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國標準”重新認識特應性皮炎!患者8000萬

用“中國標準”重新認識特應性皮炎!這一疾病的負擔在皮膚病中排名第一,患者8000萬


特應性皮炎不僅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更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就患病率而言,特應性皮炎影響我國10%~25%的兒童和3%~8%的成年人。我國估計有7000萬~8000萬以上的患者,是一個龐大的人群。特應性皮炎患者往往由於嚴重痤瘡不能正常工作和學習,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研究顯示,溼疹皮炎類疾病的疾病負擔在皮膚病中排名第一位。


用“中國標準”重新認識特應性皮炎!患者8000萬


從患者的認知度以及我國皮膚科醫生對該病的診斷與治療來看,我國在特應性皮炎的診療方面還存在認識不足、治療不規範等情況。特應性皮炎不僅是一個皮膚病,而且是一個系統性疾病,應該被重新認識。


2016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組織特應性皮炎全國多中心研究。通過分析,總結並提出了特應性皮炎診斷的“中國標準”。 這個標準是:病程超過6個月的對稱性溼疹患者,個人和/或家族特應性疾病史(包括溼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等),血清總IgE(免疫球蛋白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和/或過敏原陽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2級或2級以上陽性)。凡是有第一條表現,加第二條和第三條中的任何一項,該患者就可診斷為特應性皮炎。這一標準簡化了特應性皮炎的診斷,推動了中國醫生對特應性皮炎的“再認識”。


研究發現,許多特應性皮炎患者的血清中有IgE的升高。

此外,各種T淋巴細胞、細胞因子也參與了特應性皮炎的發病過程。不僅如此,特應性皮炎還可以合併過敏性鼻炎甚至哮喘,症狀越重,越容易合併這些症狀。因此,特應性皮炎不僅是一個皮膚病,而且是一個系統性疾病,因此,應該重視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需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治療主要目的是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臨床症狀,減少和預防復發,減少合併症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由於特應性皮炎是慢性病,因此應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和長期治療,預防和減輕特應性皮炎的復發。


新聞背景: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張建中教授團隊於2016年提出了適合我國特應性皮炎診斷的“中國標準”,具體內容包括:


1. 病程超過6個月的對稱性溼疹患者;


2. 個人和/或家族特異性疾病史(包括溼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


3. 血清總IgE(免疫球蛋白G)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和/或過敏原陽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2級或2級以上陽性)。


符合第一條,另外加第二條或第三條中的任何一條,就可診斷特應性皮炎(注:①需除外WAS綜合徵、高IgE綜合徵、Sezary綜合徵等;②暫時適用於成人/青少年)。


目前國際上有多個特應性皮炎標準,如Hanifin(美國專家)標準多達27項指標,Williams(英國專家)標準達6項指標,因為指標多,醫生很難記住,臨床應用受到限制。我們將張氏標準與Hanifin標準以及Williams標準進行比較,結果顯示,60.3%的患者符合張氏標準,48.2%的患者符合Hanifin標準,32.7%的患者符合Williams標準。由此可見,張氏標準的敏感性高於國外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