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从一场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开始。
这天,长安权臣的府邸上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姿貌瑰伟”,唯一的缺点就是身上的衣服破了点。
年轻人没理会看门的各种刁难,直接嚷着要见老板杨素。
这一番举动引起里大老板杨素的注意,觉得这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就客气的将他请到了书房谈话。
年轻人也不客气,坐下就向杨素畅谈天下大势。
年轻人侃侃而谈的模样,没有吸引杨素的注意,反而引起了老板身旁婢女的兴趣。
她见年轻人身材伟岸,英姿勃勃,神态从容,见解非凡,一个小心脏砰砰砰乱跳了好一阵。
通过各种分析与观察,婢女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眼前的年轻人就是一支潜力股。
只要耐心等待,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婢女很清楚对待这样的潜力股,最有效的法宝就是看准了就出手。
所以她丝毫没有犹豫。
通过杨素的人脉关系网,当夜她就是打听到这个年轻人名叫李靖,住在长安的某旅馆中。
第二天一早,杨素的府邸里多了一桩桃色新闻。
婢女杨出尘与李靖私奔了。
自古美女识英雄,或者英雄遇美女,最后的结局要么成了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
要么劳燕分飞,彼此老死不相往来。
但这场见面会却打破了这个魔咒,男主角与女主角只在人群里看了彼此一眼,就此确定了终生。
在上演了以身相许,私奔了戏码后,两人相伴到老。
男的建功立业成为不出世的名将,女的相夫教子成为一代女神话。
贞观十四年(640年),张出尘因病去世。已经70多岁的李靖回首与妻子的点点滴滴,不由得老泪纵横,痛不欲生。
他很清楚,自己的一生如果不是有妻子跟在身边,那么今日的李靖绝不会是大唐战功赫赫的战神,什么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的荣誉绝不会出现在他的身上。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源自一场见面会。
为了更能说明其事,民间各种演绎版本都为了这故事谱写了后续。
大意是李靖带着红拂女私奔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满脸虬髯的人,此人自称虬髯客。红拂见他貌似粗鄙,却有一种不凡的气质,于是与他拜为兄妹。
这位虬髯客本是富人,他将家产尽数都给了李靖夫妇自己远走他方去了。
李靖在其家中发现了数部兵书,于是悉心钻研,收获颇丰。
后来碰上了李渊父子起兵,李靖顺利投入他们帐下屡立战功,封为卫国公,而其夫人红拂女也就成了一品夫人。
故事很精彩、很曲折、很离奇、很正能量,但这并非真实的历史。
历史的李靖固然是书中的李靖,但王者荣耀打开模式不是这样的。
想知道王者荣耀怎么打开,别急,我往下看。
公元571年,雍州三原,一户姓李的官家诞生了一个孩子。
这孩子叫李靖。
李家的男人很早就开始做官,官还做的不小,到了祖父这一辈,基本上都是封疆大吏的那种。
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
这样的家世,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可想而知了。
不知是李家男人优良的基因全都传给了李靖,还是老天爷特别的厚爱李靖。
总之,李靖不光人长得帅(仪表魁伟),聪明,还特别的有理想。
他曾经一脸骄傲的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
舅父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长的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家高富帅还带内涵。
这样的人到哪儿都吃香。
在别人还在思索着未来的路如何走的时候,清华大学高材生李靖的大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大隋。
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卿终当坐此)
这些人起先并不认识李靖。
通过接触,通过侦查,最终得出了堪称天气预报一般的结论。
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才到哪儿都是人才,只要机遇好,他们总能脱颖而出,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李靖就是这样的人。
机会很快就找上了门。
公元(605—617),已经被隋炀帝折腾得差不多的大隋集团开启了风起云涌的时代。
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人开始脱离大隋集团,纷纷注资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认知,各路人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一直伺机而动的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也加入了抢夺大隋市场的行当。
这种趁火打劫的勾当让李靖觉得自己该为隋炀帝做点什么,作为未来大唐的战神,这次不友好的出发点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谁能笑到最后,没人知道。
选择谁,在没有任何人脸识别,风险评估,分析报告的时代,能否选好老板全靠双眼。
但历史还是让李靖选了李渊。
写到这儿,笔者忍不住感慨两句,在一个全凭眼力的时代,能在诸多老板的之中,选出一个最牛叉的老板,概率比中五百万的大奖还要难。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总能中五百万。
李靖就属于这种运气好到爆的人。
无论怎么抽都能抽到王炸。
李渊父子自晋阳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克长安,一直想着告发李渊父子的李靖,竟成为了李渊的阶下囚,差点被砍,如果砍了,大唐也许少了一员名将,笔者也少了一个书写的人物。
和所有武侠小说的主角一样。
关键时刻,总有人喊一句刀下留人。
李靖也不例外,当面对着白晃晃的屠刀时,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理想,想起了那个不顾名声与自己私奔的红拂女。
自己就这么死在了这里,别人会怎么看她……
一股迫切的证明感,让他觉得自己不该就这么死去。
在自己没有成为爆款之前,我还不能死。
为了红拂女我也要活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基于这个固执的信念,他说了一句自救的话:“您兴起义兵,本是为了天下,除去暴乱,怎么不欲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刀架在了脖子上,还能如此淡定的说话。
这人不简单。
这是大老板李渊的第一印象。
都这个时候了,还能反驳,此时胆色才干都不错,是个人才。这是二老板李世民的看法。
大唐第一任老板,第二任CEO都在同一时间认可了李靖,并且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个好印象一直存在李世民的脑海里,直到死的那一刻都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这个成功的个例告诉我们,第一印象不光能获得别人的赞美,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阎王爷门前走了一遭的李靖似乎认识了一个道理,再好的理想,再多的才华,再好看的容颜,再大的名声都比不上活着。
活着才能将一切的理想化为现实。
基于这个认知,从刑场走出来的李靖正式加入李渊集团做一个开国元老。
应该说,这是个无比的正确的决定,即便是多年后,李靖抚摸着妻子的脸颊,看着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时候,依旧为自己这次决定感到自豪。
因为,正是这个决定开启了他一路打怪升级的传奇模式。
公元(620年),李靖跟随大唐二老板李世民一起从长安出发,讨伐洛阳的王世充,先前一直压着的军事才华仿佛一夜之间全都释放了出来。
如果说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那么李靖则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上了战场的李靖几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在他的努力下,王世充投降了、萧铣平了、辅公祏破了,东突厥、吐谷浑灭了,混乱不堪的天下,重新在他手中恢复了安宁。
当初那个落魄的小子, 彻底逆袭成功。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改封李靖为卫国公,授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又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为了彰显他的赫赫战功,李世民诏令将红拂女的坟茔规格依照汉代卫青、霍去病的旧例,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的形状。
这一刻,李靖的人生彻底走上了巅峰。
和所有武将傲娇的个性不同,李靖似乎很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晚年。
如果说,青年是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才干与不怕死的精神。
那么晚年需要的是岁月赋予的智慧与收敛。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都需要好好把握。
处庙堂之高,从容,处江湖之远,淡定。
唯有做好这两样,才是最好的人身保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恂恂然似不能言”,从不乱发意见,不争不抢、甚至有人告黑状,他都一笑了之。
人们忽然发现,早些年的那个慷慨激昂的李靖忽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老成持重的李靖。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
这是一场硬战,李世民第一时间想到了战胜李靖。
他对李靖说:“公南平吴会,北清突厥,西定吐谷浑,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
“皇上,我也想去,只可惜我终究是老了,天下属于陛下,属于年轻人的”但老臣愿意带病随行。”
此番战事李靖虽没参加,但作为大唐的一口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态度还是赢得了李世民的敬重。
鉴于李靖的军事才华属于绝品才学,李世民有意打造下一代战神,特意让侯君集来学习。
这是一次培养接班人的好机会。
但李靖却放弃了,作为老师他全没有战场厮杀的雄心万丈,所有的兵法笔记,都是一带而过,绝不向侯君集多说。
这种得不到答案的传授方法让侯君集很生气,很愤懑,他向李世民告李靖有谋反之心。
面对老板的质疑,李靖不慌不忙:“我故意的,因为侯君集想要造反。”
这种比JPS还要精准的预言在当时没人相信,就连李世民也不相信。
但历史再一次证明,李靖是对的。
贞观十七年(643年),侯君集果然与太子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被杀。
这次神预测让李世民明白,眼前的这个人绝不会做半分对大唐不利的事,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军中楷模么。
基于这个认知,李世民对他越发敬重,大凡家国大事都寻他来询问。
面对国事,即便是病重之时,他也从不含糊。
君臣二人可谓相处和睦,说是古代君臣相处的典范倒也不为过。
这样的日子,李靖很想再长一点。
但历史留给他们的日子并不多。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得知情况,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见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的好友枯瘦如柴,不由得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对国家有功劳。如今病到这种地步,为公感到担忧。”
面对李世民的真诚,李靖同样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初,那个落魄的小子带着一腔热血和理想走入了长安城,渴望建立自己的功业。
可偌大的长安城能做到真正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除了离去的妻子,唯有眼前的这个白发人。
这份恩情,他又怎么能忘呢?
这一刻,两个白发老人似乎都明白了这一点,两眼泪汪汪地看着彼此。
同年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
仅过了一个星期,李世民也跟着去了。
他们似乎用生死告诉世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作为君臣,我们就是最好的。
后记:如果非要找一句话评价李靖的话,那么只有八个字“千古名将,贤哉靖也”。
作为武将,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所以他生平几乎没有败仗,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他是军事天才不假,但古往今来,在军事上超越他的人并非没有,秦之白起、汉之韩信、宋之岳飞,但其结果却很悲惨。
唯独,李靖与后来的郭子仪是个例外。
稍微归纳一下,便可看出端倪。
知趣。
作为人臣,李靖甚至深知盛衰之理,毫无野心,不贪恋兵权,主动协助唐太宗进行各种军事改革,无论是主内还是驻外,他都对大唐忠心耿耿,因此获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在伴君与伴虎的大唐,依旧能得以安度晚年,以七十九的高龄辞世,此后,更是为后代君主唐高宗、唐玄宗所追捧,其地位盛久不衰。
这无疑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閱讀更多 舊時斜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