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制禍首到中共黨員,奇人楊度就是國家救亡圖存思潮的變遷史

從帝制禍首到中共黨員,奇人楊度就是國家救亡圖存思潮的變遷史

清末民初那段波瀾壯闊的時期有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湧動,而有這樣一個人經歷了推崇復辟到信仰共產主義的全過程,他的一生就是國家救亡圖存思潮的變遷史。他的社會關係深入到維新派、革命派、北洋軍閥、國民黨、共產黨,他就是清末民初第一奇人——楊度。

楊度(1875年1月—1931年9月),字皙子,湖南湘潭人,留學日本法政大學,中國最後的縱橫家。前期信仰過君主立憲、推崇復辟帝制、進行共和革命,後期周恩來介紹入黨信仰共產主義。

從帝制禍首到中共黨員,奇人楊度就是國家救亡圖存思潮的變遷史

楊度複雜的社會關係

一、早年科舉並留學日本,決意君主立憲

1892年,楊度考取了秀才功名,不料參加會試時候遇上了康有為梁啟超主持的公車上書。

這一時期,楊度與康有為是師徒關係,與梁啟超是亦師亦友;他拜闓運為師時,同門是楊銳、劉光第、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

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楊度在湖南參加新政,與譚嗣同、梁啟超一起在長沙辦時務學堂。

後來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梁啟超流亡國外,楊度卻安然無恙並沒有受到牽連。

1902年,楊度進入日本東京弘文書院求學;1904年,楊度轉入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集中研究各國憲政尤其是日本憲政,從此認為中國應該走君主立憲的道路。

楊度在日本留學期間,認識了孫中山、汪精衛、黃興等人。楊度雖然不贊同共和革命,數次與孫中山爭論共和好還是立憲好,卻將日本東京弘文書院同窗黃興介紹給孫中山認識,從此孫中山和黃興成為革命知己。

從帝制禍首到中共黨員,奇人楊度就是國家救亡圖存思潮的變遷史

求學時期的楊度

二、參與清廷預備立憲,擔任"皇族內閣"統計局局長

1906年,清政府根據楊度所寫《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行憲政程序》和梁啟超所寫《東西各國憲政之比較》宣佈預備立憲。

當年,清政府派出載澤、端方、徐世昌等五大臣出洋(歐、美、日)考察憲政。考察憲政五大臣出洋的參贊熊希齡赴日請楊度和梁啟超捉刀起草報告,楊度寫了《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行憲政程序》。這一段在名望頗高的歷史劇《走向共和》中有明顯的體現。

1907年,楊度在東京創立《中國新報》月刊,宣傳自己的君主立憲思想。

1908年,經袁世凱、張之洞聯合保薦楊度進京出任憲政編查館提調,候補四品(他僅有舉人功名)。清政府關於"立憲"的文件多出於楊度之手。

1911年,清廷成立"皇族內閣"遭朝野唾罵,但是在"皇族內閣中"楊度是首任統計局局長。

楊度在清末預備立憲過程中,張之洞、袁世凱是楊度的伯樂,滿族很多開明派均與楊度交好。楊度更是將袁世凱當為自己的"明主",來實現自己輔助帝王的夢想。

楊度終得"金榜題名",成為清國憲政第一人,當時名滿天下的梁啟超背地裡贊他為"國士無雙"。

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袁世凱重組內閣時,楊度一躍成學部副大臣,(新政前的各部侍郎),正二品的高官。

三、輔佐袁世凱稱帝,毀掉半世英明

1911年12月,袁世凱接受革命黨黃興的建議,全力促成了清廷遜位,如願當上民國大總統。

楊度深知,要實現自己輔佐君王的夢想,他的明主只能是袁世凱。

1915年4月,楊度成立"籌安會事務所",發表《君憲救國論》鼓吹帝制。

袁世凱的洋策士古德諾寫了《共和與君主論》,指出中國如用君主制,較共和制為宜。

1916年元旦袁世凱稱帝,楊度洪憲帝制遭到全國唾罵。楊度在家鄉被罵為漢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啟超稱其 "下賤無恥"。袁世凱的稱帝毀掉了楊度的半世英明,從此楊度在國內聲譽盡毀。

1916年7月,北洋政府黎元洪發佈大總統令通緝楊度等人;後北洋政府發佈特赦令,楊度被特赦恢復自由。

1917年,張勳復辟後康有為邀請楊度入京參加,楊度經袁世凱復闢一事,深知帝制不可為,拒絕了張勳和康有為的邀請。至此後,楊度一度遠離政壇,潛研佛經與書法。

四、信仰民主共和,營救孫中山並加入國民黨

袁世凱復闢和張勳復辟的失敗都成了歷史鬧劇,楊度深知君主立憲已不可為,將來中國的必定走向民主共和。

1922年6月,陳炯明叛亂討伐孫中山,炮轟總統府,主張"聯省自治",與孫中山"大一統"的政治綱領格格不入。楊度受孫中山委託,通過自己的人際關係遊說曹錕制止吳佩孚援陳,幫助孫中山度過政治危機。

1922年楊度經孫中山引薦加入國民黨,並追隨孫中山為中國革命奔走,成為孫中山器重之人。

孫中山特電告全黨,稱楊度"此次來歸,志堅金石,幸勿以往見疑"。可惜,1925年孫中山病逝,有功之臣楊度再遭國民黨冷落……

五、接觸李大釗,經周恩來介紹入黨信仰共產主義

楊度通過孫中山介紹認識了李大釗,李大釗引導楊度接觸了馬克思主義,開始和周恩來等共產黨員來往。

1927年,張作霖逮捕了李大釗,楊度在"毀家紓難"上,其功德之深厚,無愧"國士"之名。

當年為搭救朋友李大釗,楊度把京城的住宅"悅廬"賣了;後來,為了救濟李大釗及同案烈士們的遺屬,又把青島的洋樓賣了。民國初年的"曠代逸才"後來生活困頓,失去私宅的楊度不得不靠杜月笙提供救濟過活。

1929年,在國民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情況下,楊度申請加入共產黨,經周恩來同意,楊度秘密入黨成為中共秘密黨員。

楊度作為中共"特科"的成員,利用他的名士身份,在與新朋故交的談天、飲茶、搓麻將之時,獵取無價的情報,再轉給潘漢年等人。在明為杜府秘書、暗為中共間諜的歲月,楊度加入"中國互濟會"等慈積極營救了當時不少遭政治迫害的受難者、被關押的政治犯,以及很多流浪各地街頭的中共領導者的子女。

1975年冬,周恩來在重病時特別提到了楊度晚年參加共產黨一事:"他晚年參加了黨,是我領導的,直到他死。"

1931年9月,楊度因病在上海去世。一個為袁世凱復闢帝制鞍前馬後的人,最後經周恩來介紹入黨信仰共產主義,走完了傳奇的一生。

從帝制禍首到中共黨員,奇人楊度就是國家救亡圖存思潮的變遷史

楊度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