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小白”到“網紅主播”,這位57歲的軍校教員僅用了1個月

時針指向12點,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的朱建清老師熟練地關閉“騰訊課堂”、收起攝像頭,進入“雨課堂”發佈課後習題、分享輔助學習資料,打開《電磁場與電波傳播》課程微信群發了一條在線答疑的通知,朱老師在各個軟硬件平臺之間自如的切換,人生中第一堂網上課程,終於打卡完成。

從“網絡小白”到“網紅主播”,這位57歲的軍校教員僅用了1個月

57歲“網紅主播”朱老師。

朱老師的第一次“主播”經歷非常順利,可是誰能知道一個月前朱老師還是一個“網絡小白”呢?

因為疫情原因,所有課程都只能在線教學,按教學計劃,朱老師這學期要上《電磁場與電波傳播》《微波電路與系統》兩門課,一週要上四次網課,這下朱老師心裡可犯了難。

要放在平時,朱老師可一點不怵,別說一週4次課,一週8次課都難不倒他。要知道今年已經57歲的朱建清教授,教學經驗十分豐富,所有的知識要點都瞭然於胸,講課如行雲流水,靠著一支粉筆,一手漂亮的板書,在三尺講臺“馳騁”二十多年,全院師生沒人不服!

從“網絡小白”到“網紅主播”,這位57歲的軍校教員僅用了1個月

課堂上的朱老師。

但朱老師年齡大了,眼睛不太好,平常很少用電子產品,手機都很少使用,各種直播平臺更是從來都沒接觸過。在線當“主播”,還要在網上授課,朱老師還真是門外漢,“網課怎麼上,效果能行麼?”他心裡直犯嘀咕,萬一上不好,真怕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從“網絡小白”到“網紅主播”,這位57歲的軍校教員僅用了1個月

線上版手寫板書。

但一想到自己的學生們,此刻還在屏幕的另一頭,在全國各地翹首以盼,他心裡暗暗下定了決心,不能讓學生失望,再難也得攻下這個山頭!可是從哪裡下手呢,學院的“網課群”讓朱老師眼前一亮,為了讓老師們互相切磋授課經驗,學院專門組建了“網課群”,一些網上授課經驗比較豐富的年輕老師會在群裡分享上課的心得體會,朱老師就天天盯著“網課群”“爬樓”,看哪個軟件好用,什麼設備急需,網上上課如何吸引大家注意力……

從“網絡小白”到“網紅主播”,這位57歲的軍校教員僅用了1個月

朱教授與他的上課操作檯。

研究了幾天心理終於有點底氣了,先準備硬件,投影儀、攝像頭、話筒、白板,通過網購、協調學院立刻安排上。再學軟件,朱老師說只看別人用不行,必須得自己完整走一遍流程,挑適合自己的才行。朱老師從“網課群”裡大家推薦的軟件中挑出5個逐個嘗試,最終選出2個自己最趁手的,一遍又一遍的練習軟件操作。軟硬件都準備好了,具體怎麼當好一名“主播”保證課堂效果呢,朱老師對自己說“要當老師就先當學生。”於是每天早8點,他都會和學生一樣準時守在電腦前,學生們學理論知識,朱老師學上課經驗,課後再參加學院組織的直播試講線上交流會,向年輕教員們探討學習。

從“網絡小白”到“網紅主播”,這位57歲的軍校教員僅用了1個月

朱老師上課時的課件和板書。

現在的朱老師,已經完全熟練掌握了各類網絡授課軟件的操作,還會結合自己的習慣採用“板書+課件”的方法,讓學生彷彿又回到了那個“行雲流水”的課堂,深受學員歡迎。

“在線授課、網上答疑,是很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後正式開課了,仍然可以作為我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朱老師信心滿滿地說道。這次疫情,給了朱老師很好的思考、沉澱和學習的機會,朱老師化壓力為動力,把疫情防控期變成了自己補短板、強弱項的黃金期和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