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在位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之治”的局面,但是他在晚年深居宫中,醉心声色,不理朝政。在政治、经济、军事多种因素的融合下,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次叛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政治上,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朝政被权臣所把控,一片混乱,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在经济上,传统的“均田制”早已被破坏瓦解,土地兼并现象的大肆发展,使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在军事上,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也很难再进行下去。

唐玄宗在位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爆发的政治原因

(一)吏治遭到破坏

在土地兼并运动的发展下,大官僚、大地主以及部分贵族占领了大量的土地,把控了当时的国家经济命脉,在经济实力崛起的同时,这些人的政治地位也随之提高。

开元后期,中央政府当中宦官擅权现象极其严重,比如说唐朝最著名的宦官高力士,在当时四方进奏,不问大小都要呈交给高力士,之后唐玄宗才看得到奏折内容,当时的肃宗太子也要称高力士一声“二兄”,由此可见他当时的影响力有多么大。

在地方上,有很严重的“卖官”现象。这些通过姻亲或者是财富爬上高位的官员,也常常会通过同样的手段来聚集财富。据统计在天宝年间,朝廷中的官员总数达到了36万多,这比唐太宗时期要多出近百倍。

除此以外,这些奸臣、宦官集团还常常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残害了很多正直朝臣。比如说著名的丞相张九龄,在当时冤假错案遍布全国,士人阶级人人自危。

唐玄宗在位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二)统治者任用奸佞

唐玄宗晚年朝廷政治极其混乱,但他对此视若无睹,怠于理政,国家政务被权臣、宦官所把控。

首先是把控政局近二十年的丞相李林甫,他本身极具政治才能,在他的领导下唐政府编定了《唐六典》,整个朝堂中形成了“中外迁出,皆有法度”的政治氛围。但是,在他把握朝政时期常常排斥异己,迫害贤良,这给当时的朝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和李林甫相比,杨国忠政治才能极低,在杨贵妃这个靠山的支持下,杨国忠才得以身居高位。在李林甫去世之后,朝廷中能与他抗衡的大臣只有安禄山,为了能够独揽朝政,他曾多次向唐玄宗上奏安禄山谋反,甚至曾派兵围捕安禄山的亲信。可以说安禄山谋反的直接原因就是杨国忠的激化,安禄山在反叛时的口号之一也是“诛除杨国忠”。

(三)地方势力的壮大

唐朝初年沿用的是隋朝的州、县两级的地方制度,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州县,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工作的纷杂。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地方,减少中央政府的工作量,在唐太宗时期曾派出十三位亲信大臣代表皇帝巡幸地方。这种制度十分有效,到了唐玄宗时期,曾设立各种“采风使”负责替皇帝巡查地方。

唐朝时国土面积极其辽阔,中央距边境地区距离十分遥远,因此中央在向地方拨钱时十分费力,效率极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政府将过去只负责军事的地方将领提拔为地方长官,由地方长官统管收税和开销。这种做法省去了押解军费物资的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时这一政治制度为地方藩镇的独立奠定了了物质基础。但是这个也导致了地方藩镇与中央的联系减少,对中央的依附程度降低,除此以外也造成了各藩镇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比如说处于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发展状况就极好,这三个藩镇所处地区自古以来粮食产量就极高,同时人口众多,自然所汇集的财富也极其丰厚,而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的西北地区,就并不是这样了。由于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加深了地区间的矛盾。

唐玄宗在位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二、“安史之乱”爆发的经济原因

(一)均田制遭到破坏

唐朝初年,由于多年战争国内人口十分稀少,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在这种条件下“均田制”可以有效实施。在“均田制”的推行下,封建小农经济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这一经济制度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唐朝初年,由于“均田制”的实施,整个社会一片祥和,“耕者有田,劳者有获”。人人安居乐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但是国家所掌握的土地必然是有限的,到了武则天执政后期这种现象就愈发明显。到了唐玄宗时期,“均田制”更是受到了摧毁。

(二)土地兼并

唐玄宗时期,随着“均田制”的发展,社会生活繁荣,不过很多富商大贾、朝廷大臣沉迷于奢侈享乐,这必然需要大量财富的支持,为了获得大笔的财富,民间的土地兼并现象愈发严重。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为之后的社会动荡埋下了隐患。

当时的王公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意掠夺民间百姓的土地,据《新唐书》记载当时的大官僚芦“占良田数百頃”,唐玄宗对于这种现象见怪不怪,甚至称赞僚芦为“多田翁”。

除了官员以外,皇宫里的宦官也依仗权势抢占民田,据《新唐书》中记载当时京城郊外一半的土地,都被“中人”所占。除此以外僧侣、富商也常常通过各种手段吞并民田。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到了天宝年间这种大地主阶级把控了国家经济命脉,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极大,社会矛盾被大大激化。

唐玄宗在位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三、“安史之乱”爆发的军事原因

唐玄宗在统治初期十分勤勉,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开疆扩土,但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中央对地方控制的难度也在渐渐提高。

唐玄宗时边疆问题十分严重,在东北有契丹的威胁,北边有突厥,西边有吐蕃,南边有南诏,可以说当时的大唐王朝处于一片四面楚歌当中,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边境的安定,唐朝政府决定实施藩镇制度。

在藩镇制度当中,中央将权力下放给地方,设立藩镇,指派节度使。各藩镇由节度使负责自行招募士兵,守护边关,朝廷为他们发放军饷。这一制度在实施初期是很有效果的,唐朝的军队战斗力迅速提高了起来,契丹,突厥等军队被一举赶出境内。

但是这一军事制度也存在弊端,在这一制度的实施下,中央财政压力迅速加大。在过去的“府兵制”当中,只有打仗时中央才给士兵发放粮饷,打完仗之后士兵们各自回家耕种土地。

但是“募兵制”的士兵属于一种职业,朝廷需要一直给他们发放粮饷,这给当时的唐朝国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唐玄宗在位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总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明皇时期之所以会爆发“安史之乱”,这和当时均田制至下小农经济被破坏的现象是离不开的,随着大地主大官僚阶级垄断土地,经济发展陷入恶性膨胀,国家政治军事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在这种经济现象下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矛盾加深,可以说即使没有“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将由盛转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