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水禽旱养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阳春:水禽旱养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传统的鸭鹅养殖都离不开水域,在养殖的同时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阳春市河口镇浸牛塘村,就有养殖户在山坡的旱地上养鸭,投入及管理成本低、效益高,相对水养的方式更环保。

记者在阳春市河口镇牛塘村琴乐养殖场看到,该养殖场建在远离水源的山坡地上,四个大约15米宽、50米长的鸭棚内养有约8000只樱桃谷鸭。养殖户罗圣落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就开始用旱养的方式养殖樱桃谷鸭,现在第二批已经养了29天,个别鸭的体重已达4.6斤,再过13天就可以出栏了。

养殖户 罗圣落: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好养、容易大,成活率很高,达97%。利润是6元一只,打算继续扩大。

阳春:水禽旱养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据了解,琴乐养殖场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广西实隆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实现在旱地圈养的方式养殖肉鸭。该技术对土地的要求不高,配套简单,棚内铺设4寸PVC饮水槽,并设置1.2米以上的干湿分离区,湿区产生的少量废水通过池塘收储用于养鱼,每批鸭集中清理一到两次粪便用作植物肥料,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广西实隆农牧集团广东分公司阳江服务部经理 姚章光:现在建鸭场,只要符合“三证”,分别是土地备案、环保登记以及动物防疫合格证,基本上都可以养殖这个鸭子。

阳春:水禽旱养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据了解,水禽旱养的新技术,使这一行业有了新的拓展空间。目前,阳江应用该技术的养殖户已有70多户,存栏肉鸭约36万羽,每天出栏量约有1万羽,平均养殖利润达每羽5-6元。

市农业农村局畜牧饲料科科长 颜卓友:下一步我们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这类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提高养鸭生产水平的一种新技术,促进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文字:黎佩杰

摄像:梁运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