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也是明朝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天啟七年(1627),明熹宗朱由校病死,因無子嗣可立,按照"兄終弟及"的傳位祖制,朱由檢作為熹宗的弟弟,幸運地成為明朝第十六代皇帝。

大話明清: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北京天壇

這時的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政治腐敗,國庫空虛,天災不斷,而各級官員仍以貪腐、搜刮為能事,農民起義的烽煙四起,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史學界普遍認為,明朝自萬曆皇帝由盛轉衰。萬曆在位近50年,有近30年萬事不理,貪酒貪色貪財貪權。而天啟皇帝在位7年,不問政事,專心做木工。使得以大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肆虐,禍及九州。崇禎不算是"昏庸無能"的皇帝,比起明萬曆和天啟,崇禎要強了不止一點。崇禎在位17年,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想把走向衰亡的王朝拉入正軌。

當然崇禎也存有諸多明顯的弱點,他剛愎自用、獨斷多疑;誅殺閹黨,整理朝綱,卻又對文武將官心存疑慮;他增加賦稅,用於平叛抗清,卻造成更多不堪重負的貧民揭竿而起……

崇禎懷有中興之志,殫精竭慮,卻始終無法扶正將傾之大廈。明王朝在崇禎在位的17年間加速了衰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大話明清: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北京紫禁城


一、崇禎缺乏系統的皇權教育培訓

朱由檢雖出身皇室,幼年卻並不幸福。其父明光宗朱常洛是明神宗所厭的太子,母親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在五歲時,生母被父親下令杖殺,自己開始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他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皇權教育。我們知道,封建王朝皇室立了太子之後,需進行請專門的老師(太傅)授課,除了四書五經,還有皇室禮儀及治理國家的方略、權術等,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帝王之術。當然,這其中很多學問都是前朝皇帝經驗的潛移默化,日常教化、薰陶。有的還挑選部分年齡相當的官宦之後一起陪讀,這些人今後就是輔佐皇帝的左右手。

然而崇禎繼位時年僅18歲,熹宗死後,他受遺命繼承皇位,缺乏皇權方面的系統培訓。唯一學到的是明朝皇帝的集權統治、專制獨裁。導致他在繼位後性格特徵變得多疑且獨斷,想極力把控朝政但又獨木難支,並在執政初期處理黨派爭鬥時優柔寡斷。性格特徵的缺陷成為崇禎執政的致命弱點之一。

二、黨派之爭制衡乏術

崇禎繼位之初,朝廷被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和大太監魏忠賢所把控,即位後的他無心也沒有能力處理政務。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控制了朝政。他們強化錦衣衛和東廠等特務機關,打擊異己勢力,迫害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官集團。

天啟七年十一月,朱由檢抓住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逼使魏忠賢自縊。閹黨二百六十餘人,被處死、遣戍或禁錮終身,閹黨集團受到了致命打擊。

這本是一個重整朝綱、振興大明的大好機會,而崇禎對於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希望幫助管理朝政、治理國家的要求又極度恐懼,擔心皇權旁落,以至於又 "惟內臣是信"。還是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制衡乏術。

大話明清: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崇禎皇帝畫像


三、性格多疑,頻繁更換官員

崇禎在位十七年,僅內閣首輔大臣更換了將近五十位,其它官員也頻頻換人,導致朝廷官員人浮於事,內耗嚴重。

崇禎任用軍事指揮將領,開始往往表現得極其信任,但到後來也是翻臉不認人。他實行"錯一事則罷一官,丟一城則殺一將",不論曾立過多大的戰功,只要出現差錯就將面臨被處死的懲治。縱觀崇禎一朝,被誅殺的總督有7人,巡撫11人。赫赫有名的薊遼總督袁崇煥固守山海關,阻擋清軍入關,戰果累累。最後被清皇太極使出反間計,而多疑的朱由檢於崇禎三年八月,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家人流放。

這樣一來,寒了廣大將士的心啊!誰還盡心幫朝廷辦事?只要風頭不對,立馬降清或投奔農民軍。此後兵變接二連三,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四、強加賦稅,社會矛盾激化

崇禎的治國思路很簡單:徵稅,練兵,剷除敵人。可是事情卻不是按照他想象中的去發展,越是拼命加稅,農民不堪重負,越踴躍加入叛軍。這在任何朝代的末期,似乎都會進入這樣的死循環。但是崇禎意識不到,也沒人敢提醒他。

崇禎十一年九月,清多爾袞帶領精兵,繞開山海關,突入長城,燒殺搶掠,滿載而歸。這讓崇禎很是惱火。第二年春,崇禎在全國範圍內加收了七百三十萬兩白銀,稱為"練餉"。徵收的銀兩用來練兵平叛起義軍及抵禦北邊的清軍。這是崇禎即位後第四次加稅,而農民的負擔幾乎翻了一番,這樣的日子怎麼過得下去呢?惟有投靠起義軍造反。

五、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在天啟末年和崇禎初年的農民軍像大多數朝代末期的農民起義一樣,只是生活所迫而聚集造反,他們沒有也不敢提出推翻朝廷的意願。在他們看來舉旗抗稅,武力奪取豪紳大戶糧食已達到目的。最後目的是能夠朝廷招安,過上安穩的日子。因此在初期農民軍連官府都很少襲擊。

初期的農民起義是集中在陝西一帶,由於天災人禍,農民生活困苦,走上了造反的道路。這時大明朝廷如果能夠有效地組織賑災,陝西早期的民變是不難平息的。並且早期圍剿農民軍的官員如楊鶴、洪承疇、曹文詔等採取招撫措施,已初見成效。然而多疑喜功的崇禎,什麼事都要急著幹,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剿闖軍的將領,導致最後功虧一簣。

大話明清: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明末農民起義路線圖


六、民間災害、瘟疫不斷

​明朝末年,旱災、水災、蝗災、瘟疫不斷。自崇禎元年起,中國北方大旱。《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十四年北方瘟疫、十六年天津鼠疫 。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鞠明庫先生,曾經對明朝末期的天災做過調查統計。在《災害與明代政治》中提到,明代天啟到崇禎期間,單單水災就發生了374次之多。

明朝內憂外患,盜匪與流民並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清軍不斷入關騷擾。在飽受摧殘的地方社會十分脆弱的狀態下,天災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加速了明朝大廈的垮塌。

大話明清: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明十三陵

結語

崇禎是明朝歷史上一個很複雜的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他有中興之志,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嚴於自律。他竭力想把明朝再次推向盛世,但由於自身的因素,對於政局把控錯誤連連。大明王朝的衰亡雖始於萬曆,但明王朝加速衰亡與崇禎脫不了干係。

民國曆史學家孟森曾說:"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這個評價極為中肯。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破北京,崇禎帝喊出了"君非亡國之君, 臣皆亡國之臣。"之後在煤山自縊而死。他的自殺像是一場與世人的賭氣,更像是在向上天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平、憤恨與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