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無言的痛,必須躺的坑!

996,無言的痛,必須躺的坑!

某贊上熱搜啦!

據悉,素有“微信平臺第一股”之稱的某贊公司這幾天高調了一把,原因是某高管在公司年會上公開宣佈996工作制。

作為一枚從事HR工作多年的吃瓜群眾,首先需要驗證事件真實性,沒找到現場的視頻,只好到知乎上輸入:某贊996工作制

996,無言的痛,必須躺的坑!

吃瓜群眾發現此事已成熱搜,而其中“如何看待「某贊」年會公開宣佈 996 工作制?”的文章獲得了8.8k的點贊,700多評論。為何這篇文章獲得如此熱捧?是表達了大家的哪些心聲?吃瓜群眾拜讀後,大致梳理他的觀點如下:

1、有些企業薪資雖然偏低,但實行的是885工作制,而按照勞動法計算,某贊需支付相當於外企收入的2.275倍的薪資(工作日的加班工資為正常工資的150%,雙休日是200%,法定假日是300%),兩者產生的收入價值才持平;

2、IT人的中年(34歲左右)危機凸顯,中年人的身體無法承受這種高強度的工作;

3、腦力勞動有8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時間差不多,再多沒有效率;

4、這種高強度加班是資本的逐利和管理的無能導致。


為什麼這麼忙?

996,無言的痛,必須躺的坑!

關於加班問題,吃瓜群眾這幾年旁觀下來,發現原因大概如下:

1、互聯網產品的時節特定:比如雙十一、雙十二......為了確保當天萬無一失,很多公司的IT人員需要在短時間做很多複雜而全面的準備工作,連續通宵達旦已屬正常。

2、互聯網產品的高時效性: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對產品上線時間非常要求高,很多產品不待成熟就需上線,導致上線後BUG頻發。

3、互聯網行業的業務複雜性:看似一個簡單的功能,背後都有著非常複雜的邏輯。而且大部分功能是創新性的,沒有太多案例可以參考,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出錯和需要調整的概率是比較大的,經常出現改BUG的時間多於開發的時間。

4、人工成本高:都知道互聯網公司薪資高,但是掙錢的互聯網公司就那幾家,沒錢怎麼辦?1人頂不了2人,2人頂3人用總可以吧?

5、管理水平跟不上業務發展:很多互聯網公司因選對了風口,業務迅速發展,但員工的能力提升並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遇上一些無能管理者,無法應對不斷增長的業務規模,幹不出業績,怎麼辦?

為了不被淘汰,表現出一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架子,要求團隊必須耗到某個時間點之後才能下班,儘管手頭沒事兒幹,也要坐在公司熬時間。

員工對加班的反應

第一類:真心喜歡型,腦中沒有加不加班的概念,工作就是Ta的興趣愛好,埋頭工作能給Ta帶來快樂與滿足,或者是極大的成就感;

第二類:勤奮好學型,正常工作任務完成後,利用額外的加班時間做去更多思考與優化,以便提升其自身職業能力;

第三類:被迫跟隨型,因為公司強調加班文化,應管理者要求加班,不論效率如何,坐也要坐到時間點下班;或者是迫於業務壓力,不得不加班把事情做完,要不然考核不及格只能滾蛋,因為部分老闆眼裡就只有這幾個字:”要幹就幹,不幹就滾蛋“;

第四類:奉承馬屁型,或者叫裝模做樣型,白天磨洋工,下班後開始幹活,等別人走的差不多了,拍個照,曬個朋友圈(主要給老闆看),“哎,又是忙碌的一天”。

吃瓜群眾表示:不論從人力成本,還是效能產出來看,企業最想要的肯定是第一和第二類人。但無奈更多人的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怎麼辦?

以TAB和新寵TMD為代表的土豪公司表示,你要更好地生活?

OK,我給你高薪、高福利,讓你家人無憂。

你還是不願來?沒關係,你不來,有人願意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更多的互聯網公司沒那麼多糧草和彈藥,但仍要存活呀?

怎麼辦?只能畫很多餅,告訴員工只要你多產奶,產高質奶,就會有大片大片的糧草給你。畫的餅長期啃不到嘴裡,別說大片草原了,於是就出現了員工不願忍受加班 VS 企業強制加班的正面衝突咯。

有一點,現在哪家互聯網公司不加班?

又有哪家互聯網公司的加班沒被吐槽?

是的,高強度地加班已影響到這一代IT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但互聯網的行業特性和企業難處也擺在那。

幹活拿錢,拿錢幹活,996工作制是IT人無可奈何的坑,吃瓜群眾想問,你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