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要則 之開合變換,虛實分清

一、開合變換

1、腰脊為主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分就是開,是離心力的作用;合是向心力的作用。腰與脊在人體活動中,具有中軸的功能,因為腰脊居於人身的正中部 份,身體的左右旋轉和上下彎動,都由於腰和脊的活動。打拳向外開展的開和向內收縮的合,都是以腰脊為主,開的離心力從腰脊發端,合的向心力歸向腰脊。

太極要則 之開合變換,虛實分清

陳鑫謂︰「開合虛實,即為拳經。」可見太極拳的動作,在式勢上分開合,在質量上分虛實,可以盡之。開則俱開,合則俱合;開則開之以意,合則合之以神。拳勢之開者不在手足伸張之大,要在心意之開,所以謂之開之以意,做到內外俱開。拳勢之合者,不在手足收合之密,要合之以神,所以謂之合之以神,做到內外俱合。開不以意,手足伸開雖大,仍不能謂之開,轉換不靈;合不以神,手足收合雖密,仍不能謂之合,有隙可乘。開時不但手足之開,身體各部都開,所謂開則俱開,合時亦是不但手足之合,身體各部亦是都合,所謂合則俱合。

打拳最要者為立身中正,因之走架或應敵時,必須注意身法中正,所以打拳時不論左旋右轉,身體四肢如何動作,一定要保持腰部的靈活和塌直,脊骨的節節虛虛對準。在這樣腰脊配合的情況下,來帶動四肢的上下左右作螺旋纏絲的伸縮動作,形成拳勢的一開一合。


2、胯為輔

人身上下兩大關節,肩與胯;肩關節開了,則肘腕等節隨之俱開,所以陳鑫說︰「肩膊頭骨縫要開,始則不開,不可使之強開,功夫未到自開時,心說已開,究竟未開,必攻苦日久,自然能開,方算得開,此處一開,則全胳膊之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盪,活潑潑地,毫無滯機。」胯關節能夠鬆開,那腰腿的動作就能靈活;並且?部的能否開圓,全在於胯部的能否鬆開。胯部的開在外形上雖然要把大腿根岔開,但是真正的開胯,仍在用意。所以陳鑫曾說︰「兩大腿根要開,?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即開矣。不會開?者,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者細心參之。」

肩和胯兩個大關節要鬆開,在姿勢的要求一章中已經講過應注意各點;此處討論的是關係著全身的開合轉換,除了上面所說的腰脊是全身開合轉換的主要關鍵外,要以胯來輔助達到這個要求。每一動勢有周身的大開合和無數的局部小開合,其間主從的關係,層次非常清楚,腰脊發動開或合,?胯隨之輔助,能夠充份發揮所謂離心力或向心力,使內勁從丹田達於四梢或迴歸于丹田。這樣才能做到所謂提之使來不得不來,放之使去不得不去,捨己從人而擒縱在我。

太極要則 之開合變換,虛實分清

在周身大開閤中,還要講究開中有合,閤中有開,和開中再開,閤中再合。開是表現於掤勁中,合是表現於?勁中︰亦即是開為順纏,合為逆纏。例如有些動作,手臂外掤向前引伸是為開,因為有纏絲螺旋的作用,到引伸到頭,在將到未到時,肘以下已經向著合,這就是叫做開中有合;手臂內?向後向左或右走化是為合,也因為有纏絲螺旋的作用,到盡頭將到未到時,肘以下已經向著開,這就是叫做閤中有開。

再開和合中再合︰是在與對方搭手時,在我為愈進而愈長,對方愈退而愈促,我連步趕進而得機得勢,我的開勢繼續不斷地延展伸長,是為開中再開;在與對方搭手時,對方一再進逼,我順應對方的動向一再粘化,我的合勢繼續不斷地收斂縮小,我連步躍退而對方不及粘隨,我想還擊,即可應手而去,而且還擊力必可增強,是為閤中再合。這種開中再開和合中再合的身法手法,是太極拳高深的技巧,要有深厚的功力,才能做到,纏絲勁極為細緻,所謂細膩熨貼,柔中寓剛,全身沉著松靜,真所謂︰渾身柔軟若無骨,忽然放出都是手。

由於開合的變換,腰脊和胯的旋轉,因為動作螺旋的關係,很自然地胸腹部的肌肉呈松沉作弧形地經小腹翻出,做到蓄髮相變的勁由內換,同時在手法上有了折迭,步法上有了轉換,達到真正的開則俱開,合則俱合的周身一家。

太極要則 之開合變換,虛實分清

二、虛實分清

1、上下相隨

太極拳的虛實與開合同樣的重要,對全身言,有全身的虛實,左實則右虛,右實則左虛,這是說如果左半身實則右半身虛,右半身實則左半身虛;又要把全身以腰為中界,腰以上實則腰以下虛,腰以上虛則腰以下實,也就是上半身實則下半身虛,上半身虛則下半身實。是把全身分為左右上下錯綜的虛實,那就形成了所謂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與實中之實,虛中之虛。並且身體各部也各有其虛實,因之更加複雜,難於把握;不論全身的虛實和各部的虛實,都不是固定的,是隨動作而隨時變換的。大概言之,右半身當令為右實左虛,左半身當令為左實右虛;勢之上起者為虛,下落者為實,下半身則為虛中之虛和實中之實;身體各個部份都有其各別的虛實,總歸於全身的虛實;武禹襄十三勢總說略所謂︰「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初習太極拳是無法理會虛實,要等到姿勢動作初步熟練之後,漸漸地注意到身、手、步的虛實變換,起先可以從大虛大實上入手,慢慢動作愈練愈細緻,那就很自然地可以做到小虛小實,甚至祇有些微虛實,動作極為靈活,同時身法步法和手法的虛實變換要上下相隨,不但是外形上的相隨,並且要求內裡的虛實和外形的虛實相應。

手和足的虛實上下相隨,足在動步時是手隨足,其餘為足隨手;至於手和足的虛實配合,除獨立一足時,如左足獨立為實,則左手亦為實,其餘為上面手虛時,下面足為實;上面手實時,則下面足為虛。關於內外虛實的相應,這是有關於呼吸,開合了,大致說起來,呼吸在呼時是開和實,吸時是合和虛,這是要練習久,有相當功夫後,拳勢的開合虛實,自然能與呼吸配合了。

太極要則 之開合變換,虛實分清

2、穩定重心

太極拳的氣沉丹田是使重心下降,可使身軀穩當;立身中正是使重心不要偏歪;但是打拳不是一個固定靜的姿勢,是千變萬化的動作所組成的,因此必須以虛實來平衡重心,因為人身下面兩條腿是支持全身的重量,所以步法的轉換虛實是對於平衡重心起著重要的作用。固定的姿勢是容易做到穩定重心的,但在動作轉換前進後退中,因為方向角度和步法變動,要上下左右來維持平衡是不太容易,原來很穩定的重心,不免發生不穩定,所以要以虛實來平衡重心的穩定。

人體在打拳動作時,是好像一架天平,尾閭是像天平上的一根指針,所以始終要求正中的,四肢左右好像是天平的左右兩個盤,手足的虛實就是天平用來權衡重量的砝碼。因之無論在如何狀態下,右手與右足和左手與左足的虛實的和數,一定是各為一百,才能保持平衡。與人對敵時,一手粘貼,察知對方之虛實而捨己從人,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其餘一手兩足隨之調整虛實而求整體之平衡,重心穩,立於不敗之地。陳鑫謂︰「手即權衡稱物而知其輕重,打拳之道,吾心中自有權衡,因他之進退緩急,而以吾素練之精神臨之,是無形之權衡也,以無形之權衡,權有形之?象,宜輕宜重,而以兩手斟酌,適得其當,斯為妙手。」所謂「權衡」就是量輕重的器具,也就是天平一類的稱物器具,無形之權衡,猶言虛實的變換,是一具無形的天平,與人接觸,輕重斟酌,適得其當,就是虛實靈換,求得平衡,才稱妙手。

打拳時要步隨身換,是說身法有轉換,那步法上的虛實必定要隨著變換,使前後左右的勁道相互拉緊,而得平衡來穩定在動作中的軀體重心;但是要使步法的虛實轉換得靈活,還要靠腰月當勁的變換,祇要同時把腰月當勁輕輕地一挪,就可很迅速地使四肢的動作協調,得到平衡,可在任何角度上都能保持重心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