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不应该停留在表面

随着商业市场需求不断的精确化,资源方面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分配,商业中的机会已经超越了原本的形式,演变为一种商业创意,即如何去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如何去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的核心计划,这些都囊括在商业模式当中。

  在如今的商海中,仍然有不同的声音表达着对商业模式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还是赞同商业模式存在的价值,但对于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之间的联系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譬如,有些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只是回答了如何创造价值的问题,应该只是战略的一部分。但是,另外的一些学者认为,核心的战略就是商业模式的一个分支或者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因为,商业模式本质上不是战略,它的存在是有助于战略的分析选择与检验。所以,在商业模式的发展中,如何去判别商业模式的定位,并且区分战略与商业模式的不同,这对于企业家发展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商业模式不应该停留在表面


  下面,我们就来阐述商业模式中的两种层次:

  第一种层次,元模式。元模式是以一种较为复杂、抽象的方式来描述商业模式的定义。譬如,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价值创造、传递价值”或者是获取机制架构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商业模式处于洞察人类动机的早期,并有相应的利润留作为支撑。那么,由于元模式是从本质上来诠释商业模式,为此,在识别商业模式中,它有普适性的价值以及识别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视角中,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也有不同,少的情况下为两个,多的也可能达到十余个左右。但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还是,价值主张、经营系统和盈利模式。

  第二种层次,子模式。与上面提及的元模式相似,子模式也能够通过相应的理论来获取。子模式在本质上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商业模式,可以在某一方面表示企业的行为特征。每一种商业模式都存在不一样的特征,产生的分类也就不同了,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经验,不同的商业实践中,来判别商业模式的选取需要不同的因素。简单来说,商业模式自身也是一种识别分类的工具,在商业运营中可以加深我们对商业现象的理解,子模式作为商业模式中的一种层次,可以细分为协调型、整合型、聚焦型和市场营造型四种相关的子模式,并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来选择贴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在人们消费行为愈发自主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今天。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更为凸显,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当深入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在商业实践中选择贴合自身的模式,再通过商业模式的调整和创新把握新常态下的机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