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01

為什麼你怕不合群?

上學時候,我們很常會有這樣的體驗:要是班上同學都在聊天、搞小動作,可能原本你是在看書學習,然後看到這樣的狀況,瞬間覺得自己是不是格格不入,顯得很“扎眼”。

包括同學他們也會有意無意,諷刺那些行為跟自己不一樣的人。這時候,很多原本要學習的人,也會轉移陣線,加入和老師對立的陣線。

明明知道這樣做是不恰當的,為什麼我們還是要跟別人一樣“搗亂”呢?

“合群,是一種願意與他人乃至群體在一起的傾向。”也有學者認為:“合群是人的本能。”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除了本能之外,通過研究表明:恐懼孤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合群能降低我們的恐懼。

恐懼感高的人,會比恐懼感低的人,更有合群傾向,比如一些獨生子女因為陪伴的缺失,對合群的要求也更迫切。

我的同學小方,是家裡的獨生女,她最怕聽到的就是聚會中有人說自己“不合群”。在大學裡,她原本每天堅持早起跑步,後來因為室友有意無意的“嘲諷”,於是她就放棄了。

群體中,我們很容易有“被排擠的恐懼”,自己會害怕和別人的不一樣,害怕被人當成“異類”,於是別人怎麼做,我們就跟著怎麼做。

02

適當離群是保持優秀的必要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不合群,又會怎麼樣呢?可能會被別人討厭,可能沒有人搭理,可能什麼都需要自己來……

不合群的人,難道就完了嗎?事實上,適當離群才是保持優秀的必要。

在高中時候,我也是一個一心想著“合群”的人。我每天早上6點第一個到教室學習,晚上11點最後一個從教室離開。

在別人看電影的時候,我看書,在大家聊天的時候我做題,雖然自己心理壓力真的很大,那時候還是苦苦支撐。

但後來有一天,這種堅持還是敗給了“合群”,我實在太怕這樣的孤獨了!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當我“艱苦”學習了一個月之後,那個月的曾經,不見絲毫提升。身邊的閨蜜也笑話我說:“你看她都那麼努力了,考得還沒有我們好,多蠢啊!”

那一刻,我的防線瞬間瓦解,我知道自己對眼前的環境還是妥協了。後來,我開始了和別的同學一樣,上課玩手機,看其他課外書籍,終於我成了一個“合群”的人……

然而,當時的“合群”,也只是讓我當時那一刻爽。也因為那樣的“合群”,當年高考分數只有二專的水平,醒目的成績狠狠地扇了我一耳光。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再後來,我選擇輟學,因為當初的妥協,我做著自己最不喜歡的商場促銷工作。不同的是,這時候我已經更清晰了,不會一直盯著別人的眼光。

吃飯的時候,別的大叔、阿姨看著電視、玩著手機,聊天的時候,我就很“另類”的看自己準備考試的課本。

也是因為,這次的不合群,我堅持著慢慢拿到了專科的學歷,自學的本科也即將畢業,得到了更好的辦公室工作機會。

跟實現自己的目標相比,“不合群”帶來的小小恐懼感又算得上什麼呢?

《烏合之眾》一書也提到:

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

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

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在大多數人都隨大流的情況下,保持“同流合汙”無疑是最簡單的方式,追求上進反而不被看好。

但因為這樣就放棄自己的立場,不去奮鬥,到了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03

職場小白如何找準自己的“合群定位”?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看來盲目的“合群”,會帶來爆炸性的“負面效應”。冷傲、不搭理人,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就是最好的應對方式嗎?

當然不是!作為職場新人,要想通過“合群”借力,其實還有以下方法:

1、運用情感建立屬於自己的職場人格

大家都知道,職場的成功並不是侷限於傳統的智力因素。工作中許多環節,都離不開大家的協作,這時候必要的“合群”行為,能夠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

首先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尋找學習的目標對象,逐漸形成自己的職場人格。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我們會更加明確的知道自己在職場中的底線。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在底線之上,必要的“合群”,和大家一起協作,而底線之下,則是堅持自我的選擇,保持“離群”。

小顏是我之前公司認識的同事,她老早就確立了自己職場發展的學習對象——我的前領導。那時候,小顏每天都很忙,本來處處節食的她,突然中午、晚上,開始四處“覓食”。

她也因此胖了好幾十斤,直到後來看到她完成了一個很大的項目,我才開始明白,其實她花費了很多時間,請教公司幾個專業能力很厲害的同事,為了能和他們多說上幾句,就開始了“覓食”生涯。

職場人格的建立,一開始當然會遇到重重困難,只要我們能夠在清晰自我底線的情況下,勇敢突破,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2、提升自己的實力是關鍵

關於合群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句很扎心的話:“不是優秀的人不合群,而是你不在他的圈子裡”。

我在訓練營有一個同學——小微。她從寫作營畢業後,投稿幾十次,屢屢失敗。這時候,她通過幾個厲害寫友的介紹,僥倖進了幾個約稿群。

她按捺不住,及時添加了幾個小有名氣的作者,結果一週過去,也沒有通過的消息。那時候,她時常和我說,那群作者有多高冷,多麼的看不起人。

先安撫了她焦躁的情緒後,我補充:“也不是什麼看不看得起的問題,你想,那些寫作大牛,肯定每天都被很多人添加,你又沒有亮點,別人怎麼會通過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半年多過去,她開始做起了寫作分享,也有了自己的寫作課,她憑藉自己的寫稿實力,加了很多核心作者群,鏈接上了曾經不敢想象的“大牛”作者。

確實也是這麼回事,如果你覺得優秀的人都很高冷,別急,首先要先審視,自己是否和他們在一個能力圈子。

要是自己能力暫時還夠不上,也不要灰心。堅持提升自己的水平,就會離你想鏈接的人越來越近!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3、有意識的選擇自己的小圈子

有時候,我們因為害怕孤獨,會選擇身邊的圈子,而不是適合自己的圈子。

在《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書裡這麼寫到: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你在浪費自己的青春;

你以為你交了朋友,當你畢業一無是處時,誰還會把你當朋友;

你以為你大學四年不孤單,當你畢業沒有工作時,沒有老婆的日子,你會更孤單。

你以為你當初人緣好,幾年後的同學聚會,大家只會和混的最好可能是當初最不合群的稱兄道弟

有人說孤單痛苦,那誰又說過,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會痛苦?”

盲目的“合群”,真的是會害死人的!

可能看到這你會說,因為自己工作、生活的環境,雖然自己跟身邊人格格不入,但也沒法鏈接到更優秀的圈子怎麼辦?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其實不難,現在網絡平臺上有許多優質的技能提升訓練營,結合自己當下的興趣、情況,選擇自己想學的。你只需要全力投入,真誠用心地交往,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就會鏈接一大波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如說我自己,我是一個拖延症嚴重的人,經常因為拖延,使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遭到重創。我學習新媒體寫作已經一年多了,中間間斷斷在寫,這已經是第5次了!

18年12月入坑,1月阿何寫作畢業

19年2~5月初寫知乎問答

19年7月21天寫了7篇新媒體文(打卡訓練營)

19年9月~寫作半個多月

19年10月底私教寫作一週

19年11月頭條寫作進行時

不合群就是一無是處?不要被“毒雞湯”給騙了

如果不是因為在訓練營,遇到這樣一群夥伴:他們中有臨近生產,還在堅持完成頭條訓練營作業的準媽媽,也有年底繁忙死磕自己,半夜3點完成作業的小夥伴,還有家庭、工作、生活都特別緊實,仍然一起立每天打卡軍令狀的夥伴……

如果不是遇到他們,我想我早就堅持不下去了,也沒法在這持續死磕,盡力創作更有深度的內容……

共勉:我們沒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環境,主導自己的人生。真正的合群,是奮鬥著認識那些期許之人,而不是低效關注眼前的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