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西塞關遊記


黃石西塞關遊記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黃石西塞關遊記

據說黃石西塞山是中唐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之處。於是,借出差閒暇前往一遊。

西塞山位於黃石西塞山風景區,景區則處於黃石城區東部長江南岸處。景區的開發與宣傳不甚完善,仍處於原生狀態。一路行來,自有一股昂然野趣盤旋其間。


黃石西塞關遊記


黃石西塞關遊記


黃石西塞關遊記

西塞山山勢並不算高,海拔僅176.5米。但其山三面環江,一脈與千里楚山相接,站在北峰山巔的北望亭望去,也頗有雄奇之勢。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詩歌描寫了細雨春風中超然於官場俗物的垂釣雅興,然而此間,其意竟不知從何而覓。不禁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


黃石西塞關遊記

張志和所戴斗笠。現今已難覓其蹤,卻是我記憶中一個難以抹去的意象。早些年時,出差常出入鄉間,看到戴著這樣老土的箬葉斗笠在細雨中放牧、摘豬草、種田。而今,慢慢地的看著這種“道具”消失。


黃石西塞關遊記

箬葉竹,禾本科,別名箬竹、粽葉竹、遼葉竹 。稈高1米左右,徑0.5-1cm,節間長10-15cm,箬葉直立,長三角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葉片大,長10-35cm,寬2-8cm,背面具微毛。稈可作竹筷或毛筆稈,竹葉作粽葉或斗笠和船篷襯墊。主要分佈在江南、西南山地。


黃石西塞關遊記

箬葉,常常成為唐宋文人的詩詞意象。如蘇東坡在張志和原詞基礎上,寫了新篇《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鷺飛,揚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也寫了一首《浣溪沙》,“新婦磯頭攪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底下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舡頭。”真是箬笠隱者避紅塵,風月無邊情無限!

我行走於湘中山地,常於風塵僕僕之中,見箬葉一叢叢隱匿於懸崖峽谷之間的灌木林中,青青的,默默無聞,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然而,它們的要求不高,只要一方立足之地,哪怕是很貧瘠的砂土石縫,卻也能彰顯自已生命的頑強和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