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股市运行动态:关注沪港通资金动向,消费医药将跑赢市场

截至3.27日收盘,沪深300已经连续两个月收跌,跌幅在7%以上,中小创、中证500跌幅较小,在1-5%之间。


2月份行情还是比较不错的,中小创录得上涨,沪深300小幅下跌。

2月份仅沪股通流出48亿,3月份流出407亿,2月份深股通流出19亿,3月份流出328亿。两月总计流出802亿。


沪市流出额度明显高于深市,自然表现也比较差。

资金认可是一方面,政策也是一方面,创业板改革在年初喊得沸沸扬扬,当然也是时间到了,原本2020年三月份就是注册制的启动时间。改革总会带来希望。


此前中信证券统计结果显示,从历史上数据来看,月流出700-800亿的额度已经是高值。

不过笔者认为去年外资大幅加仓,沪股通流入1561,深股通流入1953亿,合计年流入3514亿,月均流入292亿。而流入多必然带来流出多的情况,所以根本不能说明一个月流出800亿就是高值或者顶值的结论,因为未来再有流出去也是正常的。去年沪深300涨幅36%,中证500涨幅26%,中小创均超过40%。就像说去年很辉煌,但今年呢,会不会再续辉煌不得而知。


同期(2020.2-2020.3)道琼斯跌幅25%,纳斯达克19%。奈飞小幅收涨,ZOOM逆势大涨80%,苹果-20%,沃尔玛-3%,特斯拉-20%(此前连涨5个月,涨幅在170%以上)。


时势造英雄,在市场差的时候也是有跑出来的股票,比如ZOOM,一家做视频会议的龙头公司,19年4月纳斯达克上市,去年四季度营收就增长迅猛,78%。奈飞这种流媒体也是近十年涨幅最好的个股。


沃尔玛是硬消费,怎么样总要吃,不能饿着,衣食住行,衣食排在前面。


最后一个当然是医药,吉利德科学,两个月涨幅也有15%以上。


从美股可以看出几个趋势,得出结论。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中,要么是新兴产业、创新行业这种不受影响、需求大增,要么是消费、医药这种逆周期会跑赢市场。现在A股也是这个逻辑,并且未来一两个月也还是一样。


知道热点在哪也要了解风险在哪,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

至于规避的雷区是受影响比较大的外贸企业,外需不足;全球供应链和运输重创,航空、货运企业活得艰难,原油低价,石油企业日子难过。这些都是几个比较明显的,利润受到挤压的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