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時代,人類該何去何從?

你認為還需要多久機器就可以比你更好的完成工作?

在過去,自動化意味著大而笨重的機器在工廠做著重複性的工作。如今,自動化已應用於飛機著陸,診斷癌症以及股票交易領域,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全然不同以往的自動化時代。201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接近一半的工作可能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實現自動化。


智能化時代,人類該何去何從?


曾經,技術的發展規律是簡單的,技術的革新減輕了人們工作的負擔,提高了生產力。這意味著同樣數量的工人相比過去可以生產更多的商品,提供更為高效的服務。這淘汰了許多工作崗位,同時也提供了其他更好的崗位,這點很重要,因為不斷增長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工作。簡而言之,創新意味著更高的生產力,減少傳統過時的崗位,增加更好更高效的新工作。總體上看,這造福了大多數人,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人類工作的更迭有著很清晰的軌跡。在人類歷史長河的絕大多數時間內,我們以耕種畜牧為生,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人們的工作重心轉向了製造業,隨著自動化的普及,重心轉向了服務業。站在人類歷史的角度上看,僅僅在不久前,智能信息時代來臨了,一夜之間規則被改寫了,機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步取代本屬於人類的工作崗位,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前景。

儘管信息時代的新興企業正蓬勃發展,但這些企業能提供的新的工作崗位卻越來越少。1979年,通用汽車公司僱傭了超過80萬員工,創收110億美元。到了2012年,谷歌公司創收140億美元,僅有5萬8千名員工。新型的技術型企業正在淘汰傳統老舊的技術型企業。就如100年前汽車剛剛問世的時候,汽車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競相出現,汽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基礎設施甚至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數百萬人直接或間接的找到了工作,幾十年的投入使得該領域不斷髮展。如今,汽車行業已經趨於飽和,汽車領域的技術革新所提供的新崗位數量早已不如從前,儘管現在熱門的新能源汽車前景光明,但也不可能再像從前那般創造數百萬個新崗位。那麼互聯網行業又如何?一些技術專家認為互聯網是一種基於電力引入的創新。如果深入對比,我們就能看出這次技術革新與以往的不同之處,互聯網創造了新的企業,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的產業,但是卻沒有創造足夠的新崗位來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或是彌補它所淘汰的傳統崗位。在2004年,巔峰時期的Blockbuster公司有8萬4千名員工,創收60億美元。相比這下,在2016年,Netflix公司僅有4500名員工,創收90億美元。現在我們知道了,智能信息時代的技術革新並沒有帶來足夠的新工作,這還不算糟糕。更糟糕的是此時此刻,智能化帶來的新時代浪潮正在逐步取代我們的工作。


智能化時代,人類該何去何從?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我們自己。人類的發展是基於勞動力的分配,經歷了幾千年的不斷髮展,我們的工作分配變得越來越細緻,也越來越專業化。儘管眼下最聰明的機器也很難完成複雜的工作,但它們卻十分擅長完成定義明確,結果可以預料的工作,因此人類在工廠的重複性勞動被機器取代了。但是隨著對複雜工作的不斷觀察和研究,人們發現所謂的複雜性工作只不過是許多定義明確,結果清晰可預料的工作集合在了一起。機器正逐漸變得非常善於將複雜性工作分解為很多簡單的,可預測的工作。對現在的很多人來說,他們將在自己精通的領域失去用武之地,這意味著我們正處在被淘汰的邊緣。


智能化時代,人類該何去何從?


計算機通過機器學習來實現上述過程,機器學習使得計算機能夠通過分析數據來獲取知識和技能,利用在數據中發現的規律,計算機在某一領域變得越來越精通,我們通過給予計算機大量相關領域的數據來實現這一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數據”。向計算機展示你的網上購物清單,它將逐步掌握你的購物偏好,然後根據你的偏好推薦你可能會購買的產品。近幾年來,由於智能設備的普及,我們的一切數據都被收集起來,從你的行動數據,網絡數據,醫療記錄,通信信息,出行數據,還有你在工作中做了什麼都被一併記錄,這就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由機器組成的數據採集網絡。這些都可以被機器來學習人類的行為模式並且不斷學習做到更好,而這些並不需要它們有多努力,往往只需要升級一些新的代碼就能實現。機器甚至有能力讓升級的進程加快,有多快呢?如果你的工作很複雜,需要用到電腦,你可能反而比在工廠做簡單事務的工人更早失業,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了先例。一個美國舊金山的公司為大型企業提供了一個項目管理軟件,用於取代中屋管理職位。當這個軟件被應用於一個新項目時,它首先決定哪部分工作可以被自動化取代,哪部分需要專業型人才。然後通過互聯網組建了一個有社會待業者組成的團隊。在這之後,這個軟件給人類分配任務,並控制工作質量,記錄個人表現直到項目完成。在這些人進行他們的任務時,軟件的學習算法監視他們,收集他們的工作數據,記錄他們的分工。然後諷刺而荒謬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待業者其實正在教授這個軟件如何去取代他們。在第一年,這個軟件平均減少了50%的開銷,在此基礎上,第二年開銷又減少了25%,這只是眾多例子中的一個。在很多領域,機器或程序和人類做得一樣好,甚至越超了人類。從藥劑師到分析師,從記者到放射科醫師,從收銀員到銀行出納等等等等,這些工作不會一夜之間消失,但做這些工作的人們將越來越少。

2007年第一代蘋果手機問世,在接下來的幾年,我們見證了諾基亞的土崩瓦解。時至今日移動智能設備佔領了整個人類社會。正如100年前汽車製造的興起,智能手機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整個社會結構,大數據,區塊鏈,智能媒體,物聯網,自動駕駛,移動支付,無人商店等等。技術的發展使得生產力正在逐步和人類勞動脫離。在信息時代,技術革新的本源與之前的時代完全不同,這個過程在若干年前就已經開始並且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只是這次,機器可能真的要取代我們的工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