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油價的背後:這個美國小鎮,決定生死榮辱!

劉曉博/文

昨天今晨,我們再次見證了歷史——原來,油價還可以是-40美元每桶!

將於4月21日到期的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盤中一度下跌到每桶-40.32美元,報收於每桶-37.63美元,跌幅為305.97%。

負油價的背後:這個美國小鎮,決定生死榮辱!


那麼問題來了:油價為什麼可以是負數?在這個時候抄底,我們是否可以掙錢?

首先想告訴大家的是:期貨臨近“到期日”,如果疊加黑天鵝事件,往往會出現極端情況。

-40美元的價格,就是一種極端情況,是石油期貨投資者為了避免“到期交割”而出現的。當然,更大的背景是新冠疫情造成石油需求量大降,各地石油庫存空前飽和,很多運油船甚至無法卸貨。

至於國際真實的油價,仍然在21美元(紐約)到25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之間浮動。

其次:油價雖然是負數,但你買了未必能賺錢,反而可能虧損。

期貨交易到最後,要麼平倉,要麼現貨交割。平倉的意思是說,你之前買入1000桶原油,在到期日之前要賣出1000桶,讓買賣完全抵消。否則,就要參加現貨交割。

假如你真的以每桶-40美元買了1000桶紐約原油(西德州中質原油,WTI),目前還有一個交易日。如果在未來這個交易日裡,出現-30美元的報價,你在這個價格平倉,則可以每桶賺10美元。假如油價一直低於-40美元,你擔心虧損沒有平倉(平倉),就只能去交割。

但你要知道,一旦進入交割階段將會非常麻煩。交割地點並不在紐約,而是在美國中部俄克拉荷馬州、佩恩縣的一個小鎮——庫欣(Cushing)。

負油價的背後:這個美國小鎮,決定生死榮辱!


你需要自己準備油桶,聯繫運輸車輛。關鍵問題是,這些油都是原油,必須經過加工才能使用。你準備賣給誰?賣出之前在哪裡存儲?

油桶、運輸、存儲,這一切都有成本!

或許有人會說:我放棄交割不就完了。1000桶油打水漂了,買的時候“倒找給我”的4萬美元不就歸我了?

當然沒有那麼便宜。這是違約行為,不僅你開戶保證金會被凍結,還會追究法律責任。

所以,想在一個即將到期的期貨合約裡掙錢,尤其是在充滿不確定的時刻,簡直就是刀口舔血,危險之極!

而在這樣的極端時刻,庫欣這個只有8000人的美國中部小鎮,其對國際原油期貨的巨大影響力就顯現出來。

可以這樣說:是庫欣決定紐約石油期貨合約的生死,沙特、俄羅斯等石油出口大國的影響力反而次之(對即將到期合約的影響力)。

庫欣是一個傳奇的城市,1891年美國政府為新移民選址的時候,選定了這裡,以當時美國郵政總局局長約翰·瓦納梅克的私人秘書馬歇爾·庫欣(Marshall Cushing)的名字命名小鎮。庫欣總面積為7.6平方英里(20平方公里),大約8000常住居民。

1912年3月這裡發現了石油,並在8年內崛起成為全美最大的油田。到“一戰時期”,庫欣油田生產的原油佔到美國原油總產量的17%,佔全球石油總產量的3%。


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庫欣地區石油逐漸枯竭,油田、煉油廠逐步消失,石油存儲、供應行業崛起。

1983年,

由於庫欣地處美國中部、再加上已經圍繞這個地區構建了比較成熟的石油基礎設施,紐約商品交易所選擇這裡作為“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的交割點。

這堪稱是庫欣發展史上的最大機遇,由此,這個默默無聞的小鎮,成為全球石油重要的定價中心。

順便說一下,全球原油雖然號稱有“三大價格”,但事實上只有紐約原油和倫敦布倫特原油兩個最重要,分別依託於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其他國家,比如新加坡、日本、阿聯酋、中國、俄羅斯都試圖爭奪石油定價權,但目前影響力都不大。至於倫敦跟紐約的油價為何不一致,是因為石油的品質不同。

或許有人會問:紐約油價的定價中心,不應該是紐約商品交易所,怎麼是庫欣?

這是因為原油不同於黃金,它體積大、單價不算高,而且是危險品,存儲、運輸都比較費事。

所以,庫欣的石油庫存量帶有“指標”和“槓桿”性質,直接影響全球油價。

一般來說,當庫欣庫存比較飽和的時候,國際油價就會下跌。而當庫欣庫存比較少的時候,油價就容易上漲。甚至還有機構測算後得出結論:庫欣庫存每減少300至500萬桶,就可導致WTI原油價格上漲10至15美元,當然這是之前的說法了。

目前,庫欣地區原油儲罐的容量為9000萬桶,相當於全美儲量的16%(2018年)。這聽起來很嚇人,但實際上連全球一天的產量都裝不下。

這9000多萬桶的存儲量,被不到10多個主要的倉儲運營商把控。超級油罐的數量達到350個,其中部分油罐直徑達到300英尺,高48英尺,可容納60萬桶原油。此外,庫欣還有16條石油管道連通國內外,每日輸油量達到370萬桶。因此,庫欣還被譽為“世界管道的十字路口”。

負油價的背後:這個美國小鎮,決定生死榮辱!

上圖:紐約油價的最新走勢。


昨夜今晨油價大跌之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WTI原油期貨史無前例地跌破零水平,是因為缺乏有能力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存儲石油的市場參與者。

標普的分析師則指出:庫欣原油庫容很可能在3周內填滿,一旦填滿,WTI原油期貨合約進行實物交割將更加困難。

也就是說,未來兩個月裡,石油期貨再次暴跌到負數仍然可能發生,甚至不排除更慘。

今天上午還有消息說:由於盲目抄底,有不少中國的投資者在石油期貨上爆倉,用全副身家見證了歷史。從今天開始,這些人開始在上海等地拋售自己的豪宅,來為石油投資的失誤買單。

這到底是段子還是現實,就難以考證了。

其實不僅原油期貨價格可能跌為負,實物原油價格也可能出現為“零”,甚至為“負”。這是因為一口油井封閉和重啟,需要大量費用。如果只是短時間的危機,石油開採商是可以白送你石油的,甚至“倒找錢”給你,只要你把石油拉走。開採商不敢輕易關閉油井,只能讓開採量小一些。

這就好比歐洲央行可以給商業銀行的存款支付“負利率”一樣的道理。

商業銀行在央行往往存有一筆“超額存款準備金”,歐洲央行就給予負利率。但即便如此,商業銀行也賴著不走。因為放在央行沒有倒閉、損失本金的危險,而拆借給其他銀行,或者貸款出去,都可能遭遇血本無歸。經濟不好的時候,就賴在央行賬上。

未來,在優質商業銀行和大額個人儲戶之間,也可能出現負利率、零利率。這其實也很好理解:比如你有10億元存款,目前金融形勢動盪,中小銀行倒閉幾率很高,如果銀行倒閉儲戶的10億存款裡只有很少部分是絕對安全的(中國內地和香港存款保險保證的都是50萬元),其他的就說不好了。

這時候,如果一家非常穩健的銀行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給你保管這10億現金,你很有可能會接受。因為把10億現金取出,拿回家自己保管,你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

所以,沒有什麼不會發生,只是時候未到。只要你足夠長壽,“活久見”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還記得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去年說過的話嗎?截屏給大家,不妨品品!


負油價的背後:這個美國小鎮,決定生死榮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