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孝義故事

劉 恆 嘗 藥

富平孝義故事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早年被封為代王。他的生母人稱薄太后。富平的舊縣“懷德縣”即是漢文帝為了侍奉母親而設立,故址位於東華街道辦的懷陽城。

文帝對母親始終竭力奉養,從來沒有絲毫怠慢。薄太后曾得了大病,三年未愈,文帝為母親的病常常衣帶不解,覺也不睡,十分操勞。給母親治病的湯藥,每次他都要親口嘗過,才端給母親喝。正以此,漢文帝仁孝傳遍天下。

學 寬 祈 藥

王學寬是通關里人(今曹、雷村一帶)。侍奉母親十分孝順,每次外出和回家都要稟告母親,在村裡村外很有影響。光緒丁丑年(1877),當地奇荒,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寧可自己不吃,也要盡力給母親做最好吃的。母親病重,久治難愈,他半夜在大堡村觀音堂焚香跪禱,為母親祈藥,其情感動神靈,賜予靈藥。他天明持藥與母親煎飲,母病遂愈。

思 聰 尋 父

惠思聰,東鄉惠堡人(今張橋)。他父親大有遠赴新疆伊犁,三十餘年杳無音。思聰從沒見過父親,每次問及,母親只說在萬里之外,其他再無音信。思聰偶聽說父親在大河沿鎮,決意出塞前去尋父,眾人勸阻不下。光緒十年(1884),思聰義無反顧,一路乞行,歷經千難萬險,第二年正月終於來到大河沿鎮,見到了父親大有。隨後,他又替父親幹了大半年活兒,償還了父親的所有欠債。二人於九月起程,光緒十二年(1886)正月回到富平,一家團圓。眾人皆以萬里徒步尋父驚異稱奇,被遠近譽為“惠孝子”。


富平孝義故事

連 舜 尋 親

韋連舜原籍山東博山縣。1900年,其父逃往關東,多年毫無音訊,家中老母妻兒仍處於飢困之中。此時有不少山東人移居關中,連舜便帶著一家五口沿路乞討,兩月後落戶富平縣東新村。

初來乍到,一家人自力更生,辛勤勞作,三年後置買田地,蓋了草房,有了安身之地。不覺六年已過,逃往關外的父親又在何方?1907年春,連舜隻身前往關東,邊討飯邊做工,只要有山東人住的地方,他都逐個詢問,其足跡踏遍東北三省,甚至還過了鴨綠江。經過兩年搜尋,幾乎一無所獲。後來,他又二次前往東北尋父,歷時三年,行程萬里,終於在吉林宿樹海見到了父親。1910年春,連舜父子回到富平,從此舉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