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湖瑟瑟半湖浊的鄂州五四湖

五四湖位于鄂州市西部


  东经114°4255


  北纬30°2748


  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


  武昌鱼基地


半湖瑟瑟半湖浊的鄂州五四湖

半湖瑟瑟半湖浊的鄂州五四湖

半湖瑟瑟半湖浊的鄂州五四湖

半湖瑟瑟半湖浊的鄂州五四湖

  五四湖的确有些幸运:在周围四五个湖泊被围成湖垸的日子里,她怡然保持着鄂州西部最大湖泊的荣耀;她的水系抵达武汉光谷,成为武汉钓友的野趣之湖;她是上市公司“武昌鱼”的八大养殖基地之一。


  然而,在传统乡村与新兴经济开发区勃兴的城市版图之间,五四湖正经受着一场保护与开发、冷清与喧闹的无声之战,起伏在清波与浊浪间。


  寻访湖迹几多问


  “五四湖”还是“武四湖”?谐音的湖名,让湖边居民与政府相关部门颇感迷惑。


  水务部门2009年的地图上标注为五四湖;同样,被公布为我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的也称“五四湖”,但当地民政部门则答复水务部门应为“武四湖”,而环保部门在人大议案办理的答复中也称其为“武四湖”。网络传播的信息里,五四湖的信息远没有武四湖多。当地居民也认为,“武四湖”更为准确,这里有武四湖渔场。


  史料记载,武四湖原名南湖,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五师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组建的第一支游击队,就以该湖命名,叫南湖支队。因湖中野鸭多,上世纪50年代改名为鸭儿湖,并根据湖区情况分为上、下鸭儿湖。围湖造田时,于上、下鸭儿湖的分界点附近修筑大堤,切断了上、下鸭儿湖联系,上鸭儿湖由此改名为武四湖,下鸭儿湖改名为四海湖。“湖名不统一,的确给湖泊管理和对外宣传带来一些麻烦!”


  五四湖属浅水富营养淡水湖泊,与其相邻的武城湖、汤家湖、余湖、垱网湖、曹家湖相继变成民垸,仅与严家湖、四海湖相连相通,湖水经薛家沟排入长港入江。


  五四湖盛产鱼、虾、蟹、莲等多种水生动植物,以湖为中心有12万余人依水而居。《南湖的变迁》的作者姜火洲回忆,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五四湖丰富的水生动植物,使多少人得以战胜饥饿。


  到今天,五四湖仍是鄂州华容区和葛店开发区沿湖乡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半江瑟瑟半江吟


  如今,日夜守护五四湖面的是居住在武四湖渔场的20多名工人,他们都是承包户姜明格聘请的。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个渔场与湖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梁子湖志》记载,武四湖渔场由鸭儿湖子湖四海湖和武城湖的合称而得名。这片水域面积1.4万亩,原来隶属鸭儿湖渔场,因围湖垦殖后,被围垸分隔成独立的水面,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加以“文革”的影响,这里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本地和外地的渔民齐聚这片水域乱捞滥捕,导致水产资源近于枯竭。


  1980年,鄂城县组建成“鸭儿湖渔场武四湖分场”,1984年升格为独立的渔场即武四湖渔场。1988年,武四湖渔场由市水产局划归鄂州市渔工商总公司管理。1997年,鄂州市渔工商总公司改制并更名为鄂州市武昌鱼集团有限公司,武四渔场的人、财、物整体纳入武昌鱼集团。2003年,湖北武昌鱼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公司属下的养殖水面被承包给个人经营。


  在田野与湖面之间,一大片红色房子围成的四方大院落,破败的门廊上“武四湖渔场”清晰可见,几只鸡、鹅在院子里游荡,四五位年纪大的老职工围坐在破旧的房子里打牌。一条直通湖边的路,方便冬天运输鲜鱼的车辆抵达水边,高大的装卸水产品的铁架子在水中晃动,发出“吱嘎嘎”的声音。“湖里的鱼可产上百万斤,以花白鲢、胖头鱼为主!”这里看护鱼苗的汤艳兵告诉记者,他们常年有15名员工日夜驻守湖面,主要任务就守住5道湖港的渔网,防止洪水季节鱼跑了,或着被人破网偷鱼。此外,五四湖吸引众多武汉、鄂州来的钓鱼客,他们负责收费,50元可钓一天。


  五四湖的西北部,这里连着一条长20多公里的武城西湖港,该港跨武汉光谷的左岭镇、葛店开发区地域流向五四湖。


  站在武城村胡家大塆跨西湖港的水泥桥上,眼前发黑的水与封锁了港道的水草裹在一起,老远难闻的臭味扑鼻而来。


  正要在港边浇菜地的村民无奈地指着西湖港:“这水没法浇,我们都是从家里用自来水或者拦雨水!”他告诉记者,这里每年都出现4到5次死鱼现象,大量的死鱼沿港漂着。


  今年以来,当地环保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五四湖为三类水。


  这个监测数据,受到胡家大塆村民们的质疑。他们认为,环保部门的监测点靠近水质较好一些东边或者南边,监测的次数和时间或有选择性,那边的水肯定比西边尤其是靠近胡家大塆一带的湖水要好。“我们这边的湖水劣五类都不为过!”一位村民干脆地说。


  湖人情盼湖水清


  伫立五四湖大堤,深褐色的湖水,浊浪滔滔,围网将湖天一色割裂,老人们嘴里翠盖如伞、千帆点点的盛景早已不再。


  《鄂州日报》有关该湖的报道里写道:“经年累月,无法统计的化肥、饲料被投入湖中,湖水没人敢饮用了,野蒿、菱角、鸡头苞等水生植物难觅踪影”。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建筑业污水、养殖业污水、居民生活污水源源不断排入湖中,使五四湖变成了聚污湖。


  守湖人说,大雁不见了,野鸭不叫了,曾经常见的天鹅成为了传说。


  鄂州市水务局2011年公布的《鄂州市水资源公报》中披露五四湖水质为五类。在该市公布的湖泊中污染最为严重。早在2008年,就有关于五四湖遭受污染的新闻见诸报端。报道指出,有些工业企业排出的污水经西湖港流入五四湖。


  两年前,鄂州市人大代表袁喆等提出议案,关注五四湖的生态环境治理。鄂州市环保局在办理答复称,由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表明,五四湖的水质中总磷、总氮、氟化物三项指标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6.7%、50%、66.7%。


  分析认为,五四湖的污染物主要由左岭,大湾、葛店的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这部分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所产生的污水所带来的,其次是沿沐鹅港流入的葛店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葛店开发区部分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及沿汀桥港流入的华容区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


  环保部门人士介绍,通往五四湖的5个大的排污口中有3个就在西湖港一线。


  在附近村民胡福齐,从12年前看护湖面到如今,他叹息:“湖水一年不如一年了!越来越差!”


  除了水质污染,填湖现象也时有发生。胡福齐指着靠近湖内侧一个精养鱼池边上的小塘:“这个就是前两年被填湖弄成的,像这样的情况,每年我都遇到两三起!再这么折腾,湖就没了”。


  湖城两厢消情愁


  盼一湖碧波,让两地情愁。跨越葛店开发区和华容区的五四湖兼具蓄水、供水、防洪抗旱等多项生态功能,因此,其生态保护备受各方关注。“五四湖,我很熟悉,我到任的第一个协调会就在五四湖开的”,鄂州市湖泊局副局长高国献打开话匣子—


  后鄂州市市委副书记陈新林挂点该湖,召集水务、环保、葛店开发区、华容区、武昌鱼集团等相关方面现场办公,商讨治理五四湖对策。随后,华容区区长陈攀、葛店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姜飞轮成为该湖的湖长,而华容镇党委书记张惠芬、葛店开发区财经局局长王建华担任该湖的岸线长。“100多家企业入驻五四湖上游的葛店开发区,其中药企有30多家!”葛店开发区城建环保局副局长梁文杰介绍,尽管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建立污水处理站,但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就在上月,该局开出有史以来最大的罚单,对一家上市药企因为违规排放废水给予14万元的罚款,起到震慑和警示的作用。“从源头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才是根本!”鄂州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由于葛店开发区现有的2万吨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足需要,9日该开发区举行招标会,计划再新建一个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新城步履匆匆,老城改造在即,人来车往,产业勃兴—“葛店镇、华容镇两地人口5万多人,生活污水排放也很惊人,而仅葛店镇老镇区要实现雨污分流需要5到10年。”环保部门表示。“五四湖等得及吗?”当地居民发出疑问。


  眼看着项目扎堆,高楼林立,城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五四湖会不会越来越小、污染会不会加重?汤艳兵和同事担忧着。


  微风习习,荷叶田田,西湖港毗邻武城湖垸,7000亩的碧绿莲荷铺展。这个曾经的湖泊与五四湖一堤之隔。“武城湖将退田还湖,在五四湖上游建成污水排放的生态前置库,以生态净化的方式,让排放的污水经过生物净化后再排入五四湖;同时,还要将有湖堤隔断的曹家湖、垱网湖,逐步退出养殖,与五四湖连成一体,总面积将达19671亩,其中曹家湖面积10888亩,垱网湖面积8783亩。这样,相当于再增加一个五四湖!”高国献表示。


  眼前,一座连通武汉光谷、鄂州市、黄石市的五四湖特大桥正在五四湖面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她将见证着目前仍然静谧的湖泊的未来。


  湖边拾贝


  首义志士胡廷佐旧居


  首义志士胡廷佐的旧居位于五四湖旁的葛店镇武城村胡家大塆。这栋飞檐高墙青瓦的老屋在村头,属典型的江南民居,进得大门,中间天井,两边厢房,正中堂厅,雕梁画栋,玻璃窗格。目前,旧居里居住着胡廷佐的后人。


  当地人介绍,武昌首义后,胡廷佐当了革命军协统,就在塆里建起了这栋房子,回乡就在此居住。1917年,胡廷佐参加了由孙中山组织的护法运动,在宜昌指挥军队作战时牺牲。


  至今,胡家大塆仍保留着十余栋民国初年的老民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