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春秋時期的軍事家孫子在其著作《孫子兵法》中說:“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

。”這句話很好地論證了“局部優勢”的作用——假設我的兵力集中為一份,而敵人的兵力分散成十份,那麼當我進攻敵人時便相當於擁有十倍的兵力。

在當今“挖掘個體優勢”教育法盛行的時候,許多家長都重金把孩子送去各種教育培訓班,費盡心思想點亮孩子們的天賦點。但孩子們調皮的天性實在讓人頭疼,半途而廢是常有的事。曾有一位家長朋友傾訴道:“看到別人家孩子要麼能說會道,要麼能歌善舞,而自己家的小朋友似乎沒有什麼擅長的事。做爸媽的內心很是苦惱,難道我的孩子就沒有一個優點嗎?”

實際上,類似於“找不到孩子優點”的煩惱並不為某位家長所獨有,而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那麼,難道我們的孩子真的沒有優勢可以培養、沒有潛力可以發掘?如羅丹所說:“這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孩子也如是,並不是孩子身上沒有優點,而是家長們不懂得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特質”。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來看一個案例:

小朋友不愛學習,父母每天耳提面命,可他的成績還是很差。某次老師佈置任務,希望家長能夠寫下小朋友的優點。兩位家長思考良久,最終在紙上寫下:老師對不起,實在想不出他有什麼優點。

於是,老師請這對父母到學校來,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能不能請爸爸媽媽講述一下,平時觀察到的小明的生活習慣、喜歡做的事呢?”

媽媽說:“小明平時很活潑,喜歡蹦蹦跳跳,總是把家裡弄得一團糟。”

爸爸說,“小明總是讀一些沒用的課外書,課本卻不願意碰一碰。”

父母眼中的小明:總是搞亂家裡、不願意學習。

換個角度看小明:性格活潑、喜歡做運動、閱讀興趣豐富、閱讀能力強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如果讓家長們來看一看自己家中的小朋友,有多少家長能夠換個角度看待孩子的“特質”呢?調皮搗蛋的孩子雖然總是“搞破壞”,但他們性格外向,能更好地適應集體活動,與人交往的能力也更強;喜歡瘋跑瘋跳的孩子雖然讓家長疲倦,但他們精力旺盛,在需要強精力的運動項目上會有更出色的表現;喜歡讀課外書的孩子雖然暫時成績不好,但他們閱讀興趣廣泛,在一定引導與干預後,他們的遣詞造句能力與知識累積水平都會有顯著提升。

成功的人生源於對自身優勢的充分發掘,儘管父母總是在孩子興趣班的路上奔波,但只有真正認識到孩子“優點”所在的家長,才能成功為孩子加分。

國際積極心理協會的莉·沃特斯在其《優勢教養》一書中詳盡說明了“發現優勢”對孩子成長髮展的重要性,家長要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孩子。如果家長侷限在片面的思維內,僅靠糾正孩子缺點的方式很難讓孩子獲得長期進步,不如積極發掘孩子的內在潛力,發現與培養優勢,利用優勢取長補短,克服缺點帶來的劣勢。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優勢的來源

1、先天擁有的優勢——每個孩子身上都存在天賦

洛威爾曾說:“人駕馭才能,天賦駕馭人”。先天擁有的天賦對孩子們來說屬於自然優勢,如較高的智商、較明顯的身體特徵優勢等等,它們都能夠讓孩子在某一特定項目上存在先天的高敏感與優越性。電影《閃亮的風采》中曾描述過一位鋼琴天才大衛,而現實中也有四歲就對鋼琴表現出濃厚興趣的鋼琴天才郎朗。天賦卓越的人總能早早展現自身的與眾不同,但這種強烈的先天優勢存在較少,是大多數孩子都不擁有的。

常言道“人生來就具有一定的天賦”,許多家長都著眼於“天賦”,而忽略了“一定”的限制。我們的孩子身上也存在天賦,只是天賦的程度不同,需要父母耐心地去發現與培養。如前文中小明的優點就表現在運動與閱讀,如果家長能在早期發現並給予培養,也能充分發揮這項天賦,使小明在相關方面獲得優勢。

2、後天獲得的優勢——孩子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潛力

華羅庚有言道:“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孩子們的智力或許有高低,身體強健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發展潛力,需要家長輔助他們不斷髮掘。要知道,不只是卓越的天賦能讓人成才,無止境、不停止的奮鬥與努力也能成就個人。

孩子們在後天獲得的優勢主要依賴於刻意培養,如前文中孫子的名言“我分為一、敵分為十”,家長幫助孩子集中部分精力發展自身的長處,能夠發掘潛力,培養出“局部優勢”。喜歡運動的孩子訓練田徑項目、學習舞蹈;喜歡音樂的孩子學習唱歌、彈琴;愛好閱讀的孩子嘗試擴大閱讀面,獨立寫作…培養孩子獲得一項技能不僅能使他們獲得“局部優勢”,也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具體做法

1、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大多數家長都會以為,自己與孩子朝夕相處,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人”。但實際上,我們在調查網友意見時發現,很多孩子都認為父母不夠了解自己,主要表現為:喜歡否定孩子,將孩子的愛好與特長視為“不務正業”,吝嗇自己的誇獎。

家庭作為孩子們接受教育最初、最主要的場所,父母帶給孩子的影響深遠而長久。不能放下對孩子的成見,轉變思考角度的家長會消磨親子感情,讓孩子封閉內心。否定孩子的興趣愛好更會打擊孩子的進取心,讓孩子不敢嘗試。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多用欣賞的眼神看待孩子,不斷髮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同時,對孩子表現出的興趣要及時鼓勵,給孩子一定的指導,幫助孩子踏出嘗試的腳步。當孩子取得進步時,家長的言語也能夠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增進親子感情。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2、發現孩子身上的獨特點

有孩子告訴我,爸爸媽媽總是強迫她做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比如家長覺得小姑娘應該文文靜靜、亭亭玉立,便送她學舞蹈、唱歌,卻不知道女兒內心更期望去操場上跑跑跳跳。每個人的天賦都存在獨特性,忽略孩子的特質,盲目培養“優勢”只能適得其反,還可能造成孩子的麻木、叛逆心理。

身為家長,我們在積極鼓勵孩子多作不同嘗試的同時,應該注意“培養興趣”要以孩子的意願為出發點。家長的“一廂情願”很難取得好的成果,甚至還會磨滅孩子的熱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行為特點,在發展優勢時首要考慮孩子適合的事,愛做的事。充分激發“興趣”帶來的內在動力,讓孩子取得長遠的發展。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3、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

在發掘優勢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不斷嘗試新鮮事物以發現愛好。但許多孩子受調皮、懶惰等性格特點的影響,短期內難以獲得明顯的成果。還有的孩子會半途而廢,家長難免著急上火。這時,我們提倡父母多多關注學習過程,看淡成果,將目光放的長遠。

家長可以嘗試將關注的重點從“結果”轉移到“獲得”。譬如當孩子參加特長的訓練,我們不必期望短期內孩子獲得某種獎項,而是明確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有所收穫。畢竟,獎項難得,但收穫卻是一直存在的。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幫助家長和孩子放平心態,也能夠使孩子鞏固成就感,鼓勵孩子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想要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首先你得看到孩子的優勢

慎子曾有一經典比喻:“海與山爭水,海必得之”。河流向下流淌時,寬廣博大的海比高聳險峻的山更具有優勢,於是河流流向大海是必然的,以喻發揮優勢的人更能取得勝利。我們的孩子也如是,家長挖掘孩子的優點長處不僅能提升他們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還能幫助孩子走得更穩更遠。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花,相信只要發揮優勢,每個孩子都能閃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