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日本稱霸東亞的野心由來已久,無論是唐朝時期的白江口之戰,還是明朝萬曆援朝戰爭,都說明日本有問鼎東亞秩序主導權的圖謀。

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國內的法西斯浪潮越來越高,由軍部控制的日本政府也加快了其侵略擴張的圖謀。侵華戰爭兩年後,中國國內有限的軍事力量以及戰爭潛力基本被消耗殆盡,被逼退守西南一隅,這時候,在東亞地區阻擋日本的只剩下北方的蘇聯以及南方的英美等國。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就軍事力量的對比而言,日本自然不可能戰勝美蘇中的任何一個國家,日本也無意與兩國同時開戰,但是日本必須選擇一個方向進行侵略擴張,才能達到以戰養戰、轉移國內矛盾的目的。日本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選擇誰當自己的對手,而這也將影響日本的命運走向。

日本的戰略矛盾:南進還是北進?

所謂北進,就是向蘇聯的遠東以及西伯利亞地區擴張,配合德國擊垮蘇聯;所謂南進,就是向南太平洋地區擴張,主要對手是英美等國。在對手的選擇上,日本高層舉棋不定,並圍繞北進還是南進展開激烈的爭論。

自從1905年日俄戰爭以後,日本便從未放棄北進的計劃,在30年代還有以強化對蘇軍備的法西斯“皇道派”。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東北的侵略擴張直接影響了蘇聯的利益,造成了雙方矛盾的激化以及劇烈的軍事對抗。自從1932年,日本陸軍部每年都會制定奪取蘇聯遠東的作戰計劃,企圖將蘇聯遠東與中國滿蒙地區連成一片,作為日軍稱霸世界的前沿陣地。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1936年8月,廣田弘毅內閣制定了《國策基情》,正式將北進政策列為日本的基本國策。蘇聯遠東兵力的增強,是日本推行東亞政策的重要障礙,日本把外交的重點放在了消除蘇聯的軍備威脅上。到1935年底,蘇聯在遠東地區的額兵力部署已經達到14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550架飛機,800到900輛坦克,約為同期日本軍力的三倍左右。

日本的南進政策起源於明治維新,基本目標是佔領東南亞地區,實現在西南太平洋的霸權後,形成對華優勢。同時,日本國內資源匱乏,無法支持其侵略擴張的野心,而東南亞地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進軍東南亞能夠獲得急需的戰略物資,保障日本帝國主義的戰車運轉。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英美在東南亞的薄弱軍力也助長了日本南進的野心,英軍和美軍在東南亞的駐軍多為當地的雜牌軍,戰鬥力堪憂,並且英國忙於歐洲戰事,根本無暇顧及東南亞的殖民地。如果能成功佔領東南亞,便能夠形成對華的戰略包圍,切斷中國的對外資源補給,幫助日本從中國戰場的泥潭解脫出來。

諾門坎戰役與歐洲戰爭的爆發

在中日戰爭初期,日本企圖以少量兵力速戰速決,解決中國問題後進攻蘇聯遠東。但是戰爭爆發後,日軍卻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當中,不得不將大量兵力投入中國戰場,無法實施其北進戰略。1938年,日本雖然沒有餘力同蘇聯作戰,但是參謀本部極力主張用“武力偵察”來試探日軍虛實。當年7月到八月,日軍駐朝鮮第十九師團與蘇軍展開交鋒,蘇聯以優勢兵力重創日軍,日本當局被迫講和。

1939年五月,日本關東軍與蘇聯在諾門坎再起衝突,關東軍為了一雪前恥,極力主張對蘇一戰,戰火再燃。日蘇雙方出動兵力20萬人,大炮500餘門,上千輛坦克、裝甲車以及飛機,在諾門坎展開激戰。日本再一次兵敗如山倒,陣亡兩萬餘人,北進計劃再次夭折。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1939年歐戰爆發,德國在短時間內大敗法國,掃平北歐,震動了世界,也影響著日本侵略擴張的神經。但是蘇聯在遠東部署的強大軍力一直讓日本望而生畏,即便是在德軍逼近莫斯科時,蘇聯仍然在遠東部署近40個師的兵力以及大量的坦克部隊。日本原本指望德國擊敗蘇聯後,坐享其成佔領遠東地區,但是蘇德戰爭卻朝著不利於德國的方向發展。

至此,在蘇德戰爭的衝擊下,日本高層內部一度喧囂的北進論逐漸消失,南進開始成為軍界的主流呼聲。日本轉向南進,整個對外戰略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主要行動便是對法屬印支北部的侵略,而這是在南方侵略擴張的第一步。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日本在東南亞的侵略擴張,儘量避免與美國產生摩擦,但是日本在東亞的勢力越膨脹,便越來越威脅美國的既得利益。在日本國內,海軍一直在強調南方資源的重要性,日本侵略印支南部後,美蘇等國對日本採取了石油禁運,並且切斷了鋼鐵的供應。

這一決定,使得資源匱乏的日本在戰略物資的供應方面捉襟見肘,日美矛盾空前激化。

孤注一擲:日本南進戰略的推進

日美矛盾雖然空前激化,但是仍然有人看得清美國的戰爭潛力是日本難以比肩的。陸軍省的巖畔豪雄大佐把美日軍事實力作了對比,美日鋼鐵產量為20:1,石油100:1,飛機5:1,總的比例為10:1,一旦戰爭爆發,美國的工業實力轉化為軍事實力,差距只會更大,日本絕對難以取勝。在英美等國的緊逼之下,日本為了實施以戰養戰的方針,獲取急需的石油等戰略資源,開始大規模入侵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地區兵力的薄弱使得日軍最高軍事決策層產生了僥倖心理,他們縱然知道英美等國的實力,但是卻擔心錯失向南侵略擴張的良機。日本軍方希望在東南亞戰場獲得勝利之後,迅速獲取戰略資源壯大國力,然後在以戰養戰的情況下與英美講和,但是和解的希望落空。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珍珍港事件前,日美兩國的海軍實力大體相當,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日軍則佔據一定的優勢,日軍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數量是美軍的三倍以上。面對美國越來越嚴厲的封鎖措施以及敵對行為,日軍不得不先發制人以在局部戰場佔據優勢,而雙方主要的戰爭爭奪點,便是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一場大海戰不可避免。

為了南進,日本製定了代號為“Z”的海上作戰計劃,該計劃的核心點:日本以聯合聯合艦隊的主力偷襲美國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然後日本陸海軍迅速佔領英美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控制住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在日軍高層看來,美國驚人的軍事潛力使得他們不得不採取偷襲的方式,這樣才能出奇制勝避免持久戰。

隨後,珍珠港事件爆發,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是卻導致了美國對日宣戰,其結果是災難性的。日本從此陷入了多線作戰的窘境,新的大戰使日本戰略全局陷入被動,太平洋戰爭的開始就是對華戰爭的破產。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結語

日本在法西斯化之後,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參謀本部在北進還是南進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最終喪失了戰略窗口期。二戰之前,日軍的戰略總體上是北進,這一時期蘇聯在遠東地區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使得日軍不敢發動大規模戰爭,諾門坎戰役的失敗更是打消了日本北進的企圖。

二戰爆發後,日軍寄希望於德軍打垮蘇聯,自身進軍遠東摘取勝利果實,隨著蘇德戰爭形勢的逆轉,蘇聯佔據上風,日本的北進計劃流產。為了解決國內資源匱乏的現狀,支撐起日軍以戰養戰的計劃,日本參謀本部策劃了偷襲美國珍珠港的行動,雖然暫時得到了西太平的制海權,但陷入了與美國全面開戰的地步。在多線作戰的不利態勢下,日本輸掉了戰爭,而南進也成為了日本國運的轉折點。

北進與南進:二戰中影響日本國運的戰略抉擇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日本帝國的衰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