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今天聊一聊爾冬升於2007年作品《門徒》——影片取材於1995年的真實案件,首次將毒品這個世界性痼疾進行了真實的揭露,更是直抵“金三角”毒區實地拍攝,與“罌粟”零距離接觸,展現了毒品交易的全過程。這是一部講述了販毒者、緝毒者、吸毒者之間糾葛的良心之作。影片按照兩條線索展開:主線以販毒者的角度講述了警方臥底阿力與大毒梟林昆的周旋;輔線則聚焦於阿力與吸毒者阿芬的感情糾葛。立體的人物塑造、細節的凸顯、情節的連貫緊湊,一部讓觀者“從頭皮到腳趾都是高潮”良心之作。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片中劉德華飾演的林昆顛覆了以往電影中的“大毒梟”的類型化形象,冷血中又帶著人性的亮色,格外真實鮮活,如此的設置拉近了劇中人物與觀者的距離,使劇情更加真實。

一方面,他是一個承受著重壓的普通人:一頭白髮,深受糖尿病和腎病折磨,需要擔心著叛逆的大女兒,又不放心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女兒和大著肚子的妻子,戰戰兢兢地經營自己的“生意”。另一方面,他又是個唯利是圖、心狠手辣的毒販頭子。他將毒品作為一種普通商品進行交易,以市場供求理論推卸責任“做生意,講的是供求,有人買就有人賣……關我什麼事?根本就怪他們自己”。然而看到自己的女兒吸菸時,卻大發雷霆,並一再囑咐阿力,千萬不要碰毒品,也不要同情那些吸毒者。過分的神經質讓他掙扎在崩潰的邊緣:未泯的人性、絕望、負罪感都在叫囂,最後的自殺不失為一種自我救贖。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貫穿整部片子的是紫紅和暗黃的陰鬱調子,很像張愛玲筆下的“世紀末蒼涼”:生命本是一襲華美的袍,卻爬滿了蝨子。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阿芬,一個無助的邊緣人,一個掙扎的母親,以為可以憑藉意志戒掉毒癮,卻以失敗和死亡告終。不得不說,張靜初的演技真的是相當精湛:那生不如死、麻木、絕望的表情讓人心底發寒。什麼是悲劇?把一切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清醒時的美好,老鼠噬屍的恐怖。阿芬死去的慘狀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阿力不再徘徊於與昆哥的“情誼”,決定反擊。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導演的野心不僅限於刻畫人性的複雜與人生的掙扎,片子的另一重要主題——救贖。誰才是救贖者?我以為並不是作為警察臥底的阿力,而是那個天真懵懂的小女孩——阿芬的女兒。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在片子開頭和結尾兩次出現相同的畫面——小女孩將針管丟到垃圾桶。而片中的其他人物,無論是嗜毒成命的癮君子、製毒販毒者、哪怕“警察”,對於毒品的態度都很“微妙”——禁毒不是為了民眾安全,只是為了升職而已。哪怕是最後將昆哥送入牢房的阿力,完成任務後的空虛、對於“警察權力”的懷疑、無力感讓他在陰暗的出租屋裡拿出了阿芬的潘多拉盒子——盛滿了毒品和針管,他開始搖擺“空虛也許比毒品更可怕”。是小女孩的擁抱拯救了懸崖邊上的他。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片子不僅僅涉及毒品問題,有更加深廣的人文關懷:現代社會的發展,每一個人都因被權力、金錢、地位所迷惑而看不清未來,空虛變成了人生常態。人們以酗酒、吸菸、亂性、吸毒來填補空虛,試圖與世界和他人建立聯繫,卻陷入黑暗的深淵。而只有一種情感,既能滿足人與世界成為一體的需要,又能保持個體的獨立意識——現代人最終的救贖,是愛。

“吸毒,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吸毒可怕

王仙女的第34篇影視推送,原創文章,愛好觀影,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歡迎交流。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