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記憶之“贏在耐煩”

詩書閒處好,窗外最吸睛。閉門十四日,春雪看兩天。

再休息,時間長了也不行,再好的風景,天天看也會枯燥。當寫這個標題的時候,說明內心已經不耐煩了。手機、網上沒有一個積極的信息,如何還能假裝的平靜?

耐煩是啥?十幾年前,解思忠先生給我的一副小篆作品,就是“耐煩”二字。當時少不更事,不能理解其中之意,先生說,我一生經歷很多,無論大學畢業後分配在秦嶺深山工作,還是後來榮幸的調到北京,甚至走進中南海,他始終將“耐煩”二字銘記於心。他說,人在逆境的時候,最容易沒耐心,甚至怨天尤人,在秦嶺深山裡,孤燈寒影、野獸出沒,不怕是不可能的,不想改變現狀也是不可能呢。但是,他收住了青年人的傲氣和脾氣,靜下心鑽研專業,讀書學習,終有所成。他認為“能耐”不如能“耐”,耐煩的人,能夠包容人事物境的紛擾,不怕煩難,不懼干擾;“耐得千事煩,收得一心清”,耐煩的人,能夠掌控自己的雜念妄想,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耐煩也是思忠先生,幾十年來始終堅守的,

他把耐得住煩當作了一種修行。

耐煩為啥?現在生活的快捷,反而我們不如以前幸福了?以前,很慢,等一封信需要很長時間,但是等待的過程卻非常美好,令人懷念。在部隊,每週一起讀家信的時光,常常令人熱淚盈眶。以前,很慢,坐一趟綠皮火車需要很長很長時間,大家可以在火車上交流、看報紙、打撲克,陌生的人,一路下來就成為朋友了;那麼慢的火車,認識了朋友、看了風景。不比現在,每人一部手機、一個耳塞,孤獨的在自己的世界,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溫度,留下了無情的冷漠。那時候,慢,慢的有耐心。現在是真快,快遞送晚了,要罵娘;外賣送晚了,要差評;約好的車,堵在路上,要投訴;網絡慢一秒,都可能忍不住摔手機。大家越來越像一個滿足不了的孩子,在滿世界的嚷嚷,彷彿這輩子只有他們最珍惜的時間,等一秒鐘的耐心都沒有了,可是,省下來的時間,去哪裡耐煩了呢?追劇、刷圈、拼多多、打王者榮耀、逛淘寶、刷抖音。。。;世界浮躁了,每一個人都活在匆匆之中,耐

煩的腳步,卻跟不上疾馳的靈魂!或者說耐不下的煩,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耐煩幹啥?古人云:每臨大事有靜氣,穩住陣腳心不慌。要義就是“耐煩”。遇到大事,危急時刻,怨天尤人不是辦法,只有靜下心來冷靜思考、慎重處理才是根本之道。可是這些大道理,大家不用腦子想,信手一查,到處都是。況且,連學習的時間都替你省出來了,你不用花時間去讀書了,只要花點錢,下載一個APP,什麼樣的知識都有。可是,這樣快捷的知識有用嗎?能增加我們的底蘊,增加我們的閱歷嗎?能有益我們的本職工作和實現夢想?我想不可能。沒有積累和底蘊的東西都是曇花一現。路遙寫《人生》用了21天,可是準備材料就用了三個月;一部《平凡的世界》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這六年,他都是在圖書館、資料室度過的,天文地理、軍政外交、古今中外,連王滿銀賣老鼠藥這樣的一個細節,都是耐心的觀察兩個小老鼠提煉出來的。他把生活寫進了書裡,也自己寫成了書。有時候,工作和學習一樣,是需要虔誠和耐心去創造的。在每一個艱難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那些在朝聖路上,衣衫襤褸,逢頭垢面的朝聖者,他們如此艱難,卻心生歡喜,這是信念的力量,也給我一種動力。

耐煩有啥?耐煩可以修身養心、可以有個好人緣。《曾國藩家書》裡面講。有一次,曾國藩接到弟弟曾國荃的一封信,信中說:“仰鼻息於傀儡羶腥之輩,又豈吾心之所樂。”曾國藩諄諄告誡弟弟不要不耐煩,這樣將來恐怕難以與人相處。耐煩,與人相處才能容人,待人接物才有度量。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何況是人呢?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德性,對志同道合者就真心結交,對羶腥奸詐之輩可以不予理睬,但也無須招惹。其實,說起來和寫起來都很好,我自己都做不到。寫書的人,都是在寫自己,勸別人的人,也是在勸自己,你說是嗎?

耐煩,就是匠心精神,就是靜心的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我們天天給企業宣講的沉下去,做出自己的絕活;打造“專精特新”的精品,在細分領域站穩自己的腳跟,無論什麼樣的“疫情”都不可怕。

耐煩,就是敦煌兩千年來一個個平凡的身影、一個個執著的守護者,從開鑿,歷經數代增建,漸成千餘石窟群。如果沒有那些耐煩的僧人、藝術家,前仆後繼,個個窮盡一生的智能與生命來雕琢,哪能完成這驚天地、泣鬼神的奇偉傑作傳於後世的“人間瑰寶”敦煌石窟。

你我皆凡人,都有紅塵心。國難當頭,天災橫行,人禍不斷,我們當靜下心來,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我們當耐住性子,一切聽從政府的號召。待到春花爛漫,春雷滾滾,我們經過此番積蓄和歷練,必將用我們的方式,回報會員,回報社會,奉獻國家!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我們團結起來,耐的住煩躁,平心靜氣,戰勝疫情,戰勝自己,擁抱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