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流,不僅要說好話,最重要是說對話

俗話說得好,“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懂得說話的技巧,切忌揭人短處,戳到別人的痛點。例如,某個人曾經有過一段不光彩的經歷,或是小偷小摸,或是小打小鬧,或是受到過制裁,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不想提起的往事,如果你說話不注意或者為了壓服對方而拿出這些來打擊他們,那麼你的這種行為不僅會傷害他們的自尊,還會受到周圍人的蔑視,最終你的人際關係將會出現嚴重危機。“打人不打臉,說話不揭短”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重視的信條,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謹記這一點。

“一句惡語三伏寒”,傷害別人的話說出口,給對方的自尊造成傷害的同時,對方的自衛反擊也會給自己造成傷害。因為被擊中痛處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所以,我們在與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揭人短處,與人和善交流。

與人交流,不僅要說好話,最重要是說對話

會說話的浣熊

1.學會體察別人的心思,與人交往和交流就是交心,應該體察對方的心思、心理和需要,不能張口就來,甚至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樣只會得罪別人,造成關係破裂阻礙正常的交往。

2.對待有所缺陷的人,說話要有所迴避,俗話說:“當著矮子不說短話。”對於個頭低矮的人,最好不要提及“短”、“小”以及“木墩”、“武大郎”等於矮小相聯繫的話語,免得他因多心而傷心。對於犯過罪,判過刑的人,最好不要提及“監獄、罪犯”等與他的忌諱相關聯的詞語或事情。否則,他會認為你在指桑罵槐。

3.巧妙委婉地指正別人的錯誤,有時候,對方的缺點和錯誤無法迴避,必須直接面對。當你指出對方的缺點或不足時,要顧及場合,別傷及對方的面子。這時就要採取委婉含蓄的說法,避免發生衝突。尤其要注意避人所忌,面對別人遇到某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時,最好不要主動引出這些有可能令對方尷尬的話題。

4.心懷寬容,接納更多不同的聲音,有一點寬容和善良之心,不要把別人的觀點、做法看得一無是處。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沒有幾個人不在乎自己的顏面。聰明的人會盡量給他人留面子,因為他們相信,只有自己處處給別人留足面子,自己才會收穫面子。

在為人處世中,場面話誰都可以說,但並不是誰都會說,稍不注意,也許你就踏進了言語的‘禁區’。觸到了對方的短處和痛處,做了對方忌諱的事,從而對他人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如果你不瞭解對方的性格、經歷和背景,那麼就儘量少說對方的缺點,多說對方的優點和長處。一個能照顧他人的感受,不談論他人的是非,不對他人責難,他就一定會贏得好人緣。


人際交往,並非單純的與人說話交流,更多的是一種技巧性的溝通,因此,當你與別人談話時,要始終意識到,你對對方扮演的雙重角色。言語交流也是具有雙向性的,也就是說,你的責任不僅是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還應該考慮怎樣談才能使對方產生興趣,易於瞭解,並根據對方的各種反饋信息來調整自己的講話方式和內容。而做到這一切的前提,都依賴一個先決條件——不觸及到人際交流中的禁忌。

與人交流,不僅要說好話,最重要是說對話

會說話的浣熊

那麼在交際中,我們還應該注意哪些交談禁忌呢?

敏感話題,一般來說,這些話題包括女士的年齡和體重、婚姻問題、體重問題等。比如,當你無意中告訴一位女士“你胖了”,他會擔心自己是不是體態走樣了;如果你說她瘦了,又剛好沒意識到對方正受都疾病的困擾,因此沒有顧忌人家的傷心事。總之,個人想法、立場不同,某些話題你以為沒什麼,但卻可能是別人的禁忌,特別是對別人身體上的改變,儘量少拿來做寒暄的話題。對待敏感話題反應一定要快。有人會想,以前談及這一類話題都沒問題,現在必定也沒問題。這種“輕忽”態度很不合適。

除此之外,大家應該瞭解的一個原則是:特定的場合有著特定敏感的話題,不要誤踩地雷。例如:在一些喜慶的場合,千萬不要談論晦氣的話題;相對的,在葬禮等場合,就不應該談論開心的話題。

交談已逐漸成為一門藝術,被眾多的人所推崇。“說對話”是我們搞好與對方關係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語言技巧,準確巧妙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對方需要聽、喜歡聽的話,而不是說對方避諱的話。當然,這需要我們在與人交談的時候靈活一些,通過察言觀色說對話。

與人交流,不僅要說好話,最重要是說對話

會說話的浣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