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職業賽場上,促使一名球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但有一項因素,那是所有球員都避之不及,甚至是無法預知的,它就是”

傷病”。俗話說:“傷病猛於虎”原因大概就來源於此。在NBA不誇張的講,每一名球員都或多或少的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傷病困擾,有的球員站了起來,完成了華麗轉身,比如經歷過斷腿大傷的保羅-喬治、肖恩-利文斯頓等等;也有的球員短短几個賽季之後就此沉淪,比如“黃曼巴”布蘭登-羅伊、德馬庫斯-考辛斯等等。除了他們還有另一種球員,即便是遭遇到傷病的困擾,在外界看來依舊是無價之寶,依舊是球隊崛起的希望,比如07屆狀元郎格雷格-奧登,這是被世人稱作“大帝”的第一人;而今天大師帶給兄弟們的就是14屆的探花郎,同樣被稱作“大帝”的喬爾-恩比德。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喬爾-恩比德

其實客觀的講,恩比德在14屆具備了成為狀元郎的實力,但奈何當年的6月21號恩比德接受了右腳應力性骨折的手術,導致自己的選秀順位跌落至第三位。但就是這樣,76人隊依舊給恩比德奉上了一紙4年1998萬美元的新秀合約。15年的8月20號76人隊宣佈恩比德再次接受腳部足舟骨移植手術,這也就意味著這位探花郎連續2個賽季報銷了。

等待的過程總是漫長的,但好在一切如約而至。

2016-17賽季,恩比德第一次站在了NBA賽場上,此時距離14年選秀大會已經過去了整整2年。而首秀的對手是雷霆隊。恩比德受保護的僅出戰了20分鐘,就交出了20分+7籃板+2蓋帽的數據,可謂是對得起外界“大帝”的稱號,也對得起球隊對其漫長的等待。

小球時代到來,中鋒位置的恩比德學會了適應

2016-17賽季是小球時代的第3個年頭,也是“死神”凱文-杜蘭特加盟金州的首個賽季,當全聯盟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勇士隊和騎士隊身上的時候,恩比德作為76人隊的絕對領袖,在自己的首個賽季裡,慢慢的學會了適應,適應這個不屬於中鋒的時代。

整個賽季恩比德僅出戰了31場比賽,出場時間嚴格控制在了25.4分鐘左右,場均貢獻了20.2分+7.8籃板+2.1助攻+0.9搶斷+2.5蓋帽+46.6%投籃命中率+36.7%三分命中率。要知道這只是在場均25.4分鐘的上場時間內取得的數據。

儘管只是自己的首個賽季,恩比德很顯然適應的不錯,不管是場均的2.5次蓋帽,還是場均的1.2記三分球,都在證明著這個小球時代裡亦有恩比德的一席之地。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恩比德宣佈強勢迴歸

作為小球時代的中鋒,理論上是最不受待見的一個位置,但是恩比德順應潮流的發展和自身具備的內外兼修的技術儲備是其走向巔峰的基礎。

相比較同屆狀元郎維金斯在森林狼隊的不溫不火,和榜眼秀賈巴里-帕克在雄鹿隊的鬱鬱寡歡,恩比德似乎成了小球時代的一股清流。

二年級帶隊挺進季後賽,恩比德成為了剋制小球風格的試金石

2017-18賽季是金州勇士隊的衛冕賽季,也是恩比德快速成長的賽季。

該賽季恩比德出戰了63場比賽,場均登場30.4分鐘,貢獻22.9分+11.0籃板+3.2助攻+0.6搶斷+1.8蓋帽+48.3%投籃命中率+30.8%三分命中率。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恩比德17-18賽季數據圖

JJ-雷迪克出戰了70場比賽,場均17.1分+2.5籃板+3.0助攻;本-西蒙斯出戰了81場比賽,場均15.8分+8.1籃板+8.2助攻。

就這樣,76人隊依靠著恩比德+雷迪克+西蒙斯的三人組打出了52勝30負的東部第3戰績。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76人隊位列2017-18賽季東部戰機榜第3位

76人隊時隔6個賽季之後再次挺進季後賽。

首輪76人隊4-1擊敗熱火隊,恩比德場均18.6分+10.3籃板+2助攻(打了3場比賽);

次輪76人隊1-4不敵凱爾特人隊,恩比德場均23分+14籃板+4.6助攻,止步半決賽。

單看恩比德的次輪場均20+10+3的數據像極了石佛鄧肯,但是卻沒有像鄧肯一樣帶隊奪冠。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恩比德和鄧肯

究其原因:

1:時代的不同。

鄧肯處在了聯盟進攻緩慢,且依靠內線制勝的時代,因此內線技術足夠逆天的鄧肯恰好如魚得水;而恩比德生在了小球時代,倘若是以過去的內線打法制衡這個時代,是完全不可取的。

2:打法的不同。

過去的比賽都是一板一眼的落陣地,然後控衛交給內線落位的球員,由此一對一解決戰鬥;而現在比賽的速度在提升,進攻的方式在改變,主攻的角色也由內線往三分線外移動。

3:決定比誰因素的不同。

鄧肯巔峰的那個時期,決定比賽的因素可能是一次助攻、一個籃板、一次封蓋;而現在決定比賽的因素更多的是一記三分球或者一次造犯規,或者一記3+1。

總體而言,如今的時代的進攻端呈現出了“攻強守弱”的態勢。

而不同於鄧肯的因素是,恩比德儘管作為小球時代的中鋒,卻是符合這個時代的中鋒。恩比德在內線既可以利用自己華麗的禁區技術吃掉對方羸弱的5號位,也可以拉到外線投射三分球,而此時對方的中鋒位置的球員不管是技術層面、腳步移動還是戰術的參與度都不及恩比德,這也是在這個時代當中,恩比德和約基奇一樣的成為了球隊的建隊基石。

作為小球時代的中鋒,恩比德也成為了小球時代的試金石。

以勇士王朝為例,金州勇士隊之所以可以5次殺到總決賽3次捧杯,靠的就是無出其右的“死亡五小”殺手鐧。

而這套陣容的優缺點也是及其的明顯。

優點是:進攻速度快、無限換防出色、外線的三分投射威脅性極大,人人可以控球,人人可以組織傳球,人人可以終結進攻。

缺點是:一切都是依靠在出色的戰術執行上和外線火熱的手感上。

這套戰術常規賽期間可以行雲流水般的席捲聯盟,但是季後賽期間,防守強度的提升,造成的直觀影響就是體能的消耗和手感的下降。

而這個時候,球隊裡面有一位類似於恩比德這樣的內線中鋒就成了制約小球時代的關鍵。

防守端既可以防到三分線外也可以鎮守禁飛區;進攻端內外通吃,大個子球員控球殺到內線的畫面早已經屢見不鮮。

因此,小球時代受傷害最大的固然是傳統的5號位,但同樣的小球時代風格的球隊更怕恩比德這種優質、精良的中鋒球員。

猛龍隊的成功就是恩比德學習的方向,終結小球時代並非不可能

伴隨著恩比德和76人隊兵敗半決賽,大帝迎來了一個爆發式的賽季。

2018-19賽季,恩比德出戰了64場比賽,場均27.5分+14.6籃板+4.7助攻;2019-20賽季至今恩比德出戰了44場比賽,場均23.4分+11.8籃板+3.1助攻。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恩比德2019和2020賽季數據對比

從數據上來看上賽季的恩比德是生涯前三個賽季的最高光表現,而季後賽期間首輪依舊是4-1輕鬆擊敗了籃網隊,次輪3-4搶七被倫納德絕殺淘汰出局。

深度:受傷也被稱作大帝的恩比德,能裡能外的特質,終結小球時代

倫納德絕殺

可以說恩比德遇到的並不是純粹小球時代的阻擊者,而是傳統打法+小球時代相結合產物下的阻擊者。

那麼作為小球時代的中鋒,恩比德要想在這個不屬於中鋒的時代裡有一番作為,更直觀的說要想成功奪冠,自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就需要學習猛龍隊這般兩個時代的風格和兩種不同的打法的融合彙集下的展現。

恩比德既要學習老一輩內線球員,如鄧肯、奧尼爾、加內特這般如何在內線掌控全局,如何在禁區給於對手最大的打擊;還需要學習中鋒球員如何將外線投射的威力發揮至最大。

不否認這個時代的奪冠標配依舊是那些攻守兼備的超級小前鋒們,但隨著猛龍隊的成功問鼎,倫納德和內線小加索爾的配合成為了聯盟各支球隊的發展方向。

控制好比賽的節奏,儘可能的拖入中鋒球員擅長的陣地戰打法,進攻端內線可以壓制對方的5號位,又可以在外線突施冷箭;防守端需要的是球隊的外線球員給予對方足夠的外線防守壓力,恩比德在禁區保護好籃板和守護好禁飛區即可。

或許現在的恩比德要說帶隊成功奪冠,還顯得為時尚早,但至少不再和前幾個賽季那般看不到一點希望。世間萬物,終歸是要發展,要輪迴。中鋒害怕小球時代,而小球時代更怕統治級的中鋒!

總結:

恩比德的大帝稱號並不是白叫的,生涯前期連續2個賽季的報銷76人隊依舊願意等待,足以看出自身具備的強大潛力,現在保守的講只是蟄伏期,待到恩比德君臨天下之時,就是終結小球時代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