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引言

你们还记得吗? 2019年最魔幻的读书姿势——量子速读。量子速读被群嘲,随后又衍生了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样的话,专门用于打趣被滥用的“量子力学”。量子速读的背后是家长们想要通过培养多读书来缓解对教育的焦虑,但其实这样反而会起反作用,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读也是读得一头雾水罢了

但他们没有弄清楚这一点:读书最重要的不是读的更快更多,而是认真的消化书中内容,使之为自己所用,对自己有益。如果做不到吸收书中的内容,那么读得再快也是白读。而为了更好地消化书中的内容,读书时就要做好笔记。甚至可以这么说,读书不做笔记,那就基本就是白读了。


今天从三个方面来说说读书笔记这回事儿:为什么读书一定要做笔记?应该做什么样的笔记?想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需要做到哪两点?

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1、为什么一定要做阅读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因为这样才最有效率。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说烂了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什么人们会经常说呢?因为它有道理啊!

阅读时会不断地迸发出奇思妙想,而此时此刻想到的东西,在下一秒就可能烟消云散了。如果不好好做记录,恐怕就再也想不起来曾经闪现的带着光芒的想法了。只有记录下来,才不会被轻易遗忘。


第二个原因是做阅读笔记,读书吸收才最有效率。

虽然有些人觉得手写读书笔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只有付出了精力和时间,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就像坐缆车和辛苦攀爬,虽然同样是到达山顶的方式,但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必然是不一样的。


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可视化。让思考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也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更容易地作为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比如在下一次写文章或整理提案时,翻开笔记,找到曾经记下的书籍文章和自己当时的视角思考。有时候,这些内容很有可能让人醍醐灌顶。


做读书笔记看起来是费时费力的事,但从结果上来看,这种读书方法最有效率,反而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2、读书时到底应该要做哪些笔记呢?做好以下四种让你受益无穷。

你以为读书就仅仅是打开一本书或点开一个阅读APP吗?不,根据《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来看,真正读书的完整流程分为4个环节:选书,买书,读书,活用。


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写笔记参与读书的每一个环节。以下的四种笔记分别对应读书流程的四个环节。

一、随想笔记,记下平时的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感悟。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只要按照时间顺序将它们排列在笔记本上就够了。算是当做创意随笔也挺好。

二、购书清单,通过书评报道,朋友的推荐,作家或名人采访而得知的书名。这样做可以防止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包装过度的广告词迷惑,与自己的意志背道而驰,冲动的买下畅销书或流行书。

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首富比尔盖茨荐书

三、阅读笔记,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在笔记本上做摘抄,写读后感,或是在上面贴上一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就当是记录自己真实体验的阅读日记。

四、活用的读书笔记,写一本书的读书笔记时,还可以参考笔记本里以前的书评、相关主题报道和过去写过的感想,一连串的思考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完成思想上的飞跃。而在返回重读的过程中,你的读书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这些体验都与读书息息相关,要勤勉地多多动笔。让阅读和思考融进你的生活,让书香充盈你的整个灵魂。


3、要想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就得要遵守这两个窍门。

第一、要有奖励和收获感。这就需要你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比如试着这样想,不需要重读整本书,我就能在读书笔记里轻松感受书中的精华,又节约时间又能精准检索。


再比如,在面对一些文案写作或是创意的头脑风暴时,多多翻看很久以前做的读书笔记,说不定就能得到新的灵感和收获。这能让你的读书笔记显得很有用。

读完书感觉什么都记不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你如何破解

第二、要有快乐和欢愉感。这需要你把做笔记这件事情变成一种享受。可以是自己精挑细选买的漂亮本子,可以是各种五颜六色签字笔或是帅气的钢笔,又或者是边做笔记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总之,要让你一想到做笔记就觉得很开心很期待。

4、总结

总结一下,读书重要的不是快,而是吸收了知识为己所用。一定要写读书笔记,因为慢才是快,快才是慢。

读书流程分四步,读书笔记分四种。想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就要有欢愉感,其实收获感本身就能带给我们欢愉。下一次在你阅读的时候,不妨拿起笔来写一写读书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