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江蘇卷,地理試題


2018年高考江蘇卷

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遊歷三十餘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存最早關於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圖1為“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的記載,其描述的區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爾高原

C.斯里蘭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法顯從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

A.1月~

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圖2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陽視運動示意

圖”。讀圖回答3~4題。

3.線①所示太陽視運動軌跡出現時的節氣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該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可能是

A.瓊 B.新 C.蘇 D.贛

圖3為“某區域地質簡圖”。該區沉積地層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變老。讀圖回答5~6題。學科#網


5.從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質剖面示意圖是


6.

為揭示深部地質狀況,在丙處垂直鑽探取芯,可能發現的地層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疊系 D.第四系

圖4為“2018年5月10日2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回答7~8題。


7.該日,甲地政府部門可能發佈

A.颱風預警 B.森林火災預警

C.寒潮預警 D.滑坡、泥石流預警

8.北京市未來兩天的天氣狀況可能是

A.雨過天晴,

氣溫將顯著升高 B.氣壓下降,出現連續性降水

C.降雨後,可吸入顆粒物減少 D.風向轉為偏南風,風速降低

圖5為“我國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帶譜示意圖”。據該山地海拔2500~3400m間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實驗資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60mm,水量支出中蒸發佔28%,下滲佔2%,不產生地表徑流。據此回答9~10題。學&科網


9.該小流域內水量支出佔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發 B.植物截留和蒸騰

C.地下徑流 D.轉化為固態水

10.甲表示的自然帶是

A.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B.山地草原帶

C.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D.荒漠帶

圖6為“我國某區域2002年~2015年工業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變化圖”。讀圖回答11~12題。


11.2002年~2015年期間,該區域

A.控制工業廢水排放阻礙了經濟的增長

B.人均GDP與工業廢水排放量同步增長

C.人均GDP持續增長,工業廢水排放量先增加後減少

D.人均GDP增長是以工業廢水排放量的增加為代價的

12.該區域工業廢水排放量在2005年發生轉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經濟增長放緩 B.人口規模減小

C.環保政策變化 D.工業生產萎縮

圖7為“某國2017年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讀圖回答13~14題。


13.導致該國青壯年性別比嚴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動盪 B.生育觀念

C.產業結構 D.自然災害

14.該國最可能位於

A.北美 B.西亞 C.西歐 D.南美

“地坑院”是黃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國》以空中視角立體化展示了這個“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圖8為“某地坑院村落景觀圖”,圖9為“某黃土塬地形示意圖”。

讀圖回答15~16題。


15.圖9中,適合建造地坑院村

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作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後應

A.有選擇地作為旅遊資源開發 B.對各處地坑院完整保護

C.對廢棄的地坑院大力修復 D.加速地坑院的推廣建造

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開的“一帶一路”遙感考古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中國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在突尼斯中南部發現的10處古羅馬時期遺存,這一發現揭示了當時的軍事防禦系統與農業灌溉系統佈局。圖10為“突尼斯境內古羅馬遺址遙感考古影像圖”。讀圖回答17~18題。


17.這一考古成果表明遙感技術可以

A.完全取代傳統的田野考古工作

B.確定地表、地下人類活動遺蹟的時代

C.探知各種人類活動遺蹟曾經的功能與作用

D.幫助分析較大地域範圍內人類活動遺蹟間的聯繫

18.突尼斯中南部有利於遙感考古發揮其獨特優勢,因為這一區域

A.人類活動較多 B.位於沿海地區

C.森林覆蓋率高 D.地處荒漠邊緣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

,每小題3分,共計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兩項且全選對者得3分,選錯、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種數大增,有些物種在新環境中急劇繁殖擴散,嚴重危害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成為外來入侵物種。圖11為“我國各省區外來入侵植物種數分佈圖”。讀圖回答19~20題。學科%網


19.外來入侵植物種數在我國的總體分佈格局是

A.高寒及荒漠地區少 B.東部由低緯向高緯減少[來源:學科網]

C.面積大的省區較多 D.邊境省區比較多

20.雲南省和廣東省成為我國入侵植物種數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A.位於沿海地區,經濟發達

B.地形複雜,環境多樣

C.地處亞熱帶熱帶,水熱條件優越

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我國蔗糖產業的重心從臺灣不斷西移,1993年後,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蔗糖產量穩居全國首位。廣西地跨北迴歸線,其東部、北部和西北部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圖12為“2016年廣西蔗糖產量分佈示意圖”。據此回答21~22題。


21.我國蔗糖產業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東部地區產業升級 B.東部地區環境退化

C.廣西生產成本較低 D.廣西消費市場廣闊

22.廣西中南部成為甘蔗種植集中區域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技術 B.資金 C.地形 D.氣候

“十二五”期間,江蘇省累計造林31.5萬公頃。江蘇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為主的楊樹林,以防護和綠化功能為主的雜闊林,以果品生產為主的經濟

林。表1為“‘十二五’期間江蘇省造林類型結構表”。據此回答23~24題。

表1

23.“十二五”期間江蘇省林業發展戰略的核心目標是

A.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B.提高造林存活率

C.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D.提高林地生產力

24.“十二五”期間江蘇省造林結構的變化可能導致

A.生物多樣性增加 B.森林覆蓋率降低

C.果品供應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長江荊江段河道曲折易變,天鵝洲故道群是長江裁彎取直後廢棄的古河道。圖13為“天鵝洲故道群示意圖”。讀圖回答25~26題。[來源:Z#xx#k.Com]


25.荊江段河道裁彎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洩 B.增加河床淤積

C.減少上游來水量 D.縮短航運里程

26.曾經位於長江南岸的是

A.麋鹿保護區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張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

二、綜合題:本大題分必做題(第27題~第29題)和選做題(第30題),共計60分。

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圖14為“陝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分佈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圖”。


圖14

材料二 陝西省可以劃分為陝南、關中和陝北三大地理單元。圖15為“陝西省沿109°E經線地形剖面示意圖”。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嶺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環境差異明顯。圖16為“太白山南北坡氣溫垂直遞減率逐月變化圖”。

(1)比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氣溫垂直遞減率的差異。 (2分)

(2)七月,在關中地區出現高溫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溫線沿晉陝邊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3分)

(3)從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陝西省三大地理單元的自然景觀特徵。 (6分)

(4)陝西省三大地理單元的農業發展方向分別是 。(3分)

2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和第一大粗鋼生產國,2015年粗鋼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50%,但高端鋼材生產不足。圖17為“2015年世界鐵礦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圖”。


材料二 有研究顯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粗鋼需求增幅與人均GDP有一定的相關性。2015年、2017年中國人均GDP分別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圖18為“人均粗鋼需求增幅與人均GDP關係示意圖”。


材料三 產能利用率是指行業發揮生產能力的程度,是實際產量與設計產能的比率。一般認為,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處於78%~83%時較為合理,低於75%則為產能嚴重過剩。圖19為“我國2010年~2015年粗鋼產能和產能利用率統計圖”。


(1)我國鐵礦石進口最主要的源地是 ,從該地進口鐵礦石在運輸上的優勢是 。(2分)

2)推測我國未來粗鋼需求量將出現的變化及其根本原因。 (3分)

(3)我國粗鋼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3分)

(4)針對上述問題,我國粗鋼生產領域的應對策略是 。(4分)

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經濟比較發達、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核心城市為中心,由若干個空間鄰近、聯繫密切、功能互補和等級有序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城市群的發展可在大範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互聯互通,促進城市群內部各城市及城鄉區域協同發展。學科……網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處我國西南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圖20為“成渝城市群空間結構規劃略圖”。


材料三 表2為“長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產業結構統計表”,圖21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鎮人口統計圖”。


(1)根據成渝地區的區位特點,列出成渝城市群參與的重大國家發展戰略。 (2分)

(2)目前成渝地區在城市體系建設方面已具備的基礎是 ;與南京相比,成都和重慶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5分)

(3)根據成渝地區城市發展現狀及城市群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設中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4分)

(4)為順利推進成渝城市群建設,應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3分)

30.【選做題】本題包括A、B、C、D四小題,請選定其中兩題,並在相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若多做,則按作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聖勞倫斯灣面積約23.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從貝爾島海峽流入,卡伯特海峽流出,中心地區表層海水鹽度27%~32%,深層可達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這裡是世界最佳的賞鯨地之一。圖22為“聖勞倫斯灣位置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聖勞倫斯灣表層海水鹽度較同緯度大洋低的原因有 。(2分)

(2)聖勞倫斯灣表層海流呈 時針方向運動,主要影響因素是 。(2分)

(3)每年5月底海冰開始解凍,浮冰主要積聚於海灣的 ,這時鯨也開始向海灣聚集的原因有

。(3分)

(4)目前,世界上許多種鯨數量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分析其原因。 (3分)

B.[城鄉規劃]圖23為“某城市總體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該城市規劃的空間形態及其特點是 。(3分)

(2)該城市商業用地佈局的特點有 。這種佈局易造成的城市問題及原因是 。(4分)

(3)該城市在規劃對外交通佈局時主要考慮的原則有 。(3分)

C.[旅遊地理]2014年6月,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流

經魯西南5市,包括8段共180餘千米的河道以及15處遺址點,大運河將沿線遺址點及周邊景點連接起來,形成縱貫魯西南的旅遊景觀帶。圖24為“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及其周邊旅遊資源分佈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按旅遊資源本質屬性劃分,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屬於 ,具有突出的 價值。(2分)

(2)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旅遊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有 。(3分)

(3)分析魯西南沿運河景觀帶的開發對當地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意義。 (3分)

4)為更好地體現京杭大運河的價值和風貌,當地在旅遊發展中可採取的措施有

。(2分)

D.[環境保護]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全球氣候變暖增加的熱量中64%被海洋表層水(0-700m)吸收;相當於人為排放量約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導致海洋酸化。當海水的溫度、鹽度、酸鹼度和透光度等環境因子發生較大變化時,淺水珊瑚會發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發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圖25為“大氣圈碳收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導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大氣圈與陸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間進行碳交換的主要自然過程有 。(2分)

(3)每年大氣圈中碳的增加量有 ×1012千克;造成大氣圈CO2增加的人類活動主要是 。(3分)

(3)除全球氣候變暖外,有些人類活動也對珊瑚礁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為保護珊瑚礁生態系統,可採取的對策有 。(3分)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

1.C 2.B 3.D 4.B 5.A 6.A 7.D 8.C 9.B 10.B

11.C 12.C 13.C 14.B 15.D 16.A 17.D 18.D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24分。

19.AB 20.BC 21.AC 22.CD 23.AC 24.AD 25.AD 26.BD

二、綜合題:本大題分

必做題(第27題~第29題)和選做題(第30題),共計60分。

27.(14分)

(1)夏季,北坡大於南坡;冬季,南坡大於北坡。

(2)海拔較低;處於夏季風背風坡,有焚風效應 地形

(3)陝南:山地、谷地為主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垂直分異)

關中:平原(盆地)為主 溫帶落葉闊葉林

陝北:黃土高原為主 溫帶草原(森林草原)

(4)陝南:農林結合(水田農業和林業結合) 關中:種植業為主(旱作為主)

陝北:農林牧結合

28.(12分)

(1)澳大利亞 運輸成本低(距離相對較近)

(2)先升後降 經濟水平提高;產業升級轉型

(3)產能過剩;對原料和市場依賴性強;經濟效益低;技術含量低;能耗大、汙染重

(4)去產能;多種途徑保障原料供給;開拓國際市場;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環保力度

29.(14分)

(1)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西部大開發

(2)城市等級體系初步形成;形成了兩大核心城市;城市數量眾多

地區生產總值(GDP)較高;第一、二產業比重偏大(第三產業比重較低)

(3)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城市等級體系不夠完善;城市間發展不均衡;城市間功能互補不夠;互通亟待加強

(4)提升重慶、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強區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優化城市體系結構;促進核心城市的產業升級;增強城市群內部各級城市的產業分工協作,完善區域協同發展

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城市群內部的互聯互通。

30.本題包括A、B、C、D四小題,請選定其中兩題,並在相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若多做,則按作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10分)

(1)徑流匯入;海域較封閉;高緯低溫海水注入

(2)逆時針 地轉偏向力;海岸輪廓(陸地形狀)

(3)南部 水溫上升;不同性質水流交匯,餌料豐富

(4)全球氣候變暖;過度捕殺;海上航行等人類活動;海洋環境汙染[來源:學科網]

B.[城鄉規劃](10分)

(1)集中式 佈局緊湊;節約用地;易造成交通擁堵。

(2)城市中心;道路兩側 交通擁堵;道路功能複雜

(3)合理佈局交通設施;城市內外交通網絡對接;儘量減少干擾[來源:Z#xx#k.Com]

C.[旅遊地理](10分)

(1)人文旅遊資源 歷史文化

(2)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價值高;資源類型多樣,地域組合好;交通便利;潛在的客源市場大

(3)擴大知名度,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發展;弘揚傳統民族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

(4)做好旅遊規劃;控制旅遊規模;配置旅遊設施;保護傳統文化;保護生態環境

D.[環境保護](10分)

(1)海水溫度上升;海水酸化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3)4.9 化石燃料的燃燒;植被破壞

(4)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環保意識;建立保護區;加強對珊瑚礁的修復;建立監測機制;加強立法;擴大國際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