臨江、集安11縣劃入吉林省。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四,遼西省——1949年4月21日重劃東北行政區後,遼西省轄四個市,二十一個縣。四個市為:錦州市、四平市、山海關市、阜新市。二十一個縣為:錦州、錦西、綏中、興城、盤山、臺安、遼中、義縣、新民、彰武、阜新、北鎮、黑山、昌圖、梨樹、法庫、康平、雙遼(原雙山、遼源合成)、開原、鐵嶺、昌北(新設縣、原昌圖縣劃出),撤銷遼西省,合併設立遼寧省(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原遼西省所屬的四平市及梨樹、雙遼2縣劃歸吉林省。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五,綏遠省——是中華民國時期的塞北四省之一,包括有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和南部地區,省會為歸綏(今呼和浩特市)。1928年設立,到1954年撤銷併入了內蒙古自治區,一共存在了26年之久。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六,松江省——松江省位於松花江左岸,1945年8月31日,國民政府重新劃定東北行政區域,但由於當時的黑龍江地區被蘇軍控制,因此就在哈爾濱設立了濱江省政府,直到次年元月,國民政府才接收了濱江省,並改為松江省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仍保留松江省,直到1954年6月16日的時候,才被正式撤銷,與黑龍江合併為黑龍江省。同年8月初,兩省的機構也正式合併!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七,察哈爾省——建於1912年,中國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省會初駐直隸省張北縣,民國十七年改置為省,省會駐萬全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萬全縣縣城置張垣市,省會改為張垣,在今張家口市橋西區。1952年11月15日,根據察哈爾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廣人稀、物產匱乏等原因,經原察哈爾省軍區司令員王平將軍的提議,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之天鎮縣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16縣改為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屬河北省管轄。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八,熱河省——熱河省是民國三年(即1914年)元月設立熱河特別行政區,到民國十七年(即1928年)九月正式改為省,省會設在承德。熱河省的轄區主要位於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地帶,其面積約有17萬平方公里。1955年7月30日正式將其撤銷,其轄區則被劃入了河北、遼寧、內蒙!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撤銷的8個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