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鐵軍之歌”應徵作品展播(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長期以來,千千萬萬生態環保人在為藍天、碧水、淨土不懈努力,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生態環保鐵軍的使命和擔當。為更好地樹立生態環保鐵軍形象、展示鐵軍風采,生態環境部計劃製作出品一首“生態環保鐵軍之歌”。3月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保鐵軍之歌歌詞徵集啟事》,面向社會徵集“生態環保鐵軍之歌”歌詞。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踴躍投稿。截至目前,已徵集到歌詞作品數百篇,現對部分作品予以展播。

生態環保鐵軍之歌

鐵的精神 鐵的信念,

生態鐵軍 千錘百煉。

守白雲 護藍天高擎利劍,

眼裡不容 一絲煙。

截汙水 堵源頭築起防線,

再苦再難 無悔無怨。

為地球撐起 生態保護傘,

我們是 永不熄滅的綠色火焰。

鐵的心腸 鐵的肝膽,

生態鐵軍 本色不變。

處罰狠 執法嚴鐵面無私,

擅打硬仗 出重拳。

拒腐蝕 永不沾一塵不染,

胸懷磊落 心香如蓮。

為人類堅守 生態美家園,

我們把 綠色諾言獻給明天。

江蘇省漣水縣地方誌辦公室 孫華

生態環保鐵軍之歌

腳踏著崎嶇泥濘

懷揣著綠水青山

堅守著初心和使命

建設美麗中國的夙願。

高舉著領袖的旗幟

精準治汙不畏艱難

讓碧水、藍天和淨土

構建美好的生態家園。

攻堅戰的排頭兵

人民嚮往記心間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

前路漫漫信心滿滿

攻堅戰的急先鋒

千難萬險若等閒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華北製藥河北華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吳濟超

生態環保鐵軍之歌

我們是綠色的生力軍,

我們是環保的先行者,

我們是生態的保護傘,

我們是生態環保鐵軍。

在那茂密的林間,

在那湛藍的湖泊,

你會看到我們的身影,

看到我們忘我地工作。

在那峻峭的山麓,

在那湍急的江河,

你會與我們不期而遇,

發現我們正辛勤忙碌著。

如果你問我們忙碌為什麼,

我們會告訴你,

我們為了環保,

為了生態平衡,

為了讓美麗的大中國滿眼綠色。

如果你問這麼做是否值得,

我們會對你說,

身為生態環保鐵軍,

肩上的責任就重如泰山,

肩負著青山綠水的重託!

我們是生態環保鐵軍,

我們在工作中感受著快樂,

我們的生活就像一首歌,

一首生態環保鐵軍之歌。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 趙建華

生態環保鐵軍之歌

保衛藍天

駐廠監察監管不停息

曝曬馬路駐崗測尾氣

保護碧水

晝查夜巡利劍斬亂汙

凌晨四點微光下突擊

守衛淨土

控新治舊鐵腕夯根基

勘探監測足跡遍大地

攀高牆 探水勢

入草叢 尋渠口

涉淺灘 爬岩石

環保督查 真抓實幹

暗查暗訪 摸排溯源

腳踏實地 綠色轉型闖新路

堅守使命 熱血烈火淬真心

鋒芒出鞘 蕩濁除垢

治汙攻堅 重典治亂

錘鍊尖刀利刃上的精兵

永葆生態環保鐵軍本色

認真的眼睛有故事

赤誠的心中有個夢

藍江水悠蓮葉間

幽林鳥語繁花錦

夜幕繁星風揚雪

兩岸青山雲籠月

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

共建生態堡壘

建設美麗中國

深圳市環境工程科學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李東洋

深圳深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邵靜嫻

綠色追夢人

為每一座山川定製名片,

深綠淺碧是永恆的底色。

你流過的汗,

陣陣清風會記得。

為每一條河流刻下名字,

清波盪漾是不變的詩意。

你走過的路,

朵朵白雲會記得。

守護綠色,綠色追夢人,

仰無愧於天,捧出一顆心。

用擔當,過濾每一道呼吸,

讓萬物嗅到純淨的美麗。

擁抱綠色,綠色追夢人,

俯無愧於地,獻出一份情。

守初心,淨化每一個眼神,

讓藍天映照清爽的大地。

江西省樟樹市紀委監委 聶亞萍

生態環保鐵軍之歌

胸懷著遠大的革命理想,

肩負著人民的重託和希望,

守衛著綠水青山和田園,

爭創著無限幸福及榮光。

敢於鬥爭,勇於擔當,

防治汙染,衝在前方。

無論山高路遠水長,

何懼激流、險灘和風浪。

我們是生態環保的鐵軍,

堅守著神聖不變的信仰。

藍天碧水與我們同在,

美麗的家鄉源遠流長。

為了國家昌盛、人民安康,

為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我們貢獻出智慧、青春和力量。

朱景偉

拾起您手中的筆一起來為生態環保人加油鼓勁吧!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版權合作聯繫電話:010-67172392

侵權舉報聯繫電話:010-67112822

“生态环保铁军之歌”应征作品展播(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