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

對於中國來說,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上,日本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


人口老齡化是問題非常嚴重,日本人口總數持續出現負增長,同事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人口壽命有84歲,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超過28%,從全世界範圍來看,人類的平均壽命都在變得越來越長,經濟學人介紹,一個00後活到100歲的概率是50%,而10後、20後的孩子將來個個都是百歲壽星。

長壽當然是好事,但長壽帶來的老齡化趨勢,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調整,比如說人口數量降低、勞動力短缺、醫療負擔過重、養老金體系不堪重負等等,都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日本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政策和手段,尤其是勞動力短缺和養老問題,日本採取的一些舉措,非常值得參考。

  • 日本如何緩解勞動力短缺

解決勞動力短缺的關鍵,就是要找到足夠的人老工作,對此通過三種舉措來解決問題:演唱退休年齡、鼓勵女性就業、積極引進移民。

一、延長退休年齡,提高人們的工作年限

延長工作時間對政府的財政有巨大的好處,它既能帶來更高的稅收,也能降低政府在退休金的投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過,他想建立一個充滿活力,讓人們終生工作的社會。

日本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

二、促進女性就業

要促進女性就業,最重要的是改善女性的社會工作環境,而這需要政府和企業聯合起來,為此做出積極的努力,女性就業的一大問題是生育帶來的職業生涯困境,一旦生了孩子,很多女性都會中斷工作,對後續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小的影響,還有一些女性為了照顧孩子,徹底離開了職場。

日本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

針對這個問題,《經濟學人》認為首先要改變日本私營企業的資歷制度,激勵更多的女性生完孩子後重回職場,改變之前漲薪與提拔跟你的工作年限掛鉤,改為按能力大小評估升值加薪。

三、引進移民

日本已經默許更多的外國人來本國工作,下一步,日本計劃引進更多行業的藍領工人,比如建築業、造船業、老年人護理等行業。日本還退出了一條政策,到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必須具備特定技能,而且在日本工作的簽證不能超過五年,還不能帶家屬。

日本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

日本在延遲退休年齡、鼓勵女性重返職場,以及引進更多移民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目前在日本,老年人群體是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3%的還在工作,是發達國家當中比例最高的,日本女性在勞動力市場的比例也超過了美國和歐洲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