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油膩中年:一場審美災難?

飲茶,往往被視為中國古代文人清雅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間社會不可或缺的日常。不過,在過去幾年裡,我們逐漸形成了一種“喝茶=油膩”的社會印象……“油膩中年”的形象,往往與大肚子、盤串兒、炫耀喝茶、收藏普洱茶餅、喝茶愛講茶文化等聯繫在一起。

今天,喝茶這件事在不斷現代化。我們有各式的茶藝復興,也有附庸風雅的茶道,星巴克式的茶館,遍地開花的奶茶店……不同的玩茶興味,與生活的富裕、生活的閒暇和工作的繁忙各有關聯。

春日飲茶正當時,本期反向流行邀請作家、資深茶文化愛好者王愷分享有關茶的一切。哪些喝茶是故弄玄虛?飲茶界多“民科”?茶是炫富奢侈品?奶茶大流行,人們究竟是愛糖還是愛茶?所謂茶道,是“被髮明的傳統”?想要體面喝茶,請聽本期反向流行。

為了方便大家收聽長節目,反向流行已經在書評週刊的微信小程序,以及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蜻蜓fm等多個音頻平臺上線,在以上平臺搜索“反向流行”也可以聽啦!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長按二維碼即可收聽)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01茶與油膩中年:一場審美災難?

董牧孜:這幾年,我們似乎形成了一種關於喝茶的新刻板印象:油膩。

王愷:茶道的形式之所以能流行,最初一定是美的。但後來很多人只走形式,卻不知道那些做法的原由。早年《三聯生活週刊》做“茶之道”,全國各地都邀請我們去他們的茶空間,當我看到第5、第6個的時候就已經要快瘋了:所有人都一樣,互相抄互相學。我覺得這未必是油膩,而是一場無關男女的審美災難。

董牧孜:變成了附庸風雅的社交行為。

王愷:前幾天與古琴老師戴曉蓮老師聊天,她提到中國文化往往是沒有標準的,古琴不像西方鋼琴有清晰的考級標準。茶藝的系統也比較隨意。茶有相對玄虛的一面,不是純粹的農產品,比如有人會說“這個茶我喝了之後渾身發汗”,有些神秘的體驗。這種玄虛,會被不懂的人利用,變成一種流行的營銷話術。

我最恨一句話,“茶都是平等的”。你去很多地方,都會有人拿很差的茶給你喝,上來卻說一句,“茶都是平等的”“你跟這茶有緣”。茶怎麼可能是平等的?肯定有好有壞。這種話術與認知、見識和審美有關,道聽途說罷了。

董牧孜: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向來不“定量”,比如我們做菜會說“加鹽少許”,不追求標準化。

餘雅琴:一切東西都有標準,但標準的制定本身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究竟是誰在決定什麼是好茶?為什麼其他農產品,不像茶這樣被賦予瞭如此深厚的文化意義?

王愷:中國茶的標準,是一種文化標準,而不是品鑑標準。中國民間喝茶,最早不過是把茶當作植物,有日本人類學家在西雙版納調查,發現當地人把茶當菜吃,涼拌嫩葉。魏晉、唐代寺院裡喝茶,很多人往茶里加鹽和胡椒,這就是一種菜湯,而不是純粹的飲料。《金瓶梅》裡王婆賣茶,茶葉總是與各種花和香混合在一起。

陸羽寫《茶經》,說“茶有真香”。他為中國茶樹立了一套很高的文人標準。茶不能混合別的原料,不許添加,要順應茶的香氣,湯要醇厚。此後,這成了中西品茶的關鍵差異。英國下午茶裡有名的伯爵紅茶,添加了很多佛手柑精油;但如果中國的賣茶人跟你說,咱們這茶里加了很多白糖,你就會覺得這茶好低端。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陸羽《茶經》

所以,中國茶的標準,還真就是中年男性的口味。比如桂花茶、荷花茶,大家會覺得這是小女孩喝的,而不是文人士大夫的標準。豔麗、香濃或刺激的花茶,是年輕人的茶,在喝茶人的眼裡不叫茶。茶大概是中國人基因裡有的東西,到了一定年紀,大家似乎就開始普遍喝茶。

董牧孜:中國人喝茶的習慣根深蒂固。瑞幸咖啡說要在中國推廣咖啡文化,其實能拓展的市場空間是有限的。無論茶還是咖啡,都在佔用和爭奪人的咖啡因攝入量。

02像星巴克一樣的中國茶館,能成功嗎?

餘雅琴:中國城市現在大力推廣的咖啡館文化,往往是把咖啡館視為一個商務會談的辦公空間。中國茶似乎缺乏這樣的商業化推廣?

王愷:這種嘗試不少,一直有人在做。前些年市場上錢多的時候,整天都有人高呼要做“中國的星巴克”。很多做茶館的人,本身就是星巴克高管出來創業。臺灣有“一茶一坐”,但後來變成了飯館。

星巴克這種空間,根本不是以咖啡好喝而著稱,而是一個談事兒的地方。茶的沖泡飲用方式,與今天咖啡館飲品的邏輯不太一樣。咖啡是一次性沖泡,但喝一道好茶,需要專業人員不斷地衝泡,衝到4、5道時滋味最佳。在茶館,喝一杯好茶需要複雜的沖泡,花時間,但喝不好的茶又很沒意思。

如今我們看到以喜茶為代表的茶藝文化在流行,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在臺灣,你會看到一條街上可能有10個手搖茶店。如果把茶磨碎,像咖啡一樣沖泡的話,就不存在沖泡的難度。或許等個五六年,茶會更流行。當然,如果接下來咱們都窮了,沒人投資這塊,可能也就不行了。

董牧孜:說不定茶飲經濟,就像口紅經濟一樣?

王愷:有可能。手搖茶是以前瓶裝飲料的升級版,茶加糖加奶,也能標準化生產。總之我覺得未來一定是茶的天下,而不是咖啡和酒的天下。

03中年人玩“茶道”,年輕人喝奶茶?

董牧孜:古人喝茶,文人有文人的喝法,民間有民間的喝法。過去的茶館是怎樣一個地方?

王愷:茶館是一種區域性的公共生活空間,一個社會網絡,比如四川袍哥的勢力就在茶館裡。這有點像我們今天的微信群。如今很多人拿著相機去四川、重慶尋找當年的老茶館,卻發現茶館裡喝茶的人比拍照的人還少。這說明茶館已經是一種遺蹟了,不再是現代中國人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老茶館

餘雅琴:今天的奶茶店、袋泡茶是與現代生活相配適的,但更多人可能是把茶當作糖和咖啡因的補充,重心不再是茶本身。

董牧孜:古人喝茶的精神賦能是由文人完成的,今天年輕人喝茶,似乎是由糖來賦能的?喝的是那份肥宅的快樂……

王愷:年輕人需要糖,中年人要逃避糖……

餘雅琴:或許,中年人相對擺脫了一種弱勢的社會和工作位置,才有時間和心情去體會茶所帶來的慢生活。

董牧孜:說到底,文人式的喝茶,涉及大量隱性的知識和技藝。不像新東方廚師學校,可以搞速成班。喝茶這件事,一直是階級分明的,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喝法。

王愷:宋代審美髮達,明代文人系統發達,於是飲茶是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他們通過喝茶玩很多遊戲,喝茶這件事又有上行下效的高潮。當然,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茶就是一種日常飲品。

清代乾隆以後,中國製瓷一落千丈,國家窮了,求生還不得,大家就把這些東西給忘了。清末民國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其實都是貧窮的。一個富裕的時代,才會給你機會玩這麼多花招。如今社會財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有錢有閒,開始翻新花樣。2010年之後,中國人喝茶的方式又在變。國家也在挖掘、宣傳和推廣這種文化自信。你看如今,民間有多少穿漢服的小孩在“假裝”喝茶?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南宋 劉松年《攆茶圖》局部

04傳統茶文化,一個“被髮明的傳統”?

董牧孜:現在一說茶道,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有各種複雜的規矩。中國茶道的傳承上,似乎標準化不是很明顯?

王愷:中國人似乎不存在日本那樣的流派,我們有的是一些喝茶的“大家”和一些好喝的茶。龍井在明清已經開始出名,武夷茶在清代已經流行,今天的功夫茶只是福建、廣東邊緣一代保留下來的昔日喝法。中國宗教其實與茶有很大關係,但物質功能多一些,僧侶喝茶提神,修行、談禪。

加上中國每個時代的茶葉不一樣,不同時代的喝法也不一樣。宋代喝茶餅,明代喝散茶,至於晚近發明的紅茶又有不同標準。十年前大家流行喝大紅袍、鐵羅漢,現在喜歡喝普洱解膩刮油,如果是在吃不飽的社會,誰覺得這種茶好呢?唯一能確立的標準,就還是陸羽的那句話,“茶有真香”。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日本茶道

董牧孜:所以今天的傳統茶文化,也是一個“被髮明的傳統”。

王愷:我覺得中國的茶文化根本沒有被固化,是年輕和有生命力的。如果認真核查,中國歷史上茶道的規矩不比日本少。但日本人的茶道比較拘泥於形式,相對而言是更加固定的,是冷的。中國則追求很多變化,玩花招還是中國人會玩。喝茶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斷流動和變化的,不能說“自古以來中國茶就是這樣喝”。每一代人都有創新,不要認為喝茶的模式一成不變的,同樣也不要認為有些人就是在裝腔作勢。

餘雅琴:今天中國茶道的多樣,會不會跟我們文化傳承中的斷裂有關?

王愷:既與清代中葉以來文化系統的斷裂有關,也與清末民國的戰亂有關,如果說1860年以來傳統中國與西方相撞是一次徹底的斷裂,那麼新中國的恢復建設也是一種衝擊。中國人進入相對有錢有閒的生活,大概只有短短20年。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攢出流派,還是挺難的,我們不只是需要錢,也需要智慧。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唐代宮廷茶具

餘雅琴:普通人如何經濟划算又不失體面地迅速融入飲茶生活?

王愷: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知識就是力量。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再去挑選,這比逛茶城聽商人忽悠要靠譜得多。不過,普通人也不要把茶妖魔化,茶不是一種“裝”的消費,而是一種個性化消費。何況在很大程度上,茶其實是便宜的。我聽到今年很好的龍井茶6000多塊一斤,換算下來60塊錢就能喝一次頂級。今年我碰到很好的綠茶800塊一斤,如果分100次喝,每次才8塊錢。

其實臺灣做的挺好。臺灣是下游市場影響上游,消費者影響了茶農。他們不追求茶的名貴,只要茶健康,生產環境好,按自然農作法來種植。

董牧孜:能推薦一些關於茶的入門書嗎?

王愷:兩本工具書。一本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農學家吳覺農的《茶經述評》,他為陸羽的《茶經》作當代的註解;還有一本寫於90年代的《中國茶經》,闡述了主要歷史時期茶葉生產技術和茶葉文化的發展,比今人的書強得多。解致璋的《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也不錯,寫臺灣烏龍茶的品飲、喝法,如何選擇杯子、壺、茶器,寫得深入淺出。現在也有不少偏重美學和個人體驗的小清新茶書,我不是特別喜歡。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茶經評述》 吳覺農主編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中國茶經》 陳宗懋主編

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 解致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