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被双十一“蒙蔽”是时候清醒一下了

别总被双十一“蒙蔽”是时候清醒一下了

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双十一”就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像是一种类似春节的全民狂欢,只不过不同之处在于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双十一”是冲动消费的“剁手日”。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反驳,“我们买的本就是日常所需,何来冲动消费?”,我想问,那一年高于一年的上亿销售额难道还不能说明冲动消费的成分越来越多吗?

如果你不服,那么我们一起看下这几组数字,2018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突破100亿销售额仅用了2分05秒,破500亿销售额的时间为26分03秒,破1000亿销售额的时间为1小时47分26秒,破1500亿销售额的时间为12小时08分40秒,破2000亿销售额的时间为22小时28分37秒。

如果你还感觉不到“冲动”,我们再来看下2018年销售额对比于往年的数据:

2018年天猫双十一仅用了15小时49分39秒的时间就超过了2017年双十一全天的销售额;仅用了26分13秒,就突破了500亿,而2017年天猫双11成交额破500亿是在40分12秒;而同样是2018年,用8小时08分52秒的时间就完成了2016年双十一全天的销售额;用1小时16分37秒就完成了2015年双十一全天的销售额;甚至只用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首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

这些数字背后说明的问题够不够惊人?如果我们把这单纯的理解成“消费升级”,那在朋友圈吐槽看个网红直播,连不在自己必购清单里的辣椒酱都入手的人呢?算不算冲动消费?

你的双十一必备清单?不,是你的

在双十一前夕,“带货达人”李佳琪早早就为大家提前做好了“双十一必买攻略”,与其说是给大家精心准备的清单,还不如说是各大品牌供货商和佳琪团队共同替大家准备的。借着双十一的噱头,加上诱人的送送送,足够点燃你的购物欲望。

试想,为了占那些足够多的“便宜”,又有多少人将佳琪直播间推荐的产品都一一入手?可能你手上的美妆用品还没开封,而直播间的力度又大的诱人,很大程度上会借此机会囤上一些。看吧,这种占便宜的欲望被商家们利用的淋漓尽致。

那么在此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浇一盆冷水,引入一个叫“定倍率”的概念。定倍率是指用商品的零售价格除以商品的成本价所得出来的倍数。而美妆产品的“定倍率”一般是在20-50倍左右,什么概念?比如一件成本价1元的商品在市场上标价10元,那么这款产品的定倍率就是10倍。那么市场上标价成百上千的美妆产品,按照20-50倍的价格溢价,其成本价能有多少?

其实一款产品的成本价只是价格组合当中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市场推广费用、经销商费用、销售、管理及行政费用等等,所以你会发现购买一款商品你支出的不仅仅是产品的成本价格而更多的是其他费用。而对于那些大牌商品,你支出的只会更多,这就是品牌的溢价。

再回到直播间里的明星大牌产品,你还会觉得不买就亏吗?不过是不同利益者跟消费者玩的一场游戏罢了。

双十一特价 玩的是心眼考的是奥数

每年的双十一电商平台的商家们就开始上演“考题大战”,什么预付定金双十一当天减免;各种叠加的优惠券分时间段抢;买多少减多少,活生生把我们这些没上过什么学的人给了当头一棒。

你问客服双十一最终价格是多少?她只能回答你按照当天付款价格算。看吧,连客服都理不清这特价背后的逻辑,更何况是我们。

其实不仅仅是今年,不知从几年前开始,有些心机商家借着双十一的幌子玩起了数字游戏,那些早早加入购物车的产品在双十一当天价格不降反升,在全民狂欢的日子糊弄大众,把大家都当傻子,一次两次可以,玩的次数多了傻子都糊弄聪明了,当实惠变成了假象,平台的信誉难免会被这些黑心商家玷污。

而想要借着节日省下几个铜板的我们,只能早早的就把产品加入购物车,每天看着价格的变动,争取双十一当天不被商家忽悠。

电商的出现确实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购物习惯,而我们也确实从中节省了很多开支。但在众多优惠、减免、全网最低等等的背后,平台方以及各大商家能不能收起“虚伪的面具”,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毕竟每一次冲动消费的背后,都是大家早出晚归一分一分挣来的。

而作为买家的我们,也更应该警醒,那些想要帮你省钱的陌生人又何尝不是有他的考量在里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