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香菇書記”駐進村民心坎裡——記李莊鎮振興社區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馬進

2017年4月28日,當時52歲的馬進同志,作為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外國專家局局長,被選派到碭山縣李莊鎮振興社區任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任職以來,他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牢記職責任務,心繫貧困村民,幫助村裡發展香菇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點贊”,群眾都親切的稱呼他“香菇書記”。

殫精竭慮,助力香菇產業發展


馬進同志來到振興社區後,發現村產業項目少,集體經濟薄弱,嚴重製約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為打破這一瓶頸,他充分利用自身外國專家局局長掌握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多渠道蒐集香菇種植方面的知識,把發展香菇種植作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從外地請來食用菌技術人才,成功舉辦兩期食用菌技術培訓班,使60多名貧困群眾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術,為振興社區香菇發展注入了活力。

截至2019年11月,振興社區香菇產業已發展到香菇大棚120個,可容納菌棒 120餘萬個,吸納貧困戶到香菇大棚務工1.2萬人次,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事必躬親,拓寬香菇銷售渠道

為開拓香菇銷售市場,馬進同志親自帶領扶貧工作隊成員和村“兩委”幹部,到徐州、商丘、宿州等地考察香菇市場,多方尋求銷售途徑。為延長香菇產業鏈條,添置烘乾設施,把鮮香菇烘乾銷售,拓寬增收渠道。在碭山縣電子商務協會的幫助下,馬進同志與安徽省東方果園企業聯繫、洽談,實現了幹香菇異地分裝,真正有了振興社區自己的標準化產品。又與安徽壹度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採取線上線下銷售,將振興社區的香菇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拓寬了香菇的銷售渠道。

融入群眾,做群眾的知心人


堅持群眾事情無小事,始終當好群眾的“貼心人”。馬進同志常說“不管自己是單位領導還是辦事員,既然現在是駐村幫扶幹部,就要找準位置,不擺架子,俯下身子,紮實工作,真心實意當好睏難群眾的服務員,辦好群眾的每一件事”。他不僅這麼說更是帶頭做,哪家有就業意向,他就主動落實培訓;哪戶缺少脫貧動力,他就適時談心鼓勁;哪戶有突發困難,他就第一時間上門解決。細微之處見真情,真幫實扶為民心。他用一件件、一樁樁看得見、摸得著的小事實事,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讚譽,在群眾中樹立了實幹為民的良好形象。

心裡裝著群眾,群眾的心裡才有你。馬進用他的一言一行踐行了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為民本色,他一心為民的情懷、務實擔當的作風贏得群眾的點贊,為全縣幫扶幹部樹立了榜樣。(李莊鎮沙盼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