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下的是冰雹還是冰粒?傻傻分不清!專家回覆:是霰


鄭州下的是冰雹還是冰粒?傻傻分不清!專家回覆:是霰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4月10日中午,據網友反映稱,鄭州市文化路北三環附近下起了“冰雹”,“撞”向汽車玻璃時,沙沙作響,左右飛彈,有人說“剛砸到頭上很多”,對此,鄭州氣象局專家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說,“準確的來說,下的是霰。”

那麼,冰雹、冰粒和霰的區別在哪呢?

鄭州國家氣象站站長阮祥說:“簡單的來說,霰和冰雹是在不穩定大氣層形成的天氣現象,因為昨天晚上就開始有雷電現象,下的大了就是冰雹,小的就是霰。而冰粒是在穩定大氣層產生的雨滴,在下落的過程中凍結而成的。”

具體來說,冰粒發生時一般大氣層較為穩定,不打雷沒有風,多來自雨層雲、高層雲或層積雲,為間歇性的,有時伴有雨;直徑小於5mm,落地時有沙沙聲,遇硬地面時會反跳,碰破就剩下破碎的凍殼;一般出現在冬季或冬春、秋冬過渡季節,夏天很少出現;冰粒屬於穩定降水,像普通降雪、降雨一樣,一般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是有益的,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而冰雹多發生在強對流天氣中,多伴隨大風、雷電、龍捲等惡劣天氣,屬於陣性降水;直徑最大10mm,堅硬不易碎;常出現在夏、春、秋季,以夏季出現最多;冰雹屬於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常砸壞莊家、損壞房屋、威脅人畜安全,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霰其實就是直徑小於5mm的冰雹,有的地區叫雪子(xuězǐ)、雪糝(xuěshēn)。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狀(有時呈圓錐形)的、有雪狀結構的冰相粒子組成的固態降水,著硬地常反跳,鬆脆易碎。

為什麼會在4月下霰呢?阮翔說:“這種月份這種情況不多,主要是因為冷空氣強,對流較強。”

鄭州市氣象臺9時40分發佈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鄭州市區已出現雷電活動,預計未來6小時內將持續,局地可能伴有冰雹。今天鄭州市氣溫呈緩慢下降趨勢(0時的氣溫為7℃,9時的氣溫為5.8℃),在16時會降至4℃左右。由於氣溫較低,局地出現了冰粒(直徑小於5毫米的冰粒子組成的固態降水)。今天上午有陣雨,午後有小雨,局地小到中雨,仍可能出現冰粒。

而在位於嵩山(太室山)跑馬嶺的海拔1178.4米的河南鄭州嵩山國家基準氣候站,今天上午9:30實況氣溫降到了0度以下。目前嵩山站的風速是4級左右,昨晚20時到現在,最大風速15.0m/s(7級),出現在凌晨3點4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