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3歲看大,7歲看老”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還有弗洛伊德也非常強調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他說一個人的人格,在你五六歲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

總之,就是往以前看,認為過去的經歷會決定人的性格和行為,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很難的。

多少年來有無數人也總是相信上面這些決定論:你小時候的經歷,就決定了你將來怎麼樣,你本身無能為力,自己不能改變的。

真的是這樣嗎?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作者阿德勒則認為:人的經歷不能決定人的行為,因為人可以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解讀。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家裡就很窮,童年很不快樂,那麼他長大之後,就註定得不到幸福,這是決定論所認為的。

在阿德勒看來,不一定,他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快樂的人。這個孩子的經歷是註定的,改不了的,但他從經歷裡能學到什麼經驗,就說不準了。

他可能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別人小時候都快快樂樂的,就我這麼悲慘,那既然這樣,我自暴自棄好了。但他也有可能會想,我小時候生活得這麼苦,長大後不能再繼續這麼過下去了,我要改變自己的狀況,我要快樂我要幸福我還要讓我的孩子能享受一個幸福的童年。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作為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心理學經典,《自卑與超越》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通過解讀自己的經歷,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

當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會讓自己特別。

泰戈爾說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夢想是世間的絕唱,只有不甘於現狀的掙扎才能不斷演奏出不平凡的樂章。

當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會讓自己特別。不是特別好,就是特別差,結果取決於你自己。

最近,一部勵志大劇正在熱播,那就是劉燁和馬伊琍等人主演的都市劇《在遠方》。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劇中出身貧寒又有些自卑的姚遠,代表著社會最底層的一類人,他住著地下室但是又很聰穎,沒有高學歷,沒有夯實的背景,但是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讀書、學習,不斷地充實提升自己,抓住每一次機遇,想方設法地改變自己的經歷,最後逆襲成功。

如果說這不是現實那再看作者的親身經歷:

阿得勒從小就體弱多病,差點因為肺炎死掉,還得過佝僂病,個子很矮,運動能力也差;運氣也不太好,他出過兩次車禍;成績也不行,班上倒數。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底子差、又自卑的小朋友,最後居然逆襲了。

因為小時候總生病嘛,所以他就想當醫生,最後考上了維也納大學的醫學博士,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還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學家的賞識,跟著他學習了整整9年,成了一代心理學大師,最終創立了一個新的心理學流派。阿德勒、弗洛伊德,還有另一位叫榮格,並稱為“心理學三巨頭”。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是阿德勒最成熟的作品。在該書裡,作者以輕鬆樸實的筆調,生動地描寫了自卑的種表現及其影響,以及應該如何克服它,並將其轉變成為對優越感的追求和實現目標的動力。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底層動力;遺傳等先天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的命運,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目標,也可以通過與他人建立合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

自卑感是什麼呢?

在社交上,你是否寡言少語,不敢跟人打交道,只想離群索居?在工作上,你是否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認為自己必將一事無成?在愛情和婚姻上,你是否害怕與異性相處,一和對方說話就會面紅耳赤?其實這些都是因為自卑。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什麼是自卑?阿德勒在本書中提出的定義是,“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情緒便是自卑。”

還有一種人,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紙老虎”:說話做事不容置疑,哪怕你提出一點點反對意見,立刻就翻臉了,或者給你小鞋穿。因為他太心虛,經不起質疑嘛,外強中乾,其實這樣的人內心也是自卑的。

有自卑感的人好不好?

自卑就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卑是不好的,從小我們一直這樣認為。而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底層動力。

自卑感本身不是可恥的,人類本身就自帶著這個屬性。我們在安全上自卑,使我們建造了房子,穿上了衣服,還製作了各種各樣的武器。

自卑感本事沒有問題,真正問題的癥結不在於我們是否有自卑的心理,而在於我們怎麼去看待以及處理它

那些有自卑情結的人,他們不是設法克服解決障礙,而是用一種優越感來陶醉或者麻痺自己。比如,一個很窮的人,透支信用卡,買很多名牌包和名牌表,這就是一種躲避。他不再想辦法克服自卑,克服困難,反而沉醉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當中,他強迫自己認為“我是優越的”。

可是這樣做有用嗎?沒有用,不但不利於去除自卑感,反而會讓自卑感不斷累積,因為根本原因沒有克服,問題一直都在。

我們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試圖超越自卑,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優越感這兩種感情,就是推動你超越自我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因為過度焦慮而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否則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自閉、犯罪等等問題。

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呢?

阿德勒也給了我們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或者讓自己的目標更有意義。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

為什麼這麼說?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他說,“假如我在教室裡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說,‘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才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它很合理”。

這個例子說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為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

比如一個小孩喜歡食物,可是他有消化問題,不能吃那麼多,那我們可不可以把他的目標轉變,成為一個廚師或者美食家?這個目標就有意義了。

怎麼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怎麼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可以通過與他人建立合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

具體怎麼達成合作,只能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用阿德勒對待人類的三大問題之一,婚姻問題的觀點,來舉例說明。

一個家庭當中,成員之間應該是團結合作、人人平等的一個關係。阿德勒說,婚姻是一份需要兩個人共同合作的工作。這一方面是雙方之間的愛情要長久,另一方面還涉及到對下一代的教育。

我們先來看夫妻之間的相處。阿德勒說,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就在於很多男人,甚至是很多女人自己,認為男人應該是一家之主,要來統治女人。這就說明,他倆根本就不懂得合作。合作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任何一方,都不能處於一種附屬的地位,就是說,兩個人的地位要平等。如果總有一方在支配另一方,甚至強迫另一方,那怎麼能叫合作呢?

《自卑與超越》:原來我們被“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騙了N年

阿德勒還說:“如果一個母親不能夠放手自己的孩子,不能夠教會孩子跟別人合作,那麼這是她的悲哀,也是孩子的悲哀。”

作為母親,不能說:我愛孩子,所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我的孩子身上,對於其他的人我不關注,我只愛孩子。

這樣不行,你必須重視跟其他人之間關係的發展。如果你總是隻關注自己的孩子,你很容易忽略掉一些其它的事情,其實母親跟丈夫、母親跟社會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花精力去重視的。如果一個母親沒有跟丈夫和社會之間建立好聯繫,她只是關注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會引發問題。比如會對孩子過分寵愛,會讓孩子學不會怎麼跟別人合作。

總之,在家庭要發展成一種合作的關係,到社會上也要跟他人合作,為他人奉獻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更有意義和更容易幸福的。

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源自意識到自己是無可替代的有價值的個體,值得被人需要和認可。

如果能夠努力工作,與身邊的人友好相處,用心經營自己的婚姻,我們不但不會感到自卑,反而會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自由和溫暖的世界中。

《自卑與超越》賦予你性格及行為模式改變的希望之光,值得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