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王建军这位“哈佛爸爸”?

孩子考上哈佛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但王建军这位哈佛爸爸能火,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把孩子培养成为哈佛高材生,而是因为他的孩子原本基础薄弱,经常被老师找去谈话,可谓是不折不扣的一枚“学渣”。

但经过这位哈佛爸爸的精心培养,璞玉终究被雕琢成了熠熠生辉的宝石。

那么,这位爸爸具体是怎样做的呢?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在应试教育横行、老师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的时代,王建军却剑走偏锋,对孩子施行“精心的散养”教育。

他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孩子小的时候,以体育、阅读、写作、演讲、艺术、学习方法、社会实践为主线,以音乐、绘画为辅助,倾听理解、赞美鼓励。“高标准低要求”,强化孩子好奇心,让他们主动爱上学习,而不是拿着教鞭逼迫孩子日复一日坐在书桌边上刷题背书。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即使一开始孩子的各方面表现都不尽人意,但他仍然没有气馁。而且并不吝惜对于孩子的鼓励,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便会夸奖;也会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以确保孩子精力充沛,能够更好应对第二天的学习。

这好像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这看似漫不经心的教育模式成就了孩子的一生。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那么这种“散养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呢?

第一、加强孩子的体质

王建军的二儿子王远从小性格内向,而且各项成绩都很差。

但他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准备大量的补习班以提高成绩,首先做的是提高他的自信心,提高自信心的方法也是从运动上突破,比如远足、摔跤。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散养教育”给孩子预留出时间来进行他们喜欢的活动:

喜欢跑步的可以出门;喜欢登山远足的可以专门空出一段时间去爬山。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孩子有锻炼体质的机会,而且可以让他深入发展自己的兴趣所在,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一门长处。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把孩子的选择权和决策权交给他们自己,远比大人们硬塞到他们手中要好得多。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第二、鼓励孩子,让他们充满自信

王建军鼓励儿子进行摔跤运动、参加摔跤比赛

在赛场上,王远没有比过他的哥哥,惜败出局。而王建军却在此时鼓起了掌,儿子听到掌声很诧异,但是王建军说:“我们就是为你鼓掌,你还不知道吗?你得了第六名你知道吗?你比你哥当时还厉害!你一定能超过你哥的!”王远听到后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不到三年就真的超过了哥哥。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由此可见,鼓励可以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学习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比起父母的责骂,鼓励与奖励更容易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与积极心态,避免孩子因为受到责备而沮丧、自卑,甚至有逆反心理。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而鼓励的关键,就是让孩子充满自信。一个不管做什么都有自信心的孩子,在困难面前才不会轻易言败。王建军的鼓励方法也正是印证了这一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不可少。在3-6岁孩子性格还没有定型之前,家长就可以通过绘本等方式,培养孩子自信的性格。

用一些与自信有关的故事作为教育工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第三、让孩子更加自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王建军还制定了一项规定:每天晚上10:00之后,孩子不可以带手机进卧室

这项规定基本可以保证孩子有正常的作息时间,而作息时间规律就是孩子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保障。现在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手机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而孩子们的自控力往往较差,这就需要家长人为干预、引导,让孩子自主萌生自律的品质,也提高他的自制力。如果孩子们可以自己衡量清楚学习、运动、娱乐之间的关系,而且能自主把时间安排妥当。

又何愁孩子没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学习成绩又怎么会差呢?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绘本作为6岁以下孩子最好的教育工具,家长们一定要利用起来。

为了培养我家孩子的好习惯,我给他精挑细选了一些培养好习惯的绘本。孩子虽然没定性,但读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好习惯,根本不用强迫。《宝宝行为管理培养》就是我家孩子经常读的绘本。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全套共12册,适合3-6岁的孩子。

每一册都是单独的主题,围绕3-6岁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编成了一个个小故事,主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进行行为管理。故事有趣、配有精美的插图,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教会孩子深刻的道理。要比家长讲大道理强多了。


哈佛爸爸王建军,把“三差”儿子教成学霸,“散养教育”值得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