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期,尤其是秦國的軍功制度更是讓所有的士兵們都有一種去戰鬥的慾望,大大的提高了秦國當時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時間內發生了哪幾場大規模的戰鬥。

1.河西之戰

河西是秦國東部的一片地區,但是河西這個地方自從戰國初期就一直被魏國佔領,魏國當時可謂是戰國時代最強的國家了,當時的秦國還沒有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很弱,軍隊戰鬥力也十分的差勁,自然也就搶佔不回河西地區。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公元前341年,魏國入侵趙國,孫臏出謀劃策在馬陵之戰中殲滅大部分魏國主力,魏將龐涓戰死。秦國聽到消息後,立馬出兵搶佔河西,而且派遣部隊引蛇入洞,生擒了魏軍主將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軍再度從河西進軍,在岸門擊敗魏國援軍,俘虜魏國主將魏錯。

在接連的失敗中,魏國主力幾乎被全部殲滅,魏國從此開始衰落,再也無力進攻秦國,秦國東部河西的威脅解除了,這更加為秦國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雕陰之戰

公元前339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嬴駟繼位。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以謀反罪車裂了商鞅,但是並沒有廢除商鞅的法,這使得秦國更加強大。

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命公孫衍率軍進攻魏國重鎮雕陰,魏軍主將龍賈奮力抵抗,展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拉鋸戰。公元前330年,秦軍終於拿下了雕陰,並且全殲魏軍守軍4萬餘人,魏軍主將龍賈也被生擒。魏國沒辦法只能把河西之地全部歸還給秦國。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雕陰之戰過後,秦國東部在無壓力,魏國徹底衰落,秦國開始戰略性的進攻其它五國。

3.修魚之戰

秦國的強勢崛起引起了其他各國的忌憚,這個時候的公孫衍已經離開了秦國,當上了魏相。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發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並且推舉楚懷王為聯軍的領導者,並說服義渠人從背後偷襲秦國,兩面夾擊。秦惠文王則派遣樗裡疾帶領5萬秦軍精銳在函谷關和聯軍展開了戰鬥,此次戰鬥以聯軍的失敗告終,聯軍共被殲滅8萬餘人。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這次的合縱伐秦失敗後,秦國開始大規模進攻韓、趙、魏三國,韓國率先屈服,被迫把太子倉送到秦國當人質,換取秦國的退兵。

4.巴蜀之戰

公元前316年,蜀王出兵攻打苴國,苴國與巴國不敵蜀,於是便向秦惠文王發起了求救。秦惠文王正愁沒有機會進軍巴蜀呢,於是便下令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人率軍入蜀作戰,蜀王親自率軍抵禦卻遭遇戰敗,蜀王逃走之後被秦軍所殺,蜀國就此滅亡。隨後,張儀、司馬錯等人又率軍攻滅苴、巴兩國。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攻滅巴蜀之後,巴蜀之地徹底屬於了秦國,不僅使得秦國有了一個很大的後備糧倉,在戰略上也對楚國造成了威脅,為以後秦國進攻楚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5.宜陽之戰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贏駟去世,秦武王繼位。當時的秦國領土已經擴大到了宜陽、澠池西部,如果想要繼續東進,必須打通宜陽這條要道。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在樗裡疾的建議下攻打宜陽,然而秦軍久攻不下城池,於是秦武王又令大將烏獲率兵增援,終於大破宜陽城,斬殺韓軍6萬餘人,韓王隨即派人求和。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此戰,秦國依靠強大的實力,血戰之後最終攻佔重鎮宜陽,秦國的疆域就此擴展至中原,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秦國奪取宜陽之後,不僅奪取了重要的冶煉中心,而且擁有了一個東進的前沿陣地,可以挾二週北攻燕趙,東伐魏齊,南伐宛楚,實施大規模兼併戰爭。

6.伊闕之戰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和韓襄王先後離世,秦國趁著魏國和韓國國內動盪開始出兵,首先攻打的是比較弱的韓國。韓國向魏國求救,魏王派遣大將公孫喜率兵救援韓國,韓魏兩國的聯軍開始對秦國展開攻擊。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贏稷任命白起為主將抵抗韓魏聯軍,白起親率12萬大軍與韓魏聯軍24萬對峙,白起採用了避實就虛的戰術,成功突破了韓魏聯軍的防線,並且實行了反包圍的戰術。兩國聯軍死傷殆盡,被迫割地求和。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伊闕之戰後,秦國不斷進攻韓國和魏國,先後奪取了魏國大小城池61城,韓國大小城池10餘城,掃平了秦國東進的路線。

7.鄢郢之戰

公元前281年,楚懷王之子楚襄王派遣使者遊說各國,企圖重組聯軍進攻秦國。但是這個消息卻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於是秦國決定先發制人攻打楚國。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命大將司馬錯甩率軍進攻楚國,攻佔了楚國黔中郡,楚襄王自知不敵被迫求和。第二年,白起率軍全面入侵楚國,首先攻戰略要地鄧,後水淹別都鄢,繼而攻佔西陵。公元前278年,白起有一次進攻楚國,這次直接打到了楚國國都郢,楚襄王被迫遷都。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此戰之後,楚國西部大片土地被秦國佔領,楚國國力更加衰敗,再也無力抵抗秦國進攻。此後,秦昭襄王又命白起率軍,奪取楚國巫郡,楚國再也無法對秦國南部造成威脅,秦國此後開始將戰略重心調整至北方。

8.長平之戰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韓國野王,導致韓國上黨成為飛地,上黨郡守馮亭獻上黨郡於趙國,意圖促成韓趙聯盟抗秦。趙國接收上黨後,秦昭襄王大怒之下派大將王紇率軍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則令廉頗率軍駐守長平抵擋秦軍。趙國初戰失敗之後,廉頗轉入防禦,秦趙雙方對峙長達三年,趙國最終以趙括取代廉頗,秦國則以白起取代王紇,最終秦軍在長平大敗趙軍,趙軍主力四十餘萬皆命喪長平。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此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戰後雖然秦國攻打邯鄲失敗,但趙國主力軍隊卻是損失慘重,再也無力與秦國爭霸,再加上太行山防線的失守,此後的趙國面對秦國只能被動防禦。此戰後,秦國統一天下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經歷的大型戰鬥,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


以上就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發生過的大型戰鬥,每一次戰鬥都是驚心動魄的,倘若秦國失敗,那可能統一六國的就不是秦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