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将军半天下”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

最近网上流行着一个关于将军授衔的新闻。一九八八年九月以后授晋的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山东第一;河北仅次于山东,居第二;江苏第三;河南第四;江苏河南相差无几。山东河北几乎占了全国的一半。自古就有冀鲁将军半天下的说法。

“冀鲁将军半天下”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


山东,河北地处广袤的华北平原,由于华北平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用老百姓的话讲“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其战略意义巨大。一马平川的平原,无天堑可守。遭遇战争即是灭顶之灾。这也使得冀鲁之地的青年爱当兵。

远了不说,北洋政府时期。大军阀中山东河北人占了半壁江山。堪称豪华明星阵容。山东人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卢永祥,王占元等等。河北人冯国璋,徐世昌等等。包括奉系军阀张作霖祖籍也是在山东河北一带。这些北洋军阀大多数都是爱国者。日本侵略者初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就是在忌惮北洋军阀。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早已退出历史洪流的大军阀也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拒绝为日本人当走狗。

“冀鲁将军半天下”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大多数士兵都是山东河北一带闯关东过去的逃荒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与日本人进行殊死的斗争。大名鼎鼎的二十九军是一支典型的冀鲁子弟。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军长宋哲元山东德州人。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战役中初露锋芒。至今流传的大刀队就是出自这支部队。卢沟桥上,二十九军将士誓死与桥头共存亡。河北人副军长佟麟阁,山东人赵登禹血染卢沟桥。后来牺牲的山东人张自忠也是出自29军。国难当头冀鲁子弟兵没有一个人退缩。

“冀鲁将军半天下”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


华北沦陷后,冀鲁人民始终进行着对日侵略者的反抗。河北人民有著名的地道战,山东人民则有著名的地雷战。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他们用热血与智慧画了一副属于专属于平原人民的抗战民族史诗。

和平年代,冀鲁子弟同样爱当兵。山东河北是兵员大省。兵多质量也好。冀鲁子弟,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此文献给英勇无畏的华北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